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都由原子構成,但原子是什麼?又是如何運作的?

2021-02-08 宇宙探索

原子是什麼?

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

原子序數

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

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金原子總有79個質子。如果你看過元素周期表,大概就會知道元素是按照它的質子數排列的。所以原子的質子數也叫作它的原子序數。

中子讓我看起來很胖嗎?

除了質子,原子核也含有中子。宇宙中每個碳原子含有6個質子,但中子數卻不一定相同。大多數碳原子(約98.9%)有6個中子。然而約1.1%的碳原子有7個中子。原子的質量取決於中子及質子的數量。所以一個有6個中子的碳原子的質量應該是12(因為碳原子總有6個質子)。

圖解:中子β衰變的費曼圖。經由一個W玻色子,中子衰變為一個質子,同時釋放出一個電子和一個反電子中微子。

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稱為同位素。我們通常以質量來表示同位素。比如6個質子7個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3。

正如我在有關輻射的那一集裡提到的,有時原子原子核裡中子的數量會超過原子的承載能力,這使原子變得不穩定,即不穩定同位素,又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它會因分裂成碎片從而分解,並以輻射的形式散發粒子和能量。這種分解被稱為放射性衰變。基於不同的原子,這種分解可在幾秒鐘或數千年的時間裡發生。

圖解:α粒子的穿透力最小,一張紙可擋住。β粒子可由鋁屏蔽。伽瑪射線穿透力強,必須使用實質性的障礙,例如一層非常厚的鉛,但仍然未能完全阻擋。

隨性而不可預測的電子

原子最後的組成部分是電子。早在1900年,科學家們就認為電子像行星繞日公轉一樣在繞著原子核旋轉。但顯然電子不喜歡這樣被束縛,因為現在我們知道電子不是那麼可預測的,事實上它們可以出現在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圖解:克魯克斯管實驗可以顯示出電子的粒子性質。如圖所示,從左往右直線移動的電子束,遇到一個十字形標靶,從而在真空管右面底端顯示出十字形陰影。

幸運的是,儘管有這些輕率的說法,電子還是可以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原子核周圍被稱為原子軌道的特定區域。這些軌道有各種形狀,這取決於原子有多少個電子,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電子有點反社會,所以在一個給定的軌道上任何時刻都不能有兩個以上的電子。

圖解:閃電機制涉及電子或離子從雲層向地面流動或從地面向雲層流動。

原子的電子、質子數決定了它的電荷。每個質子帶一個正電荷,每個電子帶一個負電荷。所以各有6個質子、電子的淨電荷為零,如果原子不負責任的失去一個電子,那麼它的正電荷將比負電荷多一個,那淨電荷將為-1或者+1。帶非零淨電荷的原子叫做離子。

原子的電子數和它的淨電荷數決定了原子的許多化學性質,例如它與另一個原子成鍵的可能性有多大,具體細節以後會討論!

《小牛頓愛因斯坦》科普類書籍,共50本1500頁僅售188元,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

