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2月3日一直非常擁擠。1057年前的今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529年前的今天,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的船隊成為第一個繞過非洲好望角的歐洲船隊;99年前的今天,《紐約時報》開始在全美發行。而今天的今天,既是年後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又是立春。
說到立春,今天蝌蚪君看到了一張被瘋轉的圖片↓↓
這真的是一朵花嗎?我見過很多花,怎麼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呢?而且,這東西看起來更像海底生物……
為了尋求真相,蝌蚪君開始在網上搜索……結果竟然發現,這個謠言在國外也是廣為流傳↓↓
▲ 圖片截自 Pinterest.com
然而經過追根溯源,蝌蚪君發現,這其實是一位名叫 Gordon J. Bowbrick 的攝影師在2013年拍攝的一種叫海鰓的海洋生物,原圖在此↓ ↓
▲ 圖源:Gordon B / photo.net
原網站上清清楚楚地寫著海鰓(Sea Feather),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Gordon B 的更多作品。
▲ 圖片截自 photo.net
根據維基百科,海鰓屬於動物界-腔腸動物門-珊瑚綱-八放珊瑚亞綱-海鰓目(Pennatulacea),具體解釋如下:
海鰓,也叫「海筆」,是腔腸動物門珊瑚綱的一目,呈鵝毛形,長十釐米至兩米不等,紅紫色或淺紅色,能發磷光。棲息在海底,主要棲息在中潮區以下的軟泥底質,少數在泥沙或純沙底,棲息時一頭扎入泥沙,一頭露出,利用過濾水中的營養物質為生,帶有觸手的水螅 體可以捕捉水中的生物為食。海鰓為單體狀肉質群體珊瑚,由一個柱狀的初級軸螅體和其表面的羽狀的眾多次級個體組成,初級軸螅體的下端形成固著在泥沙中的柄。目前已發現約300種類型,例如斯氏棘海鰓、艾氏棘海鰓、海仙人掌等。有的種類的初級軸螅體內含有鈣質的中軸骨,共肉中含有分散的骨針。
海鰓類在前寒武紀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中已出現,至今仍廣泛存在。
如果我們去Google上搜索Pennatulacea,會發現大量類似的照片↓↓
▲ 圖片截自 Google.com
現在答案終於揭曉,被瘋轉的圖是一種海洋動物,喜馬拉雅山邊上找不到,也不叫立春花,更不會36年才開一次。
到這裡,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謠言是從國外流入的。也許是故意,也許是誤傳,不管怎樣,立春再看到有人發這個圖,你的正確做法是把蝌蚪君的這篇文章甩給他。
網上流傳的立春花只是一種名叫海鰓的海洋動物。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