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一中學到中科大博導,杜江峰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未出國也優秀

2020-12-04 教育思享

學有所成,是為國效力,還是追逐他國榮華?

每年都有中國的人才留學海外,有人學成歸來,有人在國外繼續努力。無論是那種情況,他們都在攀登科技上的一座座大山。在這其中,學成歸來的科學家值得人敬重,他們為祖國帶來了科學前沿理論,給祖國帶來了新的科學火種;而那些準備回歸祖國的科學家也依然值得我們敬重,他們只是等待一個恰當的機會。然而,除了這兩類人之外,還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其實更值得我們敬重,因為他們實在是太不容易,取得成績也非常矚目。

他們就是本土培養的科學家。

多年來,很多流言:中國本土很難培養出科學家,很難成長出國際大師。

然而,就有這麼一批人,他們卻不相信,不留學就不能成才的說法。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有著無窮的先輩智慧,作為龍的傳人沒有攀登不了的高山,更沒有過不去的江河,中國的學術就要靠中國人,不留學也可以成就非凡。

杜江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不過,他的這些頭銜與其他人有些不同,因為他是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科學家。

而這位科學家有著什麼樣的經歷?

杜江峰從小就立下了遠大的理想,那就是成為一名響噹噹的科學家,成為祖國最需要的人。然而,就在1983年,杜江峰初中畢業,他的理想差一點夭折。那時候國家整體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不像現在遍地本科,他的父母為他規劃的是讀中專,就參加工作,早點就業,甚至代他填了志願表。然而,杜江峰一心想報考江蘇省天一中學,得知此事之後,他倍感失望,因為如果接受這樣的選擇,那麼他曾經的理想就會越來越遠。從未反抗過父母的杜江峰卻變得不是那麼聽話,他用停止在校複習、回家悶頭「睡覺」等方式與父母「抗爭」。最終,父母只要答應杜江峰改填了志願。他如願以償進入天一中學,向著自己兒時立下的志向努力, 成為科學家,「要做引領世界前沿的研究。」

16歲的杜江峰因為太過優秀,獲得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和近代物理系學習的機會,21歲獲得學士學位,28歲獲得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碩士學位,31歲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17年,杜江峰被評為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更為了不起的是,杜江峰以本土科學家,在2005年-2007年間,任德國多特蒙德大學瑪麗居裡研究員。可能許多人對瑪麗居裡研究員這個頭銜很陌生,但是提起居裡夫人,恐怕無人不知吧,這個頭銜就是以居裡夫人命名,可見其含金量。

杜江峰雖然是本土科學家,但是不乏耀眼的榮譽,他研究領域是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學,致力於通過磁共振技術進行量子計算的實驗研究及相關基本物理問題的研究。

而且他與自己的團隊,一直站在科技的潮頭,斬獲了國際上的數個首次重大突破和發現:2001年,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量子博弈的實驗,首次實驗觀測到了混合量子態的幾何量子相位, 2003年,杜江峰首次成功地觀測到任意量子態的幾何相。2009年,杜江峰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首次在真實固態體系中實現了最優動力學去耦,成果刊登在國際權威雜誌《自然》。2015年,杜江峰領銜的研究團隊,再次讓世界學術界看到了中國本土科學家的科研實力,在室溫大氣條件下獲得了世界上首張單蛋白質分子的磁共振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不僅如此,2002年,杜江峰還破解了納什博弈論經典案例——「囚徒困境」,而且通過核磁共振設備成功驗證了其理論預言。

杜江峰身為本土科學家之一,攀登著一個個科技高峰,為國家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雖然他沒有出國留學歸來的科學家那麼惹人關注,但是他卻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奉獻著青春,兌現著兒時的承諾,而且截止2018年,他為國家培養了博士生、碩士生61名。

