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正常時,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不正常時,你就會發現身體出了很多問題,說的就是——
近日,《荔直播·名醫問診》特別邀請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沈美萍教授在線答疑,聊聊我們脖子上這個平時不起眼、卻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生命腺」。
甲狀腺在我們脖子的正中下部,重量僅25克。據中新網報導,我國有2億以上的人患有甲狀腺相關問題。
【甲狀腺結節會惡變嗎?】
有統計顯示,我國每5 個人裡,就有 1 個會被檢出甲狀腺結節。
沈教授表示,甲狀腺結節是一個總稱,包括炎症、增生和腫瘤所引起的異常腫塊,其中,腫瘤類結節有良性、惡性之分。通常,惡性結節從一長出來就是惡性的,很少從良性結節變化而來。
那為什麼會出現「去年檢查是良性,今年卻變惡性」的情況?沈教授表示,這是因為一開始時結節的惡性特徵不太明確,沒被發現,而隨著腫瘤長大,惡性的徵象越來越明顯,被醫生發現了。
查出來良性結節,沒必要一定要手術清除掉,要定時複查,學會和它相伴共存。市面上號稱能軟化散結的「散結藥」,沒有特別明顯的療效。
【兩個操作自檢甲狀腺結節】
很多人是體檢中查出甲狀腺結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自檢發現。
1. 對著鏡子自查,如果發現喉結下方有隨著吞咽上下活動的腫物,或發現頸部正中部有隆起,也能隨著吞咽上下移動,甲狀腺結節的可能性比較大了;還可以觸診,用右手觸摸頸部正中偏左側,左手觸摸頸部正中偏右側,做吞咽動作,檢查是否有腫物或隆起。
2.還可以讓朋友或家人幫忙頸部觸診。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年例行做一次甲狀腺B超。
發現甲狀腺結節後,要到正規醫院,請專業醫生做進一步評估。
【B超報告出現這些詞 要特別警惕】
超聲檢查是常用的甲狀腺檢查手段。很多人一看檢查報告中出現「瀰漫性病變」這個詞,頓時就慌了,以為情況很嚴重。沈教授表示,這是說明甲狀腺比較均勻地增大,不要太擔心,但如果B超提示結節是低回聲的、實性的結節,伴有細沙粒樣的鈣化、邊界不清等,就要警惕是惡性的可能。
沈教授特別提醒,甲狀腺腫瘤的高發年齡一般在40—60歲,但在20歲以上的年輕女性中,甲狀腺癌是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這部分人群如果查出甲狀腺結節,要高度重視。
【確診甲狀腺癌 要立刻手術嗎?】
沈教授表示,有90%—95%的甲狀腺癌是乳頭狀癌,這其中,90%以上的乳頭狀癌生長速度非常慢,屬於相對惰性的癌,預後非常好。這類病人確診以後,可以不要太著急,在數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內手術,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分化程度比較低或惡性程度高的,像髓樣癌、未分化癌,就必須抓緊時間手術。
在頸部做手術是經典的甲狀腺手術方式,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甲狀腺手術也可以由非頸部切口進入,比如經過胸部乳暈、腋窩或口腔。
【甲亢甲減患者 一定要控制好病情再懷孕】
日常生活中,怎樣保護我們的甲狀腺?沈教授建議,要保持情緒穩定,生活規律,適碘飲食。如果直系親屬或三代以內的親屬得過甲狀腺癌,體檢要更勤一些。童年時期如果有過放療等經歷,更要注意。
甲亢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的,而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原料之一,需要控制碘的攝入,來減少甲狀腺激素的產生。海帶、紫菜等海藻類食物不能吃;貝殼類最好不要吃;而魚蝦的含碘量相對較低,如果症狀不明顯,可偶爾吃一點。
甲減病人限碘還是補碘,要分不同病因:如果是身體需求量增加引起的甲狀腺功能相對不足,像妊娠期、青春期等,就需要補碘;如果是因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引起的甲減,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病因中,有一類是慢性碘過量。對於這類病人,不能攝入過高的碘。
甲亢容易導致孕婦流產;而甲減可能會使胎兒身體和神經系統發育受到限制,造成呆小症。所以,甲亢病人一定要控制好病情以後,才能懷孕。甲減病人及時補充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功能正常,可以正常懷孕,但孕期需要經常複查甲狀腺功能,根據功能調節甲狀腺素用量,切忌停藥。
(採寫 / 藍妹妹 周明 朱丹 視頻 /李曉光 編輯 / 藍妹妹 朱丹 鬥鬥 丁大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