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2020-12-05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請點擊輸入圖

原子是什麼?

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

原子序數

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

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金原子總有79個質子。如果你看過元素周期表,大概就會知道元素是按照它的質子數排列的。所以原子的質子數也叫作它的原子序數。

中子讓我看起來很胖嗎?

除了質子,原子核也含有中子。宇宙中每個碳原子含有6個質子,但中子數卻不一定相同。大多數碳原子(約98.9%)有6個中子。然而約1.1%的碳原子有7個中子。原子的質量取決於中子及質子的數量。所以一個有6個中子的碳原子的質量應該是12(因為碳原子總有6個質子)。

圖解:中子β衰變的費曼圖。經由一個W玻色子,中子衰變為一個質子,同時釋放出一個電子和一個反電子中微子。

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稱為同位素。我們通常以質量來表示同位素。比如6個質子7個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3。

正如我在有關輻射的那一集裡提到的,有時原子原子核裡中子的數量會超過原子的承載能力,這使原子變得不穩定,即不穩定同位素,又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它會因分裂成碎片從而分解,並以輻射的形式散發粒子和能量。這種分解被稱為放射性衰變。基於不同的原子,這種分解可在幾秒鐘或數千年的時間裡發生。

圖解:α粒子的穿透力最小,一張紙可擋住。β粒子可由鋁屏蔽。伽瑪射線穿透力強,必須使用實質性的障礙,例如一層非常厚的鉛,但仍然未能完全阻擋。

隨性而不可預測的電子

原子最後的組成部分是電子。早在1900年,科學家們就認為電子像行星繞日公轉一樣在繞著原子核旋轉。但顯然電子不喜歡這樣被束縛,因為現在我們知道電子不是那麼可預測的,事實上它們可以出現在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圖解:克魯克斯管實驗可以顯示出電子的粒子性質。如圖所示,從左往右直線移動的電子束,遇到一個十字形標靶,從而在真空管右面底端顯示出十字形陰影。

幸運的是,儘管有這些輕率的說法,電子還是可以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原子核周圍被稱為原子軌道的特定區域。這些軌道有各種形狀,這取決於原子有多少個電子,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電子有點反社會,所以在一個給定的軌道上任何時刻都不能有兩個以上的電子。

圖解:閃電機制涉及電子或離子從雲層向地面流動或從地面向雲層流動。

原子的電子、質子數決定了它的電荷。每個質子帶一個正電荷,每個電子帶一個負電荷。所以各有6個質子、電子的淨電荷為零,如果原子不負責任的失去一個電子,那麼它的正電荷將比負電荷多一個,那淨電荷將為-1或者+1。帶非零淨電荷的原子叫做離子。

