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章回顧】————
上次谷歌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大戰李世石,取得四勝一負的驕人戰績,我心裡就在想,總有一天機器要取代人類成為世界的主宰吧。
但轉念一想,為什麼人就不能成為機器,主宰世界呢?
所以不管是人,還是機器,最後都會幸福地走到一起,共同主宰世界。
那麼在機器人或者人機器之後,人類還會怎麼發展呢?
幾年前我們得知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根據WMAP衛星(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的數據,和我們以前預計的正好相反,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以這個速度下去,可能在一百萬億年後,最後的紅矮星也將燃盡氫和氦,宇宙開始進入熱寂狀態。
10^150億年之後,黑洞蒸發完畢,宇宙中所有的熱源都已耗盡,溫度極端地逼近絕對零度,這時質子也已衰變,宇宙中飄蕩著質子、中微子、電子和正電子組成的稀薄的粒子湯,唯一的「原子」可能是正電子素(positronium),由互相繞著旋轉的電子和正電子組成。
不過這種原子的直徑非常大,多大呢?比我們現在的可見宇宙還要大幾百萬倍,也就是說其直徑在萬億光年以上!
這是美籍日裔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給出的匪夷所思的答案。
一個電子,一個正電子,在比現在還大幾百萬倍的黑暗宇宙中,翩翩起舞,畫面很美,但我不敢想像,我敢保證,你的腦洞也裝不下這唯美的畫面。
如果你這就認為宇宙學家們已經瘋了,那你就太小覷他們強悍的神經了,更瘋狂的思想還在後面呢。
這時候宇宙中還會存在生命嗎?在這樣的宇宙中還會有智慧生命思考宇宙的終極命運嗎?
有!科學家們說,在這樣寒冷,孤寂,以及無垠的一萬萬億次方的宇宙中,智慧生命依然可能存在,只是他們已經拋棄肉體,拋棄鋼鐵,轉化成純意識的生命形態了。
那他們還會思考嗎?當然!著名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說。
等等!愛因斯坦相對論說了,物質和信息的傳遞速度不能超過光速,這種智慧生命該如何思考呢?
戴森說,在這種情況下,智慧生命會放慢自己的思維速度,拉長處理信息的時間,並通過蟄伏保持能量,他們就可以無限期地進行思維。
他們處理思維和信息的每一個念頭可能都需要好幾億年的物理時間,不過他們感受的主觀時間依然會保持不變,思維過程和我們現在一樣是正常的,他們有著大把大把的時間來思考未來,但永遠不會感覺到其中的差別。
意識生命形態,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那個「祂」?
註:本文主要觀點來自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
科學&生活:最新、最前沿、最有趣!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有夢想,就會飛翔!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