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微處關心拆遷戶,從細節中感動拆遷戶。
紅網時刻記者 孫潔 長沙報導
都說徵地拆遷是「天下第一難」,可自從「千億級」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在長沙高新區雷鋒街道這片熱土上啟動以來,雷鋒街道項目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卻快速將一個個痼疾破解,創造一個個奇蹟,在徵拆戰場上跑出了令人驚豔的「雷鋒速度」。截至4月20日凌晨,項目共計292戶已經完成290戶協議籤訂,合法戶籤約全面清零。同日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一期二批次)選房序號搖號大會上,這些拆遷群眾也「搖」出了自己未來美好的生活。
「沒得巧,全靠捨得跑。」這句話是雷鋒街道拆遷一線工作人員的共識。從細微處關心拆遷戶,從細節中感動拆遷戶。拆遷一線工作人員用實打實的腳步書寫願景,大力推動了項目的進程。最終這些徵拆「堅兵」用以心換心的工作方式,得到了拆遷戶的理解和支持。用他們的智慧和執著,換來了選房搖號大會上的每一張滿是期冀的笑臉。
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一期二批次)選房序號搖號大會。
開足馬力
用最短的時間啃最硬的骨頭
對於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長沙人並不陌生。今年年初,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還有胡衡華、謝建輝、張劍飛、陳飛等省領導共同見證該千億級項目啟動。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的啟動,即是中國裝備製造史上一件裡程碑式的大事,也是積極推動我國裝備製造由大變強,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轉型。
產業興則園區興,項目旺則經濟旺。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無疑也為雷鋒街道的發展譜寫了新的篇章。
項目落地,徵地拆遷是基礎。從4月10日街道發布徵求意見公告,召開動員大會後,指揮部全體工作人員迅速卯足幹勁,開足馬力,放棄周末及晚上休息時間,不分晝夜,馬不停蹄地下戶走訪、約談群眾、談判籤約。
「徵遷工作有苦也有甜,做好了也是成就感滿滿。」項目指揮部資料員彭莉雅說,做徵遷最要適應的就是拆遷的「生活規律」,在工作組正常上班的時候,拆遷戶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時間進行溝通。
彭莉雅雖然會回家,但實際上已經四天沒有見過自己兒子了。「每次回家他都睡著了,白天他還沒起床我又出門了。」彭莉雅表示,指揮部有孩子的女同事大都是這樣,不過能看到籤約順利推進再辛苦也值了。
項目指揮部資料員彭莉雅。
「十天內完成中聯智慧產業(一期二批次)項目所有拆遷群眾的協議籤訂,時間緊、任務重。但正是有了全體指戰員的舍小家顧大家,把職責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敢於擔當負責、勇於攻堅克難、樂於吃苦奉獻,不獲全勝不收兵,風雨兼程、日夜辛勤工作,才確保了今天選房工作的順利進行。」雷鋒街道黨工委書記金勝利說道。
事不避難
用最細的工作換最大的支持
4月19日中午,連續工作在拆遷第一線的項目指揮部業務指揮長王先果,利用吃飯空隙才稍作休息。對於拆遷的補償標準,當地的拆遷戶並不是鐵板一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對此,王先果和同事一起只能根據不同的拆遷戶群體,分析了解他們的心理和訴求,堅持耐心做最細緻的解釋。原是對工作人員十分防備牴觸的拆遷戶,得到了充分公正透明的政策解讀後,也放下戒備心開始接受。
真人橋村的李某,妻子是長沙縣戶口,聽到項目徵拆的消息後,他想將妻子連同自己嶽父嶽母的戶口都遷入雷鋒街道轄區,以獲取更多的補償款。這顯然不符合有關政策規定。為了讓李某了解正確的政策,實現公平拆遷補償,王先果告訴記者,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連續去村裡「上班」,做好說服工作,最終李某心服口服按照規定實現了籤約。
此類「事不避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補償政策很難做到人人滿意,加蓋、違建也成了部分拆遷戶表達利益訴求的方式。針對這一問題,高新區城管執法大隊做了大量的前期調查和實際工作,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
「拆遷涉及的違章建築的認定、調查取證,告知被拆遷人,聽取其陳述、申辯等環節一項都不能少。」高新區城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耿帆告訴記者,在項目推進中城管執法人員堅持著嚴格執法、公正透明,又文明執法、和諧拆違,始終把維護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無情拆違」和「有情操作」之間找到平衡點,儘可能地在政策範圍內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就業、住房等實際困難。
當然,實際實施起來也並非口頭說說那麼簡單。「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都是換角度思考,和被拆遷人面對面的交流,真心和他們交朋友,在職責和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多為有困難的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用我們的努力,換取他們的信任和支持。」耿帆說道。
高新區城管執法大隊大隊長肖力雄表示,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宜工宜居、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生態新城。為此,城管執法大隊作為區拆違控違工作的牽頭調度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區黨工委、管委會拆控違工作部署和要求,與雷鋒街道密切配合,通過拆違促拆遷,與各項目指揮部實現無縫對接,為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高新區城管執法大隊大隊長肖力雄接受記者採訪。
黨群合力
攻堅克難保進度
「作為黨員,應當比群眾有更高的思想覺悟,也應當比其他人有更快的行動自覺。」侯建文是真人村黨小組組長,同時也是一位拆遷戶。去年九月,侯建文第一次聽到自己的房屋需要被徵拆,沒有絲毫猶豫就下了籤約的決心。「不光是為了今後有更好的生活,這也是我們黨員展現帶頭作用的好機會。」在侯建文的示範下,其他拆遷戶高度配合、積極參與,對政府的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籤約率明顯提高。
侯建文(右)發揮黨員帶頭作用。
讓拆遷群眾合法利益最大化,又讓自身得到跨越式發展。記者了解到,雷鋒街道今年將黨建作為拆遷工作的重點抓手,充分發揮「融合式」黨建的引領作用,讓拆遷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文明拆遷、陽光拆遷。街道全面推行黨員責任制,黨員以身示範,爭做拆遷先鋒兵,機關黨支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對黨組織晉位升級,加大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打造基層黨建拆遷戰鬥堡壘,為徵地拆遷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如今,一沓沓徵地確認書、一份份談判補償協議書已集結案頭,一張張印記陽光的臉龐笑容綻露。大家都有理由相信,憑著這股幹勁,雷鋒街道拆遷工作幹群定將會不畏艱難險阻,充當好項目實施的開路先鋒。
建得廣廈千萬間,拆遷群眾俱歡顏。待到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由藍圖變為實景的那天,所有人將看到,產業與人文相互輝映,奮鬥與舒適相得益彰,繁華璀璨之間,新的足跡與舊時汗水重疊,黨群之間的距離將無限接近。
來源:紅網
作者:孫潔
編輯:廖浩宇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4/20/533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