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核-小文
《路透社》華盛頓的報導中提到,一顆被冷落多年的星體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原因是研究人員覺得以前可能誤會了它,它或許並不是一顆冰冷的星球,而是一顆頗為溫暖的星球。
哪顆星體被誤會了?
這顆星體坐落在太陽系柯伊伯帶內,它的名字叫做「冥王星」。冥王星的經歷有些坎坷,以前,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後來,到了2005年,它被踢出行星之列,被列為「矮行星」。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戲劇性的一幕呢?這一切要從質量說起。1930年,美國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這顆離太陽很遠的星體。
當時,湯博誤算了這顆星體的質量,認為它的質量比地球的還大許多,於是便將它定義為大行星。但是,經過約30年的探索,科學家發現冥王星的質量並沒有那麼大,而且它的直徑還不及月球,於是便開始商量著不再把其看作行星。
冥王星為何重新引起研究人員關注?
200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將冥王星定義為「矮行星」。從那以後,關於冥王星的爭論少了很多,研究人員也把精力放到了其他星體上。研究人員此前認為,冥王星的研究價值並不高,它與地球間的距離遠大於火星,而且它的環境並不友好,也不具有成為「超級地球」的潛力。另外,冥王星表面溫度很低,星球上應不存在能讓人類開發與利用的資源。
但是,近期,通過分析與觀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並返回的圖片,研究人員腦中有了新的假設:冥王星會不會和火星一樣,從前的面貌和如今的截然不同?
從前的冥王星是怎樣的?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行星科學家卡弗·比爾森認為,冥王星以前可能是一顆相對溫暖的星體。剛形成時,冥王星應該會遭到外來物體的幹擾,無辜被撞的情況應該時有發生。撞擊雖然會給冥王星帶來一定傷害,但劇烈的撞擊也給它帶來了一定能量。如果撞擊時間間隔較短,星球可能一直保持溫熱狀態,因為熱量一直沒有被完全消耗。
據卡弗·比爾森計算,如果冥王星在3萬年內進入穩定狀態,那麼它因撞擊所積聚下來的熱量應該足以形成一片海洋。若是如此,早期的冥王星可能擁有大片海洋,位置應該是在地表以下。
冥王星上會不會有生命?
研究人員認為,如今的冥王星其孕育生命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星球表面的溫度低至零下200多攝氏度,幾乎沒有生物能承受。
但是在早期,若冥王星擁有海洋,即擁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那麼其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會比現在高很多。不過,其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水可能會與海洋中的其他物質反應生成其他物質,我們目前還無法判斷新生成的物質對生命是否有利。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文章《如今「孤單寂寞冷」的冥王星,或曾是一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