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是怎樣煉成的?如何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學習上一心想提升自己,卻總是被迫保持著仰望星空的姿態,有時不免還要踩低分的坑?
形成差距的原因,可能除了天賦,更在於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就語文學科的學習,以寫作文來說,天賦雖然有不小的影響,卻不會起到決定的作用。
因為作文不等於文學創作,不需要才華橫溢,不需要異想天開,只需要把握好給定的話題,按照既定的方向,選出合適的材料,用一些常見的手法,文從字順地寫600~800字就OK。
說起來好像挺輕巧,其實也真的並不難。
稍微講一點方法,最關鍵的是能夠堅持下去,每天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就會有奇蹟出現。
今天的這篇文章不光是要和大家講學習方法,除了講道理之外,我們在捎帶講一篇例文。
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相信各位讀了也會感覺開心。寫作文要從審題立意開始,題目是這樣的:
在剛剛到手的雜誌上,看到這樣一道題,便心生歡喜,想拿來給大家講一講。
這是一道作文題,卻出現了數字和算數,看來世間的道理不一定非要用文字來講,數學的方法更簡潔,更有震撼力,更能給人以啟示。
「每天進步1%」,標題也有了數學的意味,看起來怪怪的,不由得會想起多年前一篇高考真題《數學家的愛情》,那篇小說諷刺了只會算數不懂得情感的數學家,而本文這個標題,則告訴了我們,人生成功的目標,其實是可以通過量化的方法實現的。
確實如此的。那些偉大的工程,比如長城和金字塔,也是一點點建構的,從一磚一石開始,先長出地基,然後一點點加高加長,終於成就了其雄偉。
物質世界如此,人類的精神建構也概不能外。無論是學富五車的學者,影響世界的政治家,促進社會進步的科學家,也都是一點點積累自己的知識,建構起精神的大廈,從而使自己成為豐碑的。
要相信自己是可以進步的,也要幫助別人進步,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是青少年生活的真實,也應該是中學生們生活的重要話題。
在一個凡事都講快的年代,起初看似很慢的「每天進步1%」,巨大的反差會激起孩子們的表達欲望。
仔細審題會發現,即使進步1%,也確實是不小進步,因為還有另一個詞「每天」,「每天」是什麼含義呢?仔細一想你就會明白,無非是強調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努力。
發現了「堅持」,相信各位同學並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樣的話題以前寫過!
是的,我也敢肯定大家寫過。初中階段能寫的話題並不多,許多花樣繁多的出題方法,分析到最後,會發現依然是尋常的樣子。
正迎合了那一句,天下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還有後一句呢,但是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在新和舊之間,便有著一種辯證的關係。
看一道新的題目,從已有的經驗當中去搜尋,這道新的題目到底和哪些題材相似?這樣一想便有了寫作的思路。
碰到一堆舊題目,或者手裡只有舊的素材,就要想方設法去翻出新意或者新鮮表達來。要讓你的文章像一輪新的太陽從東方升起,讓閱卷者感受到你試卷上撲面而來的新的氣息。
對於出題者來說,「每天進步1%」可以看成有新意,但絕對是新鮮的表達。
剛才我們從這題當中分析出了「堅持」主題,這比較老的主題,如何寫出出題者所期待的「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