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2020-12-04 奇點先驅

(高)眉宇原創2026:人身上的原子來自哪裡?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

自擬標題: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引言:原子是什麼?原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發揮著巨大作用,地球內幾乎所有事物都由原子構成,那麼,大量原子是從哪裡來的呢?

說到原子,相信大家對它既熟悉又陌生,它廣泛存在於生活各處,但我們無法以肉眼看到它,也無法直接觸摸到它。從定義上來看,它是構成化學反應的最基本微粒,不可以再被分割。生活中,不管是無生命體還是生命體,皆由原子組成,事物的特性及功能與原子結構、原子排列等息息相關,生物特性亦是同理。

據科學家推算,人體應至少由6000億億個原子組成,元素種類至少為60種。由此可見,原子雖小,但至關重要。可以理解為,原子能夠單獨存在,不依附於任何物體,但世間事物卻無法如此,幾乎所有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哪怕是獨特而又強大的生命體也無法脫離原子獨立存在。

說到這,部分朋友或許十分困惑,一個成年人便需由6000億億個原子作為支撐,地球內生活著幾十億人,同時還有其他生物,還有各種不具生命的事物,那麼多原子從哪來?它們又能存在多長時間?若未來它們湮滅或消失,人類是否能藉助科技力量製造出新的原子?

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原子的內部組成。我們知道,在化學反應之外,原子其實還能被細分,原子由核外電子與原子核組成,而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對於不同微粒的組成過程,研究人員解釋到,強核力是質子和中字的「媒人」,在它的撮合下,質子和中子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上一級微粒——原子核。除強核力,空間中還有另一位「媒人」——電磁力,它的工作是撮合原子核與電子。在電磁力的努力下,原子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決定元素種類的關鍵是質子數。簡單地說,質子數反應了元素種類,不同質子對應不同號元素。例如,2號元素只擁有2個質子,20號元素則擁有20個質子。

至於原子能否被人為製造,目前我們知道的是元素能被人為製造,因為元素周期表已給出明確答案。很多人或許以為出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自然存在的元素,但事實上,前94號元素來自於自然界,而往後的95號至118號元素都是人類的智慧結晶。舉個例子,101號元素便是人工合成元素,它由α粒子轟擊鑀製得。

另外,簡單介紹原子的關係,原子是元素的基礎,數個原子構成了一類元素。相反地,元素好比是一個集合,它包含著一類原子。作為基礎微粒,很多人都很關心原子的出處及未來發展趨勢,根據已知研究情況來看,地球上的多來自於太陽星雲。

太陽星雲中,含量佔比最高的氫,佔比率高達75%,剩下的25%幾乎全被氦佔有。事實上,不管是太陽星雲中還是宇宙空間內,氫和氦都是佔比較高的元素,它們的含量較其他元素而言豐富得多。因儲量豐富,氫氦元素地球能直接從太陽星雲中獲得,而其他元素,例如鐵,便需通過恆星獲得。恆星內部會發生核聚變反應,恆星本身也可能遇上超新星爆發、中子星對撞等狀況,這些都可能產生新的原子及元素。