不留學,依然可以優秀,值得敬重的本土科學家杜江峰。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少年班培養出5位院士,其中4人是外國院士
    我國最早的少年班是中科大的少年班,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的少年經過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首批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這些學生是老師到各地發掘而來的天才少年,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之處。中科大少年班是否成功?
  • 【安徽日報】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杜江峰——「我們又攻下了...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視察,對實驗室在科學研究和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和讚賞,勉勵大家要把科學精神傳承下去,為祖國的科技創新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總書記的到來,極大鼓舞了實驗室全體師生的幹勁。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上攻關,取得了一系列喜人進展。」杜江峰院士說。
  • 中科大美女「學霸」,哈佛雙學科正教授!如今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是中科大的優秀學霸,在四大力學方面,更是獲得了滿分成績!後留學美國加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任哈佛大學雙學科正教授,如今的她當選了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的院士!在初中時候由於莊小威的數理化成績非常優秀,並在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因此順理成章的被推薦到了北京的中科大的少年預備班!並在後來轉入了離家較近的蘇州中學上中科大少年班預備班,那一年她才13歲!
  • 杜江峰:量子計算的引領者
    從16歲時保送中科大少年班,到如今已是中科大物理學院的執行院長,杜江峰在這所校園學習、成長,30年間實現了從學生到青年科學家,再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華麗蛻變。  28歲時,杜江峰開始進軍當時最新的量子計算實驗研究領域,成為我國最早從事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接下來的近20年裡,杜江峰一頭扎進量子計算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研究成果。他仿佛一匹快樂的奔馬,縱橫馳騁在遼闊的量子計算世界中。
  • 中科大校長親自赴蘇部署,蘇州高等研究院來了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中科大校長包信和院士和分管中科大蘇研院工作的副校長杜江峰院士一道赴蘇州部署蘇州高等研究院的建設工作。中科大副校長杜江峰院士首先代表學校宣讀了蘇州高等研究院的工作組人員名單,表示要推動現有的中科大蘇州研究院升級轉型為蘇州高等研究院。
  • 中科大最年輕博導,天才科學家,辭職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段路明教授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彼時家境窘迫的段路明學習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在全國化學聯賽中榮獲一等獎,被保送到中科大,拜師當時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的主任郭光燦教授。讀博期間,段路明教授共計發表論文40 篇。因為表現出色,他提前一年畢業,並獲得「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博士論文在2000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 江南大學 天一中學!聯手了
    江南大學是全國有名的高校天一中學也是遠近文明的中學最近!這兩所名校聯手了!11月21日,江南大學與江蘇省天一中學舉行優質生源基地暨深度合作籤約儀式。儀式上,江南大學和天一中學分別介紹了兩校的辦學歷史、人才培養特色與發展成就,並籤訂了江南大學天一中學戰略合作協議,此外,「江南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正式掛牌天一中學。
  • 院士敲門磚!中科大教授獲何梁何利獎
    近日,中科大兩位教授榮膺何梁何利獎,分別是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數學學院葉向東教授和中科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吳楓教授。非常有競爭力的院士種子選手。2019年就有四位中科大校友(吳偉仁、杜江峰、史生才、龍騰)獲得此獎,其中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校友更是獲得了何梁何利最高獎——
  •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揭曉 杜江峰院士等十人上榜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杜燕)「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杜江峰、賀賢土、王小雲、陳學思、肖國青、馬衍偉、陳徵、陳天石、彭壽、唐文斌10人當選。  今天,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9屆,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和《科學新聞》雜誌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人們心目中的「科學明星」。本屆評委會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擔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履謙和陳冀勝,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歐陽自遠、劉嘉麒、嚴加安、歐陽鍾燦、劉雲圻、周忠和等多位院士擔任評委。
