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暉
今天的話題,是疫苗。
疫苗是抵禦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政知君注意到,12月2日,央視報導了一則消息,稱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都在北京調研,主題就是「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
政知君注意到,這次調研,孫春蘭強調,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研究制定疫苗上市後的接種分配方案。
當地時間12月2日,英國政府宣布,已經根據藥品監管部門的獨立建議批准了輝瑞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
5個疫苗正開展III期臨床試驗
這並不是孫春蘭首次關注疫苗研發。
早在4月14日,作為中央指導組組長的孫春蘭就在武漢召開了抗疫一線專家院士和科研工作者座談會。
那次座談時,孫春蘭就強調,要充分發揮有效藥物和治療技術的作用,加快疫苗研發進度,優化臨床應用註冊申報、審批流程,爭取早日取得關鍵突破。
時間過去了近8個月。
在這次調研時,孫春蘭說,「疫苗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她還提到,目前5條技術路線的14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個疫苗正在按程序按標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
補一句。
臨床試驗分為I、II、III期。III期是上市最關鍵的臨床試驗,是通過大規模臨床試驗獲取數據,確定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政知君了解到,中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五款疫苗分別是: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中生武漢」;「中生北京」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滅活疫苗;軍科院聯合康希諾公司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相比10月,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增加了。
在10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透露,「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是處於領先地位,我們每條技術路線都有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疫苗,具體來說已經有13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
當時他還透露,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III期臨床試驗。
「4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疫苗,總體上進展順利,截止到目前共計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
「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一直是高層關注的重點。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匯報。
那次的會議就明確提到,要加強有效藥品和疫苗研發,注重科研攻關與臨床、防控實踐相結合。
緊接著一個月後(3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
他提到,「要加快推進已有的多種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同時密切跟蹤國外研發進展,加強合作,爭取早日推動疫苗的臨床試驗和上市使用。」
如今,疫苗大規模生產的腳步已經漸漸臨近了。
央視報導稱,孫春蘭、王勇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
據新華財經11月25日消息,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表示,國藥集團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
在10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說,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明年我國新冠疫苗年產能在此基礎上會有效擴大,來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
在這次調研時,孫春蘭說,「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嚴格按照質量監管、生物安全等法規、程序和要求,健全疫苗全流程追溯體系,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研究制定上市後的接種分配方案」
在這次調研時,孫春蘭還提出了多項具體要求:
要研究制定疫苗上市後的接種分配方案,明確人群範圍、接種順序和時間考慮,提前組織疾控機構和基層接種單位的人員培訓。根據冬季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完成口岸相關從業人員和一線監管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的緊急使用工作。政知君注意到,在孫春蘭、王勇調研之前,11月2日至4日,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帶隊赴上海、浙江、江蘇三地開展調研。
還有一個細節是,王江平主持召開了「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座談會」。
王江平說,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國將最終戰勝疫情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早日研發成功新冠病毒疫苗上,各企業要高度認識新冠病毒疫苗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工作重要意義。
王江平在那次座談會上表示,「要加大技術攻關,加強企業間溝通協調,開展聯合攻關與應用驗證,儘早實現關鍵核心物料的研發生產,全力做好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2日,英國政府宣布,已經根據藥品監管部門的獨立建議批准了輝瑞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中國政府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