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2020-12-04 奇點使者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們把組成物體的最小單位稱為原子,那麼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還是說,原子就是原子,不能再被分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原子大多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中子,例如氫原子。

但是每一個原子都必含有質子,所以在區分原子的種類的時候,質子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原子的質子數,也就是原子中質子的數量決定了該原子是哪種元素。例如若是一個原子中有八個質子,那麼它必定是氧原子,若是79個質子,就是生活非常有價值的金屬之一,金。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化學中必學的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列方式就是按照原子的質子數排列的,所以質子數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原子序數。

原子的質子因為數量的一定性決定了元素的種類,但是原子中的中子數量就比較多變了,例如碳原子,就有七個中子的C13以及6個中子的C12。而不同數量中子數的同種元素也有自己的名稱——同位素,例如上文所說C13和C12就稱為同位素。

原子中的質子和中子都處於原子核中,而一個原子核能承載的能力是有限的,因為該元素的種類一旦確定下來,質子數就不會再有改變,但是中子數就會有很大的改變空間,當原子核中的中子數量變多,超出了原子核的承載力的時候,就會因為原子的分裂而成為碎片並同時散發粒子和能量,而這種能量和粒子是以輻射的方式散發的,所以這種原子就被稱為放射性同位素,同時也因為原子會由此變得不穩定而稱為不穩定同位素。同時,以上的這種分解的過程稱為放射性衰變,而且這樣的衰變發生以及持續的時間也充滿不確定性,可能就是短短幾秒,可能就是數千年的時間。

接下來要講解的就是電子,一般而言,電子的運動軌道是圍繞原子核的,就像行星圍繞恆星公轉一樣。但是,電子還是嚮往自由的,它可以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過雖然是嚮往自由的電子,一般還是會呆在自己的位置。

原子的質量一般是由中子和質子決定的,例如C12的原子質量為12,擁有八個質子和八個中子的O16的質量為16。除此之外,原子一般都是成電中性,這並不是因為組成原子的中子、質子、電子都不帶電,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電子必然是呈電負性,所以在原子核中,質子是帶正電荷的,而中子是不帶電的,所以同時質子和電子的數量也決定了原子的電荷,例如若原子中質子和電子數量一樣多,那淨電荷就為零,也就是一般原子的狀態,但是若是原子失去了一個電子,那就它的淨電荷就為-1或+1,這時候也就不能稱其為原子,該稱為離子。