相關焦點

  • 既然我們都由原子構成,那原子究竟是什麼呢?答案你不會想到
    我們就要仔細研究原子。在宇宙中,幾乎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造的,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與原子息息相關,其中當然也包括我和你。每個原子內含一個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中央核心。質子攜帶一個正電荷,中子沒有電荷,因此原子核整體呈現正電荷。原子核外充斥著大量電子,電子攜帶負電荷,並圍繞原子核旋轉運動,形成了一層「圓殼」。
  • 人體由原子構成,在人死後原子又將何去何從?
    筆者:三體-小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外界和自身都有了一定的認識,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角度,宇宙總會帶給我們全新的啟發。時至今日,我們雖然沒有破解生命誕生之謎,但是根據相關研究已經了解到原子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
  •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的構成原子的構成1.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2.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3.原子核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質子數不一定等於中子數(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原子中存在著帶電的粒子,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 《原子的構成》 說課稿
    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題目是《原子的構成》,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請點擊輸入圖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
  • 原子明明是空的,為啥原子構成的我們都實實在在?
    如果我們觀察自己的身體是由什麼組成的,在更小、更基本的層面上,我們會發現體內有一個完整的微型宇宙結構。我們的身體由器官組成,而器官又是由細胞組成,細胞含有細胞器,細胞器由分子組成,分子本身是由單個原子鏈連接在一起。原子存在於極其微小的尺度上,直徑只有1埃(1埃等於0.1納米,1埃等於10的負10次方米),但它們由更小的成分組成:質子、中子和電子。
  • 德謨克利特:世界由原子和虛空構成,萬物皆從原子演化而來
    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濱的阿布德拉的商業城市,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他率先提出原子論,認為萬物由原子構成。古希臘偉大哲學家留基伯的學生。德謨克利特一生勤奮鑽研學問,知識淵愽,他在哲學、邏輯學、物理、數學、天文、動植物、醫學、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修辭學、軍事、藝術等方面都有所建樹。
  •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網友說人是由原子所構成,但奇怪的是源自他本身沒有智慧,沒有思考方式,但眾多的原子按照複雜的結構組成人類以後,我們不僅能夠思考,而且還擁有了自己的文明和智慧,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人類由原子構成,當肉體消失後,人身上的原子會去哪裡?
    審核-小文世間存在的物質都是由不同的原子組合而成的,人類的身體也是由原子組合構成的,只是這地球上組成人類身體的一系列原子組合的數量亦是我們想像不到的龐大,如此才成就了我們人類結構複雜的身體。既然我們的身體是由一系列原子組成的,原子也是在不斷地運動並變化著的。
  • 人體由原子組成,為什麼原子沒有智慧,而人類卻能產生智慧?
    引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體由各種器官和組織構成。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人體實際上是由各種細胞構成,甚至是各種基本粒子構成。也許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原子是最普通的存在,而且沒有智慧,卻構成了有智慧的人類,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並且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理學家費曼曾經說過,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明人類科學最重大的發現,他會選擇「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一句。然而,如果是德布羅意的話,估計他還會加上一個逗號,然後補上「並且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並且具有波粒二象性。」
  • 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們把組成物體的最小單位稱為原子,那麼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還是說,原子就是原子,不能再被分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原子大多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中子,例如氫原子。
  • 面試真題>初中化學《原子的構成》教學設計
    盧瑟福通過實驗證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部分構成的。湯姆森提出棗糕式原子模型。請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像一下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是怎樣構成原子的?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原子的結構    【展示視頻】展示帶正電荷的α粒子轟擊金箔,讓學生仔細觀察α粒子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
  • 質子不衰,原子不滅,為何由原子組成的生命不能永生?
    生命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不滅,那為什麼生命不能永生?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永恆的生命便有急切的追求,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在很多宗教神話傳說中,仙神佛幾乎都有永恆的壽命,號稱與天同壽,甚至本身就是創世神。既然組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原子不滅,那為什麼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血肉之軀就不能永生?
  •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有句俗話說得好,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句話的本意就是,即便是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它的內部也有可能藏著一個世界,我們千萬不要太過輕視某個人或者某個物質。
  • 【化學大師】分子和原子(上)——世界到底由何構成?
    真實世界裡,造物主用它的方塊——分子、原子,構成如今的大千世界。現在,我們通過顯微鏡,證明了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那麼這些微觀粒子有什麼特性呢?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極小。
  • 原子有多小?電子又是如何圍繞原子運動?
    一個原子只有大約幾埃米,一米等於一百億埃米。當你想到原子,你腦中可能出現如下畫面:在外層是帶著負電荷的電子,中間是原子核,由不帶電荷的中子以及帶正電荷的質子組成。這個模型是個很好的開端,但其中有一些內容,不太符合現代科學。
  • 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高)眉宇原創2026:人身上的原子來自哪裡?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自擬標題: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引言:原子是什麼?原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發揮著巨大作用,地球內幾乎所有事物都由原子構成,那麼,大量原子是從哪裡來的呢?說到原子,相信大家對它既熟悉又陌生,它廣泛存在於生活各處,但我們無法以肉眼看到它,也無法直接觸摸到它。從定義上來看,它是構成化學反應的最基本微粒,不可以再被分割。
  • 原子中空間幾乎都是「空的」,那由原子組成的萬物也是「空的」?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構成。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質子和中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這一數量級,而電子的直徑在電子10^(-16)m的數量級。
  • 人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會思考,那麼原子會思考嗎?
    也許這個宇宙中除了黑洞和中子星物質,其他都是有原子構成的,無論是沒有生命的無機物質還是具有生命特徵的各類生物,但如果要說起會思考的物種,那首選肯定是人類,或許也有其他高智商的物種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但複雜思考的唯有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