原子的電子數和它的淨電荷數決定了原子的許多化學性質,例如它與另一個原子成鍵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將在下周詳細討論。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bubbl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們把組成物體的最小單位稱為原子,那麼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還是說,原子就是原子,不能再被分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原子大多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中子,例如氫原子。
  • 原子之間的愛情,你是否還記得原子之間是怎樣吸引組成分子的
    我們整天研究宇宙,看量子力學,說相對論,可不能把最基本的知識都忘了,我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已經講不出為什麼原子之間會互相吸引組成分子?時間太久遠已經忘了。所以今天就補補課。先看元素周期表。神奇的數字8,電子在核外怎樣排列原子最外層電子稱為共價電子,而共價電子的數目決定了一個原子的需求。當時,我們所學習的大多數原子都有個神奇的數字8。最外層不滿8個電子的原子,寂寞而不滿足,它們想跟別的原子結合,因此會把彼此最外層的軌道混在一起,共享共價電子。
  • 原子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原子的基本結構是什麼為了了解半導體導電的內在機理,我們必須先從原子的基本結構講起。通過對物質結構的研究,人們發現:任何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和圍繞它運轉的電子所組成。原子非常小,例如,1億個氫原子排列起來約只有1釐米長。原子核是帶正電的,它的正電荷數正好與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總數相等,因此整個原子是呈中性的。由於相反的電荷相互吸引所以原子核和電子之間有一個吸引力,使得每個電子都被限定在它們各自的軌道上,不能任意離開原子核。原子核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中性的中子組成。
  • 晶體和原子的世界結構
    不過,這些東西是如何構成的,一個個小小的細胞是怎樣組成活物質的,化學元素是怎樣組成整個自然界的,這些我們的眼睛都無法看到。我們發揮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去幻想這樣的一件事:我們的眼睛能夠把看見的東西放大幾百億倍,但我們本身的大小不會發生變化,類似於《格列佛遊記》中的主人公,那時候,我們周圍的山峰、海洋、城市、樹木、石頭、田野等都不見了,我們將會進入到另一個奇特的世界中。
  • 世界最小的組成單位是什麼?-原子學說的古往今來
    原子在性質上相同,但形狀大小上是多種多樣的,而且處於永遠的運動之中,其中,最熱的原子組成了火,稍微冷一點的組成了其他物質。近代原子學說1803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翰·道爾頓提出近代意義上的原子說。但是,如果把古代原子論和道爾頓的近代原子論加上比較,就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古代原子學說,認為原子都是相同的,只不過形狀不同罷了。比如古代原子論認為水和固體的不同,是因為組成水的原子是圓形的,彼此之間能夠滾來滾去,而組成固體的原子是方形的,彼此之間很牢固。而道爾頓卻認為這些原子在本質上也是不同的,他將原子和元素的概念聯繫起來,不同元素對應不同的原子。
  • 人體由原子組成,為什麼原子沒有智慧,而人類卻能產生智慧?
    也許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原子是最普通的存在,而且沒有智慧,卻構成了有智慧的人類,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學過中學物理的朋友就知道,世界萬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例如分子、離子和原子等。其中原子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基本粒子,很多物質都是由一顆顆簡單的原子構成的。那麼原子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 質子不衰,原子不滅,為何由原子組成的生命不能永生?
    既然組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原子不滅,那為什麼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血肉之軀就不能永生?宇宙的基本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二十世紀以來,隨著顯微鏡等科學儀器的發明,物理學理論認為在微觀世界中,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而原子又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在物理變化中原子、分子本身的結構都不改變,但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會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但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不改變。
  • 萬事萬物都由原子構成,但原子是什麼?又是如何運作的?
    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
  •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網友說人是由原子所構成,但奇怪的是源自他本身沒有智慧,沒有思考方式,但眾多的原子按照複雜的結構組成人類以後,我們不僅能夠思考,而且還擁有了自己的文明和智慧,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理及組成_原子吸收分光度計應用
    原子吸收光譜儀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根據物質基態原子蒸汽對特徵輻射吸收的作用來進行金屬元素分析。它能夠靈敏可靠地測定微量或痕量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組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統和檢測系統4部分組成。原子化器主要有兩大類,即火焰原子化器和電熱原子化器。
  • 原子中的這些「真空區」是由什麼組成的?
    因此質子中充斥著一點「物質」或者說這點「物質」大概佔質子的0.9%,剩下的就是動量和強力色場。 [公式E^2 =(Mc^2)^2 +(pc)^2為完整公式,其中pc為動量;順便說一句,它也是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A^2 + B^2 = C^2]所以氫原子主要是不佔空間的4個點粒子(電子和3個夸克),還有電荷場以及色電荷場組成的。
  • 生命都是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卻不行?
    神奇的地球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不管是石頭、樹木、動物還是人類,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因為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原子
  • 生命都是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卻不行?
    神奇的地球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
  • 原子結構模型理論
    物質結構理論是現代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揭示了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結構與其性質的關係,有助於人們理解物質化學反應變化的本質
  • 領略微觀粒子世界的奧妙,明了原子結構的基本組成
    自然界所有物質,例如空氣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鋼鐵和銅、鋁、人工合成的纖維、塑料等等,種類繁多。但是它們有其共同特性,就是由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即分子所組成。分子又可以再細分,系由原子構成。
  • 人類是由多少個原子組成?
    幾乎每個人體中的每個原子都是數十億年前由一顆恆星製造的。 最後,我們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質組成:原子。每個原子包含三個小的亞原子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在原子的中心,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原子核,而電子則圍繞原子核旋轉,就好像它們是圍繞自己的小太陽運行的微小行星。 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由70億億個原子組成。這個數字有多大?7後面跟著27個零。
  • 高一原子結構原子說
    「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墨子:物質被分割是有條件的,物質不能被分割的最小單位稱為「端」;德謨克利特:古典原子理論——物質只能分割到原子為止;道爾頓:近代原子論(1)化學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構成,這種微粒稱為原子;(2)原子在一切化學變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3)同種元素的原子質量和性質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質量和性質都不相同;(4)不同元素化合時,這些元素的原子按簡單整數比結合成化合物。
  • 生命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不行?
    組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看似是可以永生的,那生命為什麼不可以?我想更多地從物理學的方面回答這個問題!宇宙的基本守恆定律一個人的身體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其中包括碳、氫、氧,及一些微量元素。據估計,一個70公斤的人,身體內包含10^28個原子,這些原子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天空中那些發光發熱的恆星。一個原子由質子、中子及電子組成。
  • 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高)眉宇原創2026:人身上的原子來自哪裡?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自擬標題: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引言:原子是什麼?原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發揮著巨大作用,地球內幾乎所有事物都由原子構成,那麼,大量原子是從哪裡來的呢?說到原子,相信大家對它既熟悉又陌生,它廣泛存在於生活各處,但我們無法以肉眼看到它,也無法直接觸摸到它。從定義上來看,它是構成化學反應的最基本微粒,不可以再被分割。
  • 宇宙和原子有什麼關係?科學家:原子放大之後就是宇宙!
    宇宙是原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科學家:原子放大之後就是宇宙宇宙和原子是世界的兩種極端現象。宇宙有無邊界,範圍又是如何一直困擾著人類,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觀測直徑為920億光年。那麼極端微小的原子其直徑又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