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一年365天,每天進步一點點」,運用簡單的加法,最終的收穫就是365點,這是莎士比亞的算法。實際上,如果每天真的進步一點點,一年下來,其收穫的點是指數級的增長,相當於複利——「利滾利」。
題記:
上周六,即1.27日下午,2018年西南區筆記俠第二屆年會在筆記俠總部、嘉賓夢婕、場地方啡信、志願者們還有成都行動派夥伴群主個個、詩與遠方的群主傅姐等的幫助下,在夥伴們的熱情參與下,順利舉辦。當天上午,成都下了一場難得的雪,很冷,我當時估計到現場的人數不會太多,儘管之前的報名人數早已爆滿,我們不得不很快關閉報名通道,但當天下午,竟然來了60多位小夥伴,讓我特別感動。
一群愛學習,密切關注自我成長的小夥伴們以此結緣。
嘉賓夢婕分享《如何像吃美食一樣閱讀》,我分享《筆記俠教你如何做好看的筆記》。我們分別從閱讀、筆記方法做了分享,具體的操練還需要夥伴們自己來反覆揣摩、嘗試,把方法用於實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諮詢我和夢婕,才會真正有用。那最佳的狀態就是將這些方法內化為自己的默會知識,讓自己的閱讀和做筆記,輸入與輸出,就像自己的呼吸一樣自然而然。
而真正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得以實現。
一、每天進步一點點,你知道365天能進步多少點嗎?
因為任何技能的習得都需要積累,都需要時間來沉澱和內化。同時,我們需要正視的是,任何積累都需要漫長的時間,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天知識與信息撲面而來的時代,在各領域「速食」泛濫成災的時代,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往往都忽略了這個道理。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花長時間來積累,來實踐和優化。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話:「道理大家都懂,卻依然過不好一生。」原因在於,沒有實踐。而我特別想強調一下,其重要原因在於,沒有反覆地實踐,注意是「反覆」實踐。
李笑來說,「積累」與「複利」密切相關。
不要以為「一年365天,每天進步一點點」,運用簡單的加法,最終的收穫就是365點,這是莎士比亞的算法。實際上,如果每天真的進步一點點,一年下來,其收穫的點是指數級的增長,相當於複利——「利滾利」。
他說,複利的力量與神奇之處在於,儘管本利的增長在最初一段時間裡相當緩慢,甚至讓人感覺聊勝於無,可一旦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就能產生令人驚詫的結果。
二、好習慣、壞習慣都是積累而成的,卻會讓你的人生南轅北轍
日積月累可以養成好的習慣,你會獲益倍增,並且可以代際傳遞。即,你的好習慣,日積月累會讓你更容易獲得財富和地位的同時,不僅會讓自己受益,也會讓自己的子女受益。子女的受益不僅在於良好的經濟環境下他們有更多可能、更多機會、更好地獲取成長資源的環境,還在於你的好習慣、好觀念會傳遞給他們,他們也會受益終身,因為「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
再比如,有人說,40歲以後的男人女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因為如果說,父母的基因遺傳導致了一些人長相併不出眾,但通過幾十年的積累,你的神態、表情完全是你這些年積累而成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壞習慣的養成也是積累而成的,但是這樣的積累,最終會讓你遲早要承擔不好的後果。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過去買單。比如晚睡,抽菸酗酒,身體早早被壓垮,或者做事總是草草了事等,給人留下「不可託付重任」的印象,那麼你的工作很難有所成就。
因此,當你意識到積累的力量,你需要認真思考一下,自己身邊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哪些是能改變的,找準領域後,不斷積累,這是你個人成長獲得成就的唯一方法。
三、個人成長與歷史的演進規律如此相似,讓人驚詫不已
今日無意間看到錢穆的書,講歷代政治制度的得失。他說某一制度的創立和消失都不是突然之間的事情:其創立之先,一定有淵源,換句話說,此項制度前人可能已創有雛形;某一制度的消失,它決不是無端忽然地消失,它必有流變。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讀到這裡,我忽然發現了個人成長與歷史的演進有著如此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漢唐的盛世,它一定和今天身邊各大IP的出現一樣,一定是積累的力量,而非突然展現在世人面前;明末的頹勢和大家身邊很多過得不盡如意的人的人生一樣,也是積累的力量。我們或許只看到清中後期、清末民國時期中國被動挨打,實際上,頹勢一定是在之前就開始積累而形成的。我們人也一樣,你的成長或者止步不前,抑或你的倒退,都是積累的力量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因此,請一定堅信積累的力量,不要輕信「速成」大法。2018,我們越早醒悟越好!
2018,大家各自認真思考自己想要改變的領域,不斷積累,不斷實踐沉澱,到2019年你驀然回首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進步了一大截。與諸君共勉!
以上是部分會場的照片。瑞雪趙豐年,夥伴們2018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