除以上兩種方式,不可忽略的是,部分原子來自於氫與氦。氫氦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能各自反應或相互反應,由此也能產生新的元素。看到此,你對原子的認識是否更加深刻,你有什麼想法或啟發?歡迎留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人體由原子組成,為什麼原子沒有智慧,而人類卻能產生智慧?
    引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體由各種器官和組織構成。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人體實際上是由各種細胞構成,甚至是各種基本粒子構成。也許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原子是最普通的存在,而且沒有智慧,卻構成了有智慧的人類,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人類由原子構成,當肉體消失後,人身上的原子會去哪裡?
    審核-小文世間存在的物質都是由不同的原子組合而成的,人類的身體也是由原子組合構成的,只是這地球上組成人類身體的一系列原子組合的數量亦是我們想像不到的龐大,如此才成就了我們人類結構複雜的身體。既然我們的身體是由一系列原子組成的,原子也是在不斷地運動並變化著的。
  • 人類是由多少個原子組成?
    幾乎每個人體中的每個原子都是數十億年前由一顆恆星製造的。當恆星燃燒、爆炸並最終死亡時,它們創造了這些基本元素。從石頭、建築物到人類的一切事物中都會出現這些元素。 最後,我們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質組成:原子。每個原子包含三個小的亞原子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在原子的中心,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原子核,而電子則圍繞原子核旋轉,就好像它們是圍繞自己的小太陽運行的微小行星。
  • 生命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不行?
    組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看似是可以永生的,那生命為什麼不可以?我想更多地從物理學的方面回答這個問題!宇宙的基本守恆定律一個人的身體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其中包括碳、氫、氧,及一些微量元素。據估計,一個70公斤的人,身體內包含10^28個原子,這些原子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天空中那些發光發熱的恆星。一個原子由質子、中子及電子組成。
  • 極為費解的問題:人體中的原子從何而來?人走後原子又從何而去?
    無論是生命體還是非生命體,從微觀物理的角度來看,一切事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其中分布較廣的粒子就有原子和分子。以人體為例,從宏觀角度來看人體由各種不同的部位、器官和系統組成,但如果能夠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待人體的組成,那將會出現一堆不同種類的原子。
  • 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們把組成物體的最小單位稱為原子,那麼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還是說,原子就是原子,不能再被分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原子大多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中子,例如氫原子。
  • 人體由原子構成,在人死後原子又將何去何從?
    時至今日,我們雖然沒有破解生命誕生之謎,但是根據相關研究已經了解到原子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實際上,原子不僅僅構成了生命,更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組成部分,這是微觀物理角度中為我們找到的最合理的解答。科學家們曾經表示,人體同樣是由無數個原子構成,於是也有人思考,原子本身不會思考,為什麼人類可以思考呢?
  • 原子是咋來的?宇宙、原子和人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宇宙,多個原子組成簡單的單體分子,然後組裝成複雜的有機大分子,這些大分子又組成細胞的細胞器。這就是你,一個由大約75萬億個特殊細胞組成的集合,今天我們聊下:宇宙、原子和我們的故事!
  • 人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會思考,那麼原子會思考嗎?
    也許這個宇宙中除了黑洞和中子星物質,其他都是有原子構成的,無論是沒有生命的無機物質還是具有生命特徵的各類生物,但如果要說起會思考的物種,那首選肯定是人類,或許也有其他高智商的物種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但複雜思考的唯有人類!
  •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網友說人是由原子所構成,但奇怪的是源自他本身沒有智慧,沒有思考方式,但眾多的原子按照複雜的結構組成人類以後,我們不僅能夠思考,而且還擁有了自己的文明和智慧,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生命都是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卻不行?
    神奇的地球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不管是石頭、樹木、動物還是人類,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因為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原子
  • 生命都是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卻不行?
    神奇的地球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
  • 質子不衰,原子不滅,為何由原子組成的生命不能永生?
    生命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不滅,那為什麼生命不能永生?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永恆的生命便有急切的追求,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在很多宗教神話傳說中,仙神佛幾乎都有永恆的壽命,號稱與天同壽,甚至本身就是創世神。既然組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原子不滅,那為什麼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血肉之軀就不能永生?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
  • 原子中的這些「真空區」是由什麼組成的?
    質子是由兩個電荷量各為+2/3的上夸克和一個電荷量為-1/3的下夸克組成的。在夸克的基態下,上夸克的質量為2.3 MeV/c2,而下夸克的質量為4.8 MeV/c2。它們也是電粒子且佔用的空間為零。質子中夸克的總質量為7.4 MeV/c2,而質子的質量為938.28 MeV/c2。然而,這兩者質量和並不相等。
  • 原子中空間幾乎都是「空的」,那由原子組成的萬物也是「空的」?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構成。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質子和中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這一數量級,而電子的直徑在電子10^(-16)m的數量級。
  • 原子中的空間幾乎都是「空的」,那由原子組成的萬物其實也是「空的...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構成。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質子和中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這一數量級,而電子的直徑在電子10^(-16)m的數量級。 可以看出來質子、中子和電子加起來距離整個原子尺寸還差約10^(5)倍。
  • 萬事萬物都由原子構成,但原子是什麼?又是如何運作的?
    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
  • 原子有多小?電子又是如何圍繞原子運動?
    一個原子只有大約幾埃米,一米等於一百億埃米。當你想到原子,你腦中可能出現如下畫面:在外層是帶著負電荷的電子,中間是原子核,由不帶電荷的中子以及帶正電荷的質子組成。這個模型是個很好的開端,但其中有一些內容,不太符合現代科學。
  • 由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cyclocarbon)的分子,並對其結構進行了成像:該分子是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碳可謂自然界中最「多才多藝」的元素之一,有多種用途和形式的碳,包括鑽石、石墨、石墨烯、巴基球、碳納米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