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能有多剽悍?真的猛士,敢於獵殺飛行的蝙蝠!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蜈蚣能有多剽悍?真的猛士,敢於獵殺飛行的蝙蝠!

真相必然要比小說更離奇,小說由人的頭腦所創造,也受限於人的頭腦。

——推理小說家G.K. 切斯特頓

看見這個標題仍然點進來的都是做好心理準備的哈~ 那不預警了。 ——一個AI

說到蜈蚣,大家的第一印像無非就是腳很多、有毒。果殼某編輯曾為這種生物編過一個段子:「一想到蜈蚣我就害怕,因為聯想到它家的鞋櫃,我立馬密恐了。」一些蜈蚣的毒性並不弱,但到了國人面前,也只能成為被拿來吃的中藥,很難傷到人(不過,吃蜈蚣中毒的案例卻屢有發生)。

實際上,有的蜈蚣彪悍異常,遠超過你的想像。


真•節肢動物的逆襲: 老子能抓住飛行的蝙蝠

你見過的蜈蚣個頭小,並不等於蜈蚣個頭都很小。

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魯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是全世界最大的蜈蚣,大的個體體長能達到30釐米。這種蜈蚣也叫亞馬遜巨人蜈蚣或是秘魯巨型黃足蜈蚣,它們擁有深褐色的軀體以及黃色的步足。這種蜈蚣的成體一共有21到23個體節,不算頭部,其軀體的第一節稱作顎肢節,其附肢特化成了獵殺工具——顎肢,蜈蚣們就是靠它向獵物體內注射毒液。

憑藉強大的顎肢,在用步足抱住獵物後,秘魯巨蜈能迅速注射毒液,它們的毒液殺死小鼠只需不到半分鐘。圖/arachnoboards.com

這麼大的一隻蜈蚣,吃什麼過活呢?各種大小合適的蟲子、青蛙、蜥蜴、小型齧齒動物、小鳥都在它們的食譜上榜上有名。秘魯巨蜈的腿長而強健,因此它們能夠快速移動,捕捉獵物。

節肢動物獵食脊椎動物非常常見。君不見巨大的田鱉能夠捕捉水蛇,蜘蛛也能布下天羅地網獵殺小鳥乃至毒蛇,甚至蜻蜓的幼蟲也是水中一霸能以蝌蚪小魚為食。所以,如果告訴你秘魯巨蜈能捕獵蝙蝠,見多識廣的你可能並不會太吃驚。

但是,如果我說這種蜈蚣能主動出擊,獵殺飛行中的蝙蝠,你相信麼?

秘魯巨蜈的全身近照 圖/ atshq.org

人類很早以前就知道秘魯巨蜈這種生物了,它的學名還是林奈給取的。但是直到近幾年,我們才知道這種生物的捕獵技術原來有這麼好。

若干年前,一些研究者在玻利維亞的一個巖洞中考察的時候,在洞中發現了秘魯巨蜈。這個巖洞是蝙蝠的藏身之處,洞底有許多蝙蝠糞,養活了不少蟲子。所以在這裡發現獵食性的巨蜈並不奇怪。但詭異的是,有些秘魯巨蜈會把自己懸掛在洞頂之上,身體的前半部下垂。這種行為讓人非常迷惑。

後來,有人看到秘魯巨蜈抱著蝙蝠大快朵頤。是時人們還以為它們是在蝙蝠休息的時候偷襲得手。但之後,人們觀察到了這種蜈蚣捕獵蝙蝠的過程:

秘魯巨蜈會潛伏在蝙蝠必經之處的巖頂之上,將其前半截身體探在半空當中。一旦蝙蝠飛到它們的身邊,這種狡猾的獵手就會閃電般的出擊,用大約8對足抱住獵物,顎肢迅速在蝙蝠的腦後「吻」上一口,注入毒液。它們的毒液殺死小鼠只需要不到半分鐘,蝙蝠也扛不了更長時間。之後,巨蜈就可以用它們的口器大口開嚼了……


老子都上天了為什麼還不放過我……

性生活不和諧 不妨礙做一個好母親

在節肢動物中,包括蜈蚣、蚰蜒、馬陸在內的多足亞綱是相對較原始的一個類群。 現今已知最早的陸生動物 Pneumodesmus newmani就隸屬於多足亞門倍足綱。但是,多足動物登陸雖早,卻完全沒有昆蟲分布得廣,種類也要少得多。這種現象的一大原因是多足動物的外殼上缺乏防止水分散失的蠟質,它們無法適應乾旱的環境。

