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溼地、紅樹林,四草算是臺灣比較冷門的景點,也沒有很多人知道綠色隧道,約莫半年前在書上看到關於這裡的資訊,便一直想找時間造訪,這次終於成行,開心悠遊臺江國家公園的至寶– 臺灣袖珍版的亞馬遜河。
大眾廟旁就有停車位,我們是在假日走訪,人潮並不多。這裡景點不少,基本上都是四草大眾廟的管理委員會管理,像是四草炮臺、抹香鯨陳列館、四草湖、紅樹林綠色隧道、四草休閒公園、釐金局遺址…..等,我們這次傍晚才到臺南,只玩了紅樹林隧道而已,下次如果有時間造訪的話,應該可以在這裡耗上不少時間。
觀光船有兩個路線,都從大眾廟啟程,分別是臺江碼頭的四草湖生態觀光船、竹筏港碼頭出發的紅樹林綠色隧道,平日只有下午2:30及3:10臺江跟綠色隧道各開一班船而已,其他時間如果要完就要以包船價格算,假日班次多,建議假日走訪。
臺江內海河海交界,水域平靜,沿途可看到四草湖生態文化、運鹽古運河、嘉南大排(嘉南大圳),安平樹屋、水上森林、鷺鷥林、四草跨海大橋(臺灣海峽)、鹽水溪、野生保育區候鳥群…等,也可看到不少古人的智慧–大型捕魚工具。
這是臺灣第一條人工古運河,有全國數量最多的紅樹林種類及其伴生植物群、釐金局遺址、荷蘭海堡遺蹟、招潮蟹、彈塗魚等。
當時臺江港的路線都已經全數售完了 ,時間又不足,好在我們主要目的就是竹筏港的綠色隧道,下次來希望兩個路線都能玩到。買票的地方有旅遊資訊可以拿,記得要去索取喔!!竹筏港口看起來非常的弱,不過我可以擔保,這綠色隧道絕對值回票價。
因為隧道狹窄,竹筏不能裝設屋頂(臺江港的另一路線的船就有屋頂),所以會配給大家一人一個鬥笠,但我們很幸運搭到最後一般船,傍晚太陽不烈,沒有發俗夠有力的鬥笠給我們帶 。
負責介紹得嚮導很親切(右),講解很仔細,會隨時注意船上乘客的安全(路途不少樹枝亂竄,非常容易撞到頭) 。
船長也很有趣,還會拿它抓到的大螃蟹給我們拍照。水道很窄,一次只容得下一艘船,會船非常不容易,所以進隧道前就會會船,好幾次都撞到旁邊。上一班船大家都有戴鬥笠耶,哈哈,人家也想戴戴看拉!!!
路上會看到海堡吊橋,這裡是全臺灣第一條人工運河,也是荷據時代的文化遺產,有重回歷史文化遺蹟的感覺。
這張照片是後來結束航程後,在吊橋上拍攝的景致,可以看出就是一條很簡單的小河道。不近距離觀賞,還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富饒的生態景致呢。這裡紅樹林的種類是全臺最多的,大概有3-4種,上面是「五梨跤」。
跟臺北淡水紅樹林的水筆仔不一樣,水筆仔多在耐冷的北部,而這裡的水筆仔是少數,還是有心人士特意移植過來的。
「五梨跤」again,在這裡佔大多數,整個臺灣也只有大概一千多顆,非常稀有。「海茄苳」,滿好認的,下方有數不清的支幹,也是紅樹林種類裡面最容易生存的。「海茄苳」下方一整片筆直,超壯觀的。
進隧道之前就會看到數不清的招潮蟹、寄居蟹、彈塗魚等生物,還看到好幾隻比臉還大的鳥,停在樹上休息,本來還以為是假的咧,一點都不誇張,仿佛一個生態天堂。
但船隻行進中拍攝不易,就不放上來了 。OK, 出發進隧道囉!!!兩旁的樹枝長長後,會在頂上慢慢接在一起,水道也越來越窄、越來越矮。在隧道裡面之後幾乎曬不到太陽,而且要嚴防旁邊樹枝打到頭。
誰相信這裡是臺南阿,太美了,不愧是臺灣的亞馬遜河 雖然很袖珍拉。路上的景色差不多,可是完全看不膩,不同光線完全是不同的感覺。
沿途的生物多到數不清,兩旁土堆的螃蟹洞更是壯觀,洞的大小就代表螃蟹的大小,超多都比我拳頭大很多很多哩,可是真的拍不起來:(((這裡的景色跟生物,看得我瞠目結舌,目瞪口呆 。
真的超美的,怪不得被列為國家級溼地,走到底是「釐金局遺址」,會迴轉延原路駛回大眾廟的竹筏港。水道大概只有短短的800公尺,真的很袖珍XD。但是個兼具歷史文化跟生態教育意義的景點,沒想到臺南也有這麼美麗的地方,很值得一遊!!!希望下一次兩個航線都要玩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