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9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從六月開始,「隨心飛」「無限飛」成為各大航空公司撬動消費者出行意願的一張「主打牌」。不限次數的飛行套票,在不少人看來,意味著一張說走就走的機票。
而近期,在東航等航空公司加碼「隨心飛」產品的同時,多家在線旅行平臺也將目標聚焦在暑期出行領域,低價秒殺多次飛行也成為促銷熱點。其背後經濟帳如何算清?消費者是否真隨心「飛行」?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有東航、南航、海航、春秋等在內的10餘家航司陸續推出類似不限次數的飛行套票。
以最早推出該類產品的東航來說,其隨心飛套餐價格為3322元,旅客購買激活後,可在今年內任意周六、日不限次數乘坐東航和上航航班,飛抵國內除港澳臺地區外的航點。南航上月底推出的「快樂飛」機票套餐,定價3699元,在8月12日後可激活使用。
搶購了「隨心飛」套餐的小李選擇第一時間把機票用起來,雖然過程有些麻煩,但「便宜就是硬道理」。小李說:「這個飛行只要有轉機是都不包的,比如深圳飛蘭州是肯定要轉機的,所以要先火車去廣州,然後從廣州飛。飛了蘭州,成都、上海、廈門,再飛幾次,這個機票錢就值了。」
而對於更多的消費者而言,這只是火熱出遊心情下的「衝動消費」。消費者馬小姐說:「一衝動就買了,當時覺得如果下半年有出行計劃可以用,現在可能唯一比較擔心的就是後續可能在訂票的時候,沒有辦法訂到我想要的票,可能這個時間段都訂滿了,現在又考慮想要退這個票。」
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在部分網絡平臺搜索「隨心飛」,不少吐槽都集中在出行並不隨心。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被航空公司更改了回程航班,導致後續所有行程受到較大影響。而訂票時間較長、訂票後不可更改,棄飛過多套餐作廢也是讓不少上班族心煩的地方。北京市民陽先生說:「最不方便的還是提前5天,周一你就要把周六周日的行程都要安排好,並且周一可能還不夠,我就試過,它可能說你不夠5天,我一般是自己花錢買了周五的票,只用一個單程的返回票,用隨心飛裡面的。否則你不管去什麼地方,周日回,用處不是很大。而且萬一有什麼變化,取消兩次就整個不能再用了。」
對於消費者的問題,東航客戶委員會總經理肖順喜坦言,「隨心飛」確實不是「想飛就飛」。肖順喜說:「隨心飛需要基於現有的航班航線和可用座位,目前由於我們智能化還不太高,還需要人工幹預,凡是不是由於旅客原因,而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航班的變化、不正常,不算旅客棄飛。」
業內人士表示,「隨心飛」的產品出現恰逢其時。夏季本是旅遊出行的旺季,有報告顯示,下半年有意願旅遊的受訪者超過八成,尤其是在出境遊短期無法恢復正常的情況下,國內遊熱度持續上升,對於航空公司而言,隨心飛可以提前收攏資金,還有良好的廣告效益。
但是對於乘客來說,雖然套票價格合算,但實際上受疫情影響,今年機票價格普遍偏低,熱門航線機票也比往年下降了三到六成,所以大部分人最多只能「回本」,因此,在選擇時應根據個人情況決定,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