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顆普通而又神奇的星球,地球之所以是一顆普通的星球,是因為在宇宙中存在無數顆像地球這樣的星球,據估計整個宇宙至少存在幾萬億億顆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地球只不過是宇宙的幾萬億億分之一,不過科學家卻發現地球是這億萬顆星球中唯一一顆存在生命的星球,目前在地球上生活著850萬種生物,其中包括150萬種動物,而在這150萬種動物中又奇蹟地誕生出一種高級智慧生物人類,所以說地球非常神奇,都是同樣的星球,為什麼偏偏只有地球能夠誕生出生命和智慧生物,這一直是一個千古之謎,人類也一直想弄清楚這個未解之謎,可是生命的誕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謎團,不是通過簡單的推理和想像就可以解釋得通的,不過人類依然用他們創立的理論強行解釋生命起源之謎,這種理論就是進化論。
神奇的地球
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不管是石頭、樹木、動物還是人類,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因為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原子,在我們的認知中,原子這種物質在宇宙中任何角落都存在,任何物質的最終歸宿都變成原子,所以我們認為原子是永生的,既然原子可以永生,那麼生命也是由原子組成的,為什麼生命卻無法實現永生呢?
原子
我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一種永生的物質,何謂永生?就是它是不可能滅亡的,其實我們一直錯了,其實原子是可以毀滅和被創造出來的,為什麼呢?首先我們看看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原子其實是由質子、中子及電子組成的,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學過任何物質都遵守質量守恆定律,也就是任何物質發生任何反應它的質量都不會發生改變,可是隨著愛因斯坦提出質能守恆定律等新理論,我們才發現物體的質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了,物體的一部分質量會通過釋放能量的形式喪失掉,這散失的部分在毀滅之前其實就是由原子組成的物質,可是在發生化學反應之後,這些原子不再以原子形式存在了,而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了,也就是說它被毀滅了,由原子變成了能量,所以從中可以知道原子並不守恆。
木炭燃燒有一部分原子變成能量
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物質,包括組成原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都不存在,後來發生了宇宙大爆炸才產生了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基本物質,最後這些質子、中子和電子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形成了原子,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以為質子和中子的數量是守恆的,可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才發現組成原子的質子一直在衰變,而質子的數量決定了原子的性質,當質子衰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原子就會死亡,所以我們以為永生的原子其實也是不可能永生的,而是存在生命周期的,當生命周期結束後,它也會滅亡,既然連原子都無法實現永生,生命這種由原子組成的複雜物質更不可能永生了。
宇宙大爆炸產生一切物質
生命為什麼無法實現永生?這其實涉及到生物學的知識了,科學家研究發現,生命之所以無法永生,存在兩種原因。
第一種原因:細胞的分裂次數決定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人體細胞一生只能分裂50代,每分裂一代花費的時間大概為2.4年,總共分裂50代那麼就是2.4年X50代=120歲,也就是說當細胞分裂到第五代的時候,細胞再也無法分裂下去了,這個時候人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衰老和疾病,很快就死亡,所以人類的最高壽命只有120歲,再高就非常稀有了。
細胞分裂
第二種原因:端粒決定生命長度。科學在人體DNA裡面發現一種叫做「端粒」的物質,端粒的長短直接影響壽命長短,端粒每縮短一點,細胞就會失去活力而滅亡,反過來細胞分裂一代,端粒也就縮短一點,等到細胞分裂到第50代的時候,端粒就完全消失了,這個時候生命也凋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