  • 假設如果沒有SCI論文門檻,他還會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博導嗎?
    例如:2020年1月5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公告,收回博士生導師祝卓宏的博士學位,而祝卓宏已經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博導教授,被收回博士學位,也就失去了博導的身份,讓祝卓宏失去博士學位的原因,竟然是當年博士畢業,由於祝卓宏博士畢業時的SCI論文被拒稿,因此祝卓宏不滿足當時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畢業標準。
  • 中科大新校區將落子蘇州?真相是……
    【看蘇州專稿 文/陳夢嬌】近日,看蘇州記者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官網上發現,中科大副校長杜江峰院士透露了(圖源/中科大官網)據了解,當天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秘書長Christopher Tremewan一行訪問中科大,杜江峰代表學校歡迎了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秘書長一行,他表示非常榮幸獲得承辦2021年環太平洋聯盟副校長研討會的機會。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走進巴蜀中學 帶領學生領略...
    11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來到巴蜀中學,為師生帶來一場專題講座——《走進數學》,帶領同學們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王國華表示,巴蜀中學堅持「挖掘潛能,張揚個性」的辦學特色,歷來重視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巴蜀中學是北京大學「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最近兩年,有5人被「北大數學英才班」錄取,其中,李金珉同學獲得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唯一滿分金牌。2020年巴蜀中學有10名同學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錄取。
  • 全國優秀計算機教師名單出爐,中科大3人入選
    由教育部主辦的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在廈門召開,大會評選出中國高校優秀計算機教師,其中,中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共有安虹、徐雲、張昱等三位計算機專業教師入選,並列全國第二位。中科大安虹教授,中科大計算機博士畢業,曾獲安徽省教學名師,現任中國科大計算機學院先進計算機系統結構實驗室主任、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學位點負責人,本科生計算機體系結構類課程組組長。她長期從事並行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並行程序設計環境、高性能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片上多處理器體系結構、基因分析並行算法、軟體和系統方面的研究工作。
  •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美女學霸男神狀元們是如何學習的?
    核心提示: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自稱上天下地女漢子,工作中這位美女博導戲稱自己是滅絕師太。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 美女學霸男神狀元們是如何學習的?
  • 杜江峰-快樂的量子「囚徒」
    是他,使中國成為成功實現四量子位以上量子計算的三個國家之一;是他,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實現量子博弈的實驗;是他,在國際上第一次實驗觀測到混合量子態的幾何量子相位。  他,快樂向前,執著向前:「我的路還很長,我的目標還很遙遠……」   杜江峰,1969年6月生,1985年保送科大少年班,1990年留校工作。
  • 又是天一中學!1金3銀
    在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第3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中,天一中學曹傑(高三)、蔣昕童(高一)、陸聖為(高三)、秦楷(高二)四位同學代表江蘇參賽,獲1金並進入國家集訓隊、3銀。其中,曹傑獲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獲保送資格。蔣昕童、陸聖為、秦楷獲全國銀牌。
  • 朱清時:曾任中科大和南科大校長的院士為何沉迷於真氣和虛無?
    走向校長崗位的中科院院士出生於1946年的朱清時是四川成都人,24歲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大學畢業後,朱清時被分配到青海的一個工具機鑄造廠做工人和計劃員,好像一眼望到了人生的盡頭。改革開放後,朱清時作為我國第一批公費留學生出國學習,並在3年後回國工作。歸國後,後被從青海調動至中科院大連某研究所。在大連物化所,朱清時先後被聘任為副研究員和研究員,並先後擔任課題組組長和研究室的主任。
  • 中科大「量子GDP」十年沉浮:前沿科技產業化痛點在哪兒?
    中科大有名揚國際的量子科研頂尖團隊,外界較少知曉的是,被稱為「量子GDP」的三位院士一直在探索如何讓科研成果走向產業市場。中國科學院郭光燦院士團隊、杜江峰院士團隊,他們的科研成果分別在2017年、2016年通過科大控股進行了成果轉化,成立了本源量子和國儀量子。
  • 中科大自旋磁共振實驗室團隊一半來自少年班 習近平點讚
    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杜江峰告訴總書記,年輕的科研團隊中,有一半來自科大少年班。習近平稱讚道:「後生可畏啊!這個實驗室的帶頭人杜江峰教授也是出自傳奇般的中科大少年班。學院不提倡學生年紀越小越好,絕大多數是16到18歲的學生。 38年前的3月8日,21名智力超常的少年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開創了中國超常教育的先河。30餘年來,科大少年班培養出一批最年輕的國內外著名高等學府的博士和教授,少年班已經成為中科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