相關焦點

  • 原子中空間幾乎都是「空的」,那由原子組成的萬物也是「空的」?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構成。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質子和中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這一數量級,而電子的直徑在電子10^(-16)m的數量級。
  • 原子中的空間幾乎都是「空的」,那由原子組成的萬物其實也是「空的...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構成。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質子和中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這一數量級,而電子的直徑在電子10^(-16)m的數量級。 可以看出來質子、中子和電子加起來距離整個原子尺寸還差約10^(5)倍。
  • 原子中的這些「真空區」是由什麼組成的?
    既然大多數原子都是氫原子,那我們就從氫原子開始說起。在氫原子中,一個電子佔據了一個軌道空間,這個軌道空間創造出到達質子的第一道屏障。這個電子是一個體積如此小的點狀粒子,以至於它僅有的作用就是其負電荷能阻擋其他原子的電子。假設質子是個嬰兒,那麼電子就在四公裡之外。
  • 人和石頭都由原子組成,為什麼石頭沒有思想,而人類卻有思想?
    引言:同為原子組成的世間萬物,為什麼有些是非生命體,有些是生命體?為什麼人類有思想,而石頭沒有思想?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因為人類體內有DNA,能夠使微觀分子自發抑制熵增,從而實現熵減。從哲學的角度分析,答案是不確定的。
  • 質子不衰,原子不滅,為何由原子組成的生命不能永生?
    生命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不滅,那為什麼生命不能永生?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永恆的生命便有急切的追求,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在很多宗教神話傳說中,仙神佛幾乎都有永恆的壽命,號稱與天同壽,甚至本身就是創世神。既然組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原子不滅,那為什麼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血肉之軀就不能永生?
  • 人體由原子組成,為什麼原子沒有智慧,而人類卻能產生智慧?
    引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體由各種器官和組織構成。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人體實際上是由各種細胞構成,甚至是各種基本粒子構成。也許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原子是最普通的存在,而且沒有智慧,卻構成了有智慧的人類,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網友說人是由原子所構成,但奇怪的是源自他本身沒有智慧,沒有思考方式,但眾多的原子按照複雜的結構組成人類以後,我們不僅能夠思考,而且還擁有了自己的文明和智慧,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高)眉宇原創2026:人身上的原子來自哪裡?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自擬標題: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引言:原子是什麼?原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發揮著巨大作用,地球內幾乎所有事物都由原子構成,那麼,大量原子是從哪裡來的呢?說到原子,相信大家對它既熟悉又陌生,它廣泛存在於生活各處,但我們無法以肉眼看到它,也無法直接觸摸到它。從定義上來看,它是構成化學反應的最基本微粒,不可以再被分割。
  • 人類是由多少個原子組成?
    幾乎每個人體中的每個原子都是數十億年前由一顆恆星製造的。 最後,我們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質組成:原子。每個原子包含三個小的亞原子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在原子的中心,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原子核,而電子則圍繞原子核旋轉,就好像它們是圍繞自己的小太陽運行的微小行星。 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由70億億個原子組成。這個數字有多大?7後面跟著27個零。
  • 生命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不行?
    組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看似是可以永生的,那生命為什麼不可以?我想更多地從物理學的方面回答這個問題!宇宙的基本守恆定律一個人的身體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其中包括碳、氫、氧,及一些微量元素。據估計,一個70公斤的人,身體內包含10^28個原子,這些原子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天空中那些發光發熱的恆星。一個原子由質子、中子及電子組成。
  • 人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會思考,那麼原子會思考嗎?
    也許這個宇宙中除了黑洞和中子星物質,其他都是有原子構成的,無論是沒有生命的無機物質還是具有生命特徵的各類生物,但如果要說起會思考的物種,那首選肯定是人類,或許也有其他高智商的物種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但複雜思考的唯有人類!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請點擊輸入圖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
  • 生命都是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卻不行?
    神奇的地球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不管是石頭、樹木、動物還是人類,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因為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原子
  • 生命都是由原子組成,既然原子可以永生,為什麼生命卻不行?
    神奇的地球根據進化論思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普通的一粒沙子如果給予它足夠的時間,它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一粒沙子變成一個人並非不可能,因為沙子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而人類的最基本單位也是由原子組成的
  • 人和石頭都是由原子組成,為何人類有思想而石頭沒有?
    人和石頭都是由原子組成,為何人類有思想而石頭沒有?因為原子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這正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自然規律。找到正確的排列組合方式,你就發達了。正如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但水可以喝,氫氣和氧氣卻不行。
  • 由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cyclocarbon)的分子,並對其結構進行了成像:該分子是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碳可謂自然界中最「多才多藝」的元素之一,有多種用途和形式的碳,包括鑽石、石墨、石墨烯、巴基球、碳納米管等。
  • 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
    物質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呢?朋友們可能是知道的,不就是分子原子嘛!要知道科學家到現在還是觀察不到原子的,甚至更別說是更小的原子核,電子,量子,夸克,那這是為什麼呢?打個比方,牛頓的力,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我們看不到,卻真實存在,不好理解吧,再打個比方吧,某大學校花,你沒有見過,但肯定漂亮。
  • 世界的萬物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答案竟然是:什麼都沒有?
    德謨克利特第一個提出了原子說,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一種叫做原子(希臘文原意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的小球構成的,每個小球都是一模一樣的,它們的不同組合構成了萬物的不同形態,包括你和我。比如,你拿起一杯水,仰頭一口氣喝下去了,小編來問你,你喝到的是什麼?你說:「水啊,化學分子式為H2O,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了水分子。」小編說:「好,小編承認你喝下了無數的氫原子和氧原子。那你知道原子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嗎?
  • 德謨克利特:世界由原子和虛空構成,萬物皆從原子演化而來
    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濱的阿布德拉的商業城市,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他率先提出原子論,認為萬物由原子構成。古希臘偉大哲學家留基伯的學生。德謨克利特一生勤奮鑽研學問,知識淵愽,他在哲學、邏輯學、物理、數學、天文、動植物、醫學、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修辭學、軍事、藝術等方面都有所建樹。
  • 世界最小的組成單位是什麼?-原子學說的古往今來
    自從人類開始真正地思考我們周圍的世界開始,關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便是一個古老的議題。費曼在他的著名的費曼物理學講義中就曾經提出,假如世界上的科學突然沒有了,他會告訴能夠引發科學的火種的一句話就是: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