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誰而鳴》我,是紐伯利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量子糾纏。對,就是最前沿最熱門的量子糾纏。但我和那些賣量子水杯,搞量子翻書培訓的生意人不同,主要是為了破解各種神秘現象。據鄰宿舍彼得的同班的亨利的女朋友瑪麗的前男友約什麼的可靠消息,這世界上存在著一個異常事件調查局,我們學校幾年前畢業的一位學姐就是其中的成員。如果我的研究能有成果,說不定就能聯繫她加入那個秘密組織。
量子糾纏以前的名字叫「緣分」、「天意」、「冥冥中自有安排」,它是事物之間一種非因果律的關聯性,在微觀物理層面的表達。比如我從小就對未解之謎感興趣,但被老爸逼著考了這所大學的水產專業,以為今生與興趣無緣。但恰恰有一個相關主題的社團,又聽到了關於學姐的傳聞。這不是命運,都是量子的作用呀。作為一門嚴謹的科學,我在儘可能的搜集一些極小概率的「偶然事件」作為研究的案例。比如2020年2月19日,現代樂高的揭幕人、樂高人仔( Mini Figure)之父、樂高經典太空系列城堡系列的創造者、樂高玩具2000年之前的總設計師Jens Nygaard Knudsen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78歲。是呀,上帝也想見見這位和祂一樣能「造人」的大頑童。
之後的幾天裡,各路媒體紛紛開始報導和轉載相關新聞,紀念這位永遠有無窮巧思和無盡童心的設計天才。但是,就有這樣一個模玩公眾號,很突然地從2月16日開始了樂高回顧系列,到19日第四篇的內容正好是當天去世的設計師開創的那個時代。除了沒有提及設計師本人,裡面的內容與幾日後大量的追悼文高度重合。
巧合嗎?我查了一下歷史文章。該作者以前叫飛魚,每周在這個號寫一篇介紹模玩的小文。16日毫無徵兆地改名為「莫語非魚」並開始每天一篇回顧樂高玩具發展史。帶著疑惑,我聯繫到了文章的作者。他的回覆大致是說本來只想寫這一篇,但考慮到很多朋友對之前的歷史並不了解,一上來就進入經典時代有點突兀。我問你宛若倒計時般的連更是怎麼回事。他反問我喪鐘為誰而鳴?
是呀,喪鐘為誰而鳴?這不正是我研究的領域嗎。設計師早將自己融化進了每一個樂高玩具當中,玩家玩著玩具,揣摩著設計師的巧思與表達,久而久之便連成了一體。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正如海浪衝掉了一塊巖石,整片大陸都在減少。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
《預知夢》我,是紐伯利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的方向是預知夢。之前關於量子糾纏的論文被教授斃掉了,說是材料不足。沒關係,預知夢這個主題也不錯,同樣是微觀物理領域,而且我自己就可以是研究對象。預知夢的原理並不複雜,大概就是說親密的人去世後,由沒有質量的粒子構成的靈魂可以自由穿越時間,並引導在世的我們看見過去未來。說實話,我最近就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夢。比如在一個島上,一群年輕人打著傘衝進衙門。另一個島上,孩子們戴著口罩上街撒野,舉子們在學堂裡自立稱國。海鮮市場裡吃野生動物的人們感染了瘟疫,傳遍了全球,各地封城封國,遊輪難以靠岸。大都會的股市數次熔斷,古堡裡的王子也感染上了疾病,奧運延期,經濟蕭條。我知道這些應該不是預知夢,因為太過離奇,在現實中根本不會發生。眼前是一片風和日麗,女孩正在公園裡的果汁吧買著飲料。癱坐在長椅上,享受著歲月靜好,我昏昏欲睡。
忽然,宛若陰風襲來,果汁吧的小哥一轉身露出了猙獰面部。飲品涼亭張開了血盆大口,口吐人言。「災難要降臨在紐伯利!一切正在改變!黑白顛倒,你熟悉的將變成陌生的,而從未想到的將成為現實!」
一機靈,從夢中醒來,眼前還是那個寧靜的午後,我正坐在長椅上看著女孩買果汁。這是預知夢嗎,我有什麼親人即將去世嗎?看了一下表,我該去父親的船上幫忙了,畢業前我都要去一起捕蝦。就快走到岸邊了,我拿出了手機,現在每天我都會用上面的語音功能記錄下航海日誌。「X月X日,天氣晴好,今天的捕蝦任務應該能順利完成……」
(本集故事完)今天的玩具是一款127片零件的小SET。作為贈品,也就意味著是限定品,性價比雖然不高,但也不是太貴。
果汁吧的正常形態很有日常感,不像另外那些透著鬼氣森森。和城市系列一起玩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