如果秘魯巨蜈發展出了智能文明,它們的社會中肯定沒有Adult Video這一行業。在陸地上,動物們為了保證受精的成功率,多是體內受精。蜈蚣也不例外。但秘魯巨蜈的交配過程極其之無聊,雄性會將精子挊在一個稱作「精莢」的囊中,扔到雌性身邊或是它會路過的地方。雌性會像撿垃圾一樣把精莢撿起來使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真的猛士,是不會把交配這種事看得太重的……

對於比它們小的獵物來說,蜈蚣是死神一般的存在;對於和它們差不多大的動物來說,傷害蜈蚣可能自己也得受傷;但是對於一些食肉動物來說,蜈蚣可以當做食物。在險惡的熱帶雨林當中,秘魯巨蜈即使沒有碰到貝爺,依然有一些掠食者能夠將其「嘎嘣脆,雞肉味」。

洪七公:給我留點!

而蜈蚣的卵,對於螞蟻等動物來說更是上好的蛋白質來源。在潮溼的地區,真菌也是卵的大敵。

所以,許多蜈蚣的雌性都有護幼的習性,秘魯巨蜈的母性更是異常突出。當產下卵之後,巨蜈媽媽們會擺出一副「孵卵」的架勢,盤在卵上。它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不吃不喝,守衛、清潔自己的卵。而在卵孵化之後,它們還會保護幼體相當長一段時間。

許多蜈蚣的雌性都有護幼的習性,圖為美國的Scolopendra alternans守衛自己的卵。圖/ atshq.org

秘魯巨蜈在人工環境中最多能夠活上10年。加上它們身上透出的那股詭異、神秘、狂野的美感,有些人選擇將其當做寵物來飼養。蜈蚣的毒性有多強,很大程度上與蜈蚣的大小成正相關。秘魯巨蜈的毒性很強,被它咬上一口會非常疼痛。但是,卻很少會造成什麼致命的傷害。加之這種生物天性害羞,除非被逼急了,它們很少主動攻擊人類。

