農村一直流傳著五毒的說法,包括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五種有毒動物。蜈蚣被列為 五毒之首,也是重要的中藥材,因此上,滋生了一批專門捕捉蜈蚣的人。在湖北鄖陽,就有一個家庭專門以捉蜈蚣為生,每年3月份開始,也就是驚蟄節氣過了以後,他就開始上山捕捉蜈蚣,據說,他家一年能捉到蜈蚣30萬條,收入50萬以上。蜈蚣的價格也不錯,大蜈蚣能賣到2.5元—2.3元,小的蜈蚣每條也能賣0.8元左右,一個人一晚上能捉到200~500條,特別是4~6月份高峰期一夜可以捉到3000隻。這個捕捉季節可以持續到9月底。但是,也有人想跟著做,三五天以後就放棄了,這是為什麼?陳某酒後吐真言:
1、哪裡蜈蚣最多?
第一,哪個地方越髒,蜈蚣越多。因為蜈蚣以肉食為主,而肥沃的地方昆蟲最多,所以第一個要找的就是垃圾堆、肥沃的黑色林下土、牲畜圈舍旁邊等。第二個地方就是陰暗的地方。下水道、廚房、衛生間、排汙管道等地方蜈蚣數量多。第三個是潮溼的地方。小溪旁、水坑邊、下溼地等旁邊。
第四個是石頭縫隙、石板、磚頭等下面,亂石堆、柴火堆等地方很多。
2、什麼時間捉蜈蚣?
第一個是季節。有人在甦醒初期挖窩誘捕。具體方法就是選擇陰溼山地等地方,挖「十」字形長坑,寬50~60㎝,深15~20cm,長度根據情況而定,放上各種雜糞、腐殖質土、雜草、雞血等,上面覆蓋樹枝、石塊或磚瓦片等,引誘蜈蚣爬進去,第二天開始捕捉蜈蚣。早春溫度提升,蜈蚣甦醒,昆蟲數量少,蜈蚣覓食困難,最容易出現,也就是3~6月初這個季節最容易捕捉,6月中旬以後溫度升高,蚯蚓和各種昆蟲數量增加,蜈蚣速度加快,很容易吃飽,就很難捕捉到。一直到9月份溫度下降,開始越冬,就找不到了。
第二個就是每天的時間。實際上,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捕捉蜈蚣。白天主要靠翻石堆、瓦片等,在它們的下面抓住休息的蜈蚣,陰暗潮溼的地方白天也有蜈蚣活動,可以捉到一部分。晚上戴著礦燈、手持手電筒等照明工具尋找活動的蜈蚣,以夜幕降臨到午夜十二點最多,這個時間段是蜈蚣取食的時間段,活動頻繁。第二個,根據天氣情況指定捕捉時間。天氣悶熱、雨後的夜晚,是一年當中蜈蚣最多的時候,到處都有,很容易捕捉,以清明節前後的晴天晚上最多。
捕捉工具:白天把木柄鐵叉頂部折彎、釘耙、尖嘴鋤、刨石頭、磚頭、瓦片等,夜晚用各種照明工具,竹片、鐵片等製作的夾子、鑷子、竹簍、布袋、玻璃瓶、大塑料瓶或者塑料瓶。
驚蟄至清明捕捉的蜈蚣還沒有開始產卵,捕捉回來以後可以人工飼養繁殖。立夏以後,野生雌體產卵和蛻皮,就很難捕捉,當年也不會繁殖了。
一般初次養殖野生蜈蚣成活率只有20%,有經驗的人成活率可以超過90%。第一,剛從野外捕捉回來的蜈蚣必須進行進行消毒處理,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二,按照大小分開飼養,分級放人飼養缸或者飼養池。最好先行單個飼養,合併的時候最好撒酒精,可以有限避免敵意。第三,密度不可過大,避免相互殘殺。第四,提前繁殖黃粉蟲或者蚯蚓,保證食物來源。平時多放一些蔬菜葉片、蔬菜根等。
野生蜈蚣攻擊性極強,飼養的時候必須馴化,一般人很難成功。有些人捕捉蜈蚣過程中用力過大,或者在器具裡面相互廝殺,很難養活,所以不建議購買別人捕捉回來的野生蜈蚣進行人工飼養。初次養殖者最好購買別人馴養三年以上的蜈蚣,成活率更高。
被蜈蚣咬傷後,在皮膚上會出現一對小孔,可以用肥皂水等鹼性水反覆衝洗。禁止使用碘酊或者酸性藥物塗抹傷口。如果全身出現疼痛、紅腫等,立即到醫院救治。有人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