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歷覽前賢國與家
成由勤儉敗由奢
交通運輸行業
如何拒絕浪費
有話要說?評論區留言
東航
要多少有多少→用多少供多少
「餐食吃得真乾淨,小帥哥,很棒哦!」8月18日,東航MU5427上海虹橋飛往重慶的航班上,一名小旅客得到乘務員的表揚。在航班發餐環節,東航乘務員通過口頭提示、增加餐食上「光碟行動」標籤等方式,一起向餐飲浪費說「不」。
🔺 受到表揚的小乘客與空姐合影。
8月16日,東航在除新疆、大連外的國內航線全面恢復機上早餐及正餐熱食供應。對於航線較長,但不處於早餐、正餐時段的航班,東航以「伴手禮」式空中餐食代替原本的「乾貨」點心餐。據了解,「伴手禮」式空中餐食是東航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國首創推出的機上供餐方式。旅客如果未能在機上享用,亦可攜帶下機,避免因「吃不完」造成丟棄浪費。
東航藉助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細化配餐方案。
東航食品公司作為東航機上配餐的主要生產單位,於2018年啟用「三庫三單一餐牌」的生產管控系統。從原料採購到生產製作,再到機上供餐,配餐人員通過該系統實時把控餐食生產全流程,精細化管理食品原料供應量、成品菜品產出量。
🔺 配餐。
區別於幾年前的人工計算,目前每日「飛機餐」生產所需的菜品、原材料數量都會由系統依託大數據分析工具作出精準預估,從原先「要多少有多少」的粗放供應轉向了「用多少供多少」的精細管理,實現了配餐標準化、規範化,有效減少採購、庫存、生產各環節非正常損耗。
據統計,相較系統啟用前,僅東航食品公司上海地區的航食加工車間,每天就能節約100—150公斤食品原料。
在機上供餐環節,東航改變了以往按機載乘客數上限配餐的做法,轉為根據航班旅客人數預估用餐份數,靈活機動調整配餐數量。在東航自有的信息化平臺上,東航配餐人員可以實時掌握航班信息和旅客艙位變化情況,提前調整配送餐食數量,避免因「多裝多送」造成成品餐食浪費。
🔺 東航的「光碟」行動宣傳。
目前,東航已在虹橋—北京、西安—浦東、廣州—青島等26個國內航班的經濟艙採用這種全新的配餐模式。(韓菁 趙遠芳)
蕭山服務區
「紅黑榜」獎懲分明
作為浙江人流量最大的服務區之一,蕭山服務區內餐館林立。為了讓節約看得見,服務區根據每天的廚餘垃圾,比對當天營業額,來確定每個餐館的廚餘垃圾比值。
比如杭州味道,一天營收1萬元,有一桶廚餘垃圾;而另一家餐館,當天的廚餘垃圾也是一桶,但營收只有6000元。那就是杭州味道勝出。
🔺 蕭山服務區內處處可見節約宣傳。
蕭山服務區相關負責人說:「廚餘垃圾剩餘量,每月一評,設立紅黑榜。榮登紅榜的餐館,年底不僅有現金獎勵,而且還會被評為優秀商戶,下一輪有優先續籤權。如果持續進黑榜,也會有相應的懲罰機制。我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評比,把節約糧食、杜絕鋪張浪費做到實處,讓大家都看得見、覺得出。希望通過餐館服務員的提醒和客戶的自覺自律,讓廚餘垃圾大大減少,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自覺節約的好習慣好氛圍。」(張帆)
開化龍頂服務區
「光碟」換綠豆湯
「姐姐!飯我吃乾淨了,來換綠豆湯!」8月19日中午,在浙江衢州開化龍頂服務區,小男孩徐一拿著剛吃完的碗來找工作人員兌換綠豆湯。為響應制止餐桌浪費的號召,該服務區開展了「光碟換綠豆湯」活動,在餐廳就餐的旅客把飯菜吃完清盤,就可以換取一碗免費綠豆湯。
🔺 換取綠豆湯。
除了「光碟換綠豆湯」活動,該服務區還推出了「小碗菜」,服務員也會在旅客點餐時提示菜量是否合適。
連雲港海事
推行「半份菜」制度
近日,連雲港海事局機關食堂開設了「半份菜」窗口,浪費現象明顯減少。「半份菜」不僅是將菜量減半,包子、饅頭等面點也都變成了「小個頭」,更適合單人食用。
🔺 網友對「半份菜」的看法。
「我今天肚子還不是很餓,本身飯量也小,以前一份菜都吃不完,『半份菜』就挺好的,不會產生剩菜剩飯。」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寧說,「不夠了再點」「不能浪費」是餐廳服務人員反覆念叨的話。
據了解,近日該局全體幹部職工發出《文明餐桌行動倡議》。倡議指出,堅持低碳環保,採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摒棄不良飲食陋習,拒食野味,科學點餐。(餘曉強)
讓「舌尖上的節約」深入人心
🔺 鄭州公交通過設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車廂,進行流動宣傳。崔晨 攝
責編|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