其實,大部分有毒的蟲子都很難給人造成致命傷,畢竟它們沒有殺掉人類的必要。當你對它們有了充足的了解之後,這些生物身上會閃爍出與小貓小狗迥然不同的萌感。

一個AI

腿玩年……

花老師的人間觀察是新媒體主編 是AI的直系領導 也是果殼網撕逼專員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愛你勝過蜈蚣吃蝙蝠!這組卡片是你能送出的最迷惑七夕表白
    這可能是我看過最難以理解的類比了……巨型蜈蚣吃蝙蝠倒是真的。在2005年,就有科學家在委內瑞拉的洞穴中發現了秘魯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捕食蝙蝠的現象[1]。但是,30釐米長的兇殘大蜈蚣抓蝙蝠吃和愛情到底有什麼關係?
  • CIS背景提升:真的猛士,敢於擁抱量子力學!
    1964年11月,費曼在康奈爾大學開展的系列講座「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物理定律的本性)」中說:「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為什麼呢?他在那場講座中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要描述的是跟你以往熟悉的任何事物都不相同的對象……它是抽象的、遠離經驗的……如果能避免的話,儘可能不要問自己「它為什麼是那個樣子?』因為這樣會讓你陷入一個誰也逃不出來的死胡同裡。誰也不知道它怎麼會像那個樣子。」
  • 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蝙蝠是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隔膜。蝙蝠夜間在空中飛翔,捕食一些蚊、蛾等昆蟲。夜幕降臨,大多數的鳥類都在睡覺的時候,蝙蝠獨自出來覓食了。可是為什麼蝙蝠只在夜晚活動,而在白天卻見不到它們的身影呢?
  • 亞馬遜10大恐怖生物-巨人蜈蚣!
    我國民間將蜈蚣、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其中蜈蚣列五毒首位。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能飛的哺乳動物——蝙蝠!你對他的了解有多深?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雖然沒有鳥類那樣的羽毛和翅膀,飛行本領也比鳥類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發達,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別長,並由它們支撐起一層薄而多毛的柔軟而堅軔的皮膜,這層皮膜從指骨末端到肱骨,體側、後肢及尾巴之間形成蝙蝠獨特的飛行器官——翼手。中國古代也有關於蝙蝠的記載。
  • 除了人類,蝙蝠還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第一種:秘魯巨人蜈蚣秘魯巨人蜈蚣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蜈蚣,這是一種體長平均在30公分左右的巨型蜈蚣,有著較強的毒性。它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在這種蜈蚣的食譜中,確實有蝙蝠。因此,它被認為是蝙蝠的天敵。但其實,在秘魯巨人蜈蚣的食譜中,佔比90%以上的是無脊椎動物,剩下的10%以蛙類、蛇、蜥蜴、鳥類以及蝙蝠構成。
  • 《祖先:人類史詩》8分鐘Demo演示 黑猩猩獵殺超大蜈蚣
    《祖先:人類史詩》8分鐘Demo演示 黑猩猩獵殺超大蜈蚣 2019-06-18
  • 布朗大學造蝙蝠機器人來研究蝙蝠飛行原理
    現在,有一個機器人蝙蝠——或者至少其中的一部分。約瑟夫Bahlman,布朗大學的一名研究生,在教授肯尼斯·布魯爾和莎朗•斯沃茨的幫助下,已經開發了一個仿生的機器人蝙蝠翼韌帶,皮膚和結構都模仿真的蝙蝠。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蝙蝠的飛行結構。
  • 蝙蝠是怎麼學會飛行的
    縱觀生物界,哺乳動物可以說是一大霸主,可至今這些號稱「進化的最高級」的生命也沒能稱霸藍天,能自由飛翔的哺乳動物更是只有蝙蝠這一種(從高處滑翔到低處的鼯鼠等不算能自由飛翔),那麼蝙蝠是怎麼學會飛行的呢?它的嘴很短,有高度特化的食蟲性牙齒和四肢,更神奇的是,它的四肢也有和身體相連的皮膜,並覆蓋有細毛。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遠古翔獸的生活習性跟現在的鼯鼠一樣,可以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上,以此來躲避敵人和尋找食物。雖然它跟現今的蝙蝠還是有一些差異,但是因為我們只發現了這一種能飛的哺乳動物化石,所以科學家普遍認為它就是蝙蝠的祖先,或者至少像蝙蝠的祖先。
  • 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它是怎麼避開那些障礙物的?
    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它是怎麼避開那些障礙物的?時間:2016-08-22 13:55   來源:大健康傳媒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它是怎麼避開那些障礙物的? 蝙蝠是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隔膜。
  • 蝙蝠的飛行絕技--中國數字科技館
    藍天下的鳥兒能夠自由飛翔,是因為它們有長滿羽毛的翅膀;夜空中的蝙蝠能來去自如,是因為它們有沒有羽毛的翼手。與其他動物相比,蝙蝠翼展面積很大,因此只需消耗極少的能量就能夠產生理想的上升力。儘管鳥類和昆蟲在飛行過程中都會有翅膀的翻轉和摺疊現象,但蝙蝠對翼的活動控制得更為自如。最後得出結論,蝙蝠在飛行過程中翼的扇動與翼的柔韌性及彈性配合得天衣無縫,蝙蝠的飛行堪稱是世界上最離奇、最完美的運動。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電影中吸血蝙蝠真的存在嗎?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
    最近,全國的疫情讓大家對很不起眼的蝙蝠有了新的認識,許多人了解到蝙蝠身上有數以千計的病毒,是實實在在的「毒庫」。這也讓我想到電影中的吸血蝙蝠,在電影中的吸血蝙蝠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那麼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被吸過血的動物會因為病毒感染而死嗎?這些問題是不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呢?
  • 六翅蜈蚣的內丹有多強?鷓鴣能打破詛咒嗎
    引用:《怒晴湘西》蜈蚣的內丹有多強?鷓鴣能打破詛咒嗎!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怒晴湘西》落幕,但其中有很多細節沒有解釋清楚,感情戲總會出現在關鍵時刻,在花靈被陳玉樓殺死之後,剩下的20分鐘情節是轟動的。所以《怒晴湘西》的分數降到了7.5分。
  • 科學家研製出蝙蝠機器人,可模仿真蝙蝠57%飛行動作
    但這並不是因為它的飛行表現最佳,而是它相對便宜且容易操控。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很少有動物會轉動自己的翅膀;只要條件允許,動物們更傾向於拍打翅膀——這樣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動作讓飛行更高效,而且特別容易掌控。
  • 蝙蝠究竟有多恐怖?
    其實這個標題有點驚悚,準確的說蝙蝠是進化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因為它擁有所有哺乳動物都沒有的飛行能力,而且因為這種其他哺乳動物所沒有的能力而帶來的一系列副產品,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看完本文,你可能不會覺得蝙蝠厭惡,而是抱以羨慕而又敬而遠之的複雜眼神。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期的生物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體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科學》:平均每天繞操場飛20多圈的蝙蝠,它們真的不累嘛?
    要說運動量,你們都不如一隻蝙蝠!今天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一種地球上最愛運動的蝙蝠——果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這種蝙蝠比我們平時看見的小老鼠大小的蝙蝠要大得多,翅膀打開能達到一米以上,要是真的遇見了,估計不少人都得被嚇死。果蝠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飛狐,因為它們嘴巴尖尖的,很像狐狸,還有和狐狸毛很像的紅棕色的毛,於是得名「飛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