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著蜈蚣都覺得瘮人,小小的身體,無數條腿,簡直是沒有美觀性可言。不過蜈蚣養殖可是彌補了國內養殖業的一些空白,蜈蚣藥用價值高,養起來很有講究,一定要研究透它的習性,才能保證養殖的成功率。
蜈蚣是種喜群居的動物。聚居在一起的蜈蚣並不想幼蠍一樣會相互殘殺,它們能和睦相處,大小群居。並且它們之間還會相互謙讓,如果棲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時,老的蜈蚣會自動走開,另尋棲息地。這一點讓蜈蚣養殖起來難度稍微降低了一些。
蜈蚣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野生的蜈蚣大多棲息在山坡、田野、路旁、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間,也常在廚房牆角邊等陰暗的角落裡棲息,在豬舍、雞舍周圍的磚瓦下面也常見到蜈蚣的足跡。
蜈蚣是種變溫動物。它的一切活動常與溫度相關。蜈蚣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5℃~32℃,當溫度為11℃~15℃時,蜈蚣的覓食減少,停止交配、產卵。溫度下降至10℃以下時,蜈蚣則停止一切活動,鑽入鬆土中(或窩土中),蜷縮一團,進入冬眠,可是當溫度升到33℃~35℃時,由於體內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動都暫停下來。如果溫度升到36℃以上時,體內失水太多,則使身體乾枯而死亡。
蜈蚣生活的溼度,飼養室內空氣相對溼度為60%~70%、窩土溼度為10%~20%時,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動最為活躍,也就是說這是蜈蚣生長發育最適合的溼度。
蜈蚣是種膽小怕驚的動物。稍微受到驚嚇,就會停止攝食,舍窩亡命逃走,或蜷縮不動,正在產卵的雌蜈蚣則會立即停止產卵,而孵卵的蜈蚣受驚後則一反常態會把卵吃掉。
蜈蚣白天在窩內棲息,夜間出來活動。晚上8~12時是蜈蚣活動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時前陸續回窩休息,天亮以後就難以見到蜈蚣了。白天蜈蚣的視力很差,稍微遠一點的東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難於覓食及防禦敵害,它只*一對細長的伸向前方的觸角探路行動,晚上也要*觸角來搜捕獵物進行覓食。
蜈蚣具有舔舐的習性。蜈蚣用第1小顎末節及基節突起上的稠密絨毛、第2小顎末節背面上刷狀的剛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經常舔舐觸角、步足外,也會把自己窩穴舔舐得乾乾淨淨。
了解了這些就要為蜈蚣打造適宜其居住的環境,這樣才能提高蜈蚣的養殖成功率,大家要是有更好的關於蜈蚣養殖的建議,可以在下方一起留言討論,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