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提升飯菜滿意度 向餐飲浪費說「不」

2020-09-15 二三裡資訊涼山

航天工作者用餐體驗得到提升,餐飲浪費也大幅度減少。

涼山新聞網訊(文/圖 王玉磊 記者 楊曉虹)每天中午12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工作者徐策所在的食堂就會準時開飯,可是這「美妙」的時間,卻讓主管夥食的他愁眉不展,一些同事倒掉的飯菜中竟然還有沒吃完的肉塊和吃了一半的饅頭。這麼好的食物竟然被浪費了!徐策決定一探究竟。

後續網上調查顯示,航天工作者對食堂飯菜的滿意度降至85%,有的同事留言,菜品款式老氣;還有同事表示,饅頭、花卷大小不合適,一個吃不飽,兩個又太撐。

這樣的打擊令人沮喪。

前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主席的講話振聾發聵、擲地有聲,倡導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掀起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為此,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獲悉,該中心黨委將厲行節約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向全體航天人發出倡議書;採取黨委會、支委會、專題黨日等形式,開展針對性思想灌輸,認清重大意義;開展「弘揚傳統、厲行節約」專題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在食堂餐桌上、主副食品取餐處、餐廚垃圾回收處設置提示牌,廣泛布置宣傳欄和橫幅,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教育引導;創新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節約活動,鼓勵小發明、小革新、小創造……一套「組合拳」下來,讓「光碟」理念深入人心。

舉措初見成效後,該中心繼續瞄準網絡調查,尋找浪費飯菜的「根源」。

習總書記說,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對於中心來說,這句名言有了新的含義。小小食堂連接著時代。今天,外賣、快餐、飲料店鋪遍地開花,不少航天工作者還喜歡看美食直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何讓大家愛上食堂的飯菜?這是中心面對的第二個挑戰。

「我們常說視覺疲勞、審美疲勞,其實味覺也會疲勞。」於是,中心保障部開動腦筋。每到工作之餘,他們便拉著食堂大廚,研究外賣食譜。把以前的土豆燒雞換成大家愛吃的黃燜雞,將紅燒魚搖身一變,做成「紙上烤魚」,並定期製作「清補涼」「煉乳奶茶」等特色飲品,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此外,他們還倡導精細加工,認真清洗、科學切配,提高淨菜率;在製作饅頭、花卷等麵食過程中注意大小適中,方便不同飯量的航天工作者食用。

另外,在中心推動下,部分食堂還推出「我的家鄉菜」活動。同時,持續加強廚師培訓力度,委託專業機構傳授特色麵點、傳統菜餚和經典菜系的製作技藝,提高菜品質量花樣。而隨著「岐山臊子麵」「楊梅慕斯」「BiángBiáng面」等一道道菜品的閃亮登場,食堂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如今,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食堂剩菜回收處,航天工作者飯後的餐盤都比以往乾淨,倒掉的基本上是一些辣椒、骨頭和殘留的菜湯。而根據最新網絡調查顯示,航天工作者對食堂飯菜的滿意度普遍提升,「網紅菜品」不時刷屏朋友圈、微信群,航天工作者的用餐體驗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來源:涼山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的,且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全景掃描
    這是因為轉播電視信號的衛星是租用外國的,租用的時間到了。要是有自己的實用通信衛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放飛我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發射高軌衛星的實力。舉北鬥「點火!」頃刻之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地動山搖,火光沖天。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新華社西昌12月6日電 題:滿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黃國暢、王玉磊、何習果冬日的川西大涼山腹地,暖陽高照。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地處山區,是全球十大發射場中局地氣候條件最為複雜的發射場之一,強對流天氣、強降水是影響發射的主要氣象因素。    1997年6月5日,風雲二號衛星首次發射。由於天氣預報不準確,最後的發射窗口無法滿足最低發射氣象條件,導致發射任務中止。    直至今日,中心氣象專家、高級工程師江曉華仍對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記憶猶新。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高分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新一輪高密度任務首戰告捷
    2020年10月12日0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也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新華社西昌12月30日電(黃國暢、王玉磊)「天問」「嫦五」出徵,「北鬥」「高分」收官,「長五B」「長八」首飛……202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屬西昌、文昌兩個發射場以18發的高密度發射次數,繼2018年、2019年後連續第3年位列中國航天發射榜首。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荔枝軍事
    12月6日11時58分,伴隨著一陣撼天動地的巨響,高分十四號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23天再傳捷報,接連取得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4戰4捷。   據悉,此次任務是高分衛星專項系統建設的收官之戰,是中心年度高密度發射任務衝刺階段的關鍵之戰,更是西昌航天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檢驗之戰,責任重大,意義重大。
  • 西昌航天衛星發射中心!您了解多少?
    西大涼山腹地,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西昌優越條件頗多:海拔高、緯度低;地形隱蔽,地質結構堅實;水源豐富穩定;交通和通訊條件理想。
  • 《開講啦》邀請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第一次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的 ,2020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本期節目邀請到嫦娥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啟新一輪高密度任務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西昌10月12日電(王玉磊、黃國暢)我國12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這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
  • 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 西南交通大學飲食服務中心多舉措構建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
    西南交通大學飲食服務中心作為學校提供餐飲服務保障的業務部門,按照學校黨委工作部署,採取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一是在飲食服務中心「兩微一端」、中心網站等載體上及時發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內容;在食堂就餐大廳醒目位置張貼海報、橫幅、標語等,宣傳制止餐飲浪費,營造濃厚氛圍,引導師生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勤儉節約習慣。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旗飄揚 下半年高密度發射任務拉開戰幕
    初秋時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務決戰誓師大會,各參試單位慷慨激昂、意志堅定,堅決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後續高密度任務,凝聚起了牢記囑託、接續奮鬥、再創奇蹟的磅礴力量。時光回溯,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的雙重考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以航天發射任務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全體科技人員「向疫戰、向天行」的使命擔當,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航天發射「兩個萬無一失」「兩個全面勝利」。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明年將遷至海南文昌(圖)
    據悉,明年年底,將由幾百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移師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預計5年以後文昌將發射首顆衛星。今後西昌、文昌將是一個中心(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兩個基地,西昌只承擔應急發射任務。中心要搬家西昌很不舍從197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入駐西昌開始,西昌就被烙上了航天的印記。
  • 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原標題: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丨50年航天報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多個「第一」   今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立50周年。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
    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建設初期,老一輩航天人在安寧河中搶建長徵橋新華社發嫦娥一號衛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2007年10月11日攝)。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搭載風雲二號08星的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2014年12月31日攝)。
  •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高軌遙感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高軌遙感衛星! 微信號:scrbpx 聯繫我們:0834-386686810月12日0時57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