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降級的冥王星,誕生之初並不寒冷,高度懷疑有生命體存在

2020-12-04 熙巖知識百科

冥王星,一顆距離我們遙遠且寒冷的星球,近日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目前冥王星碎裂的冰面環境可以說明其早期形成時擁有液態海洋環境。如今這顆遙遠的矮行星上面仍然是一個寒冷的世界,其表面溫度低於華氏零下370度。但是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在其誕生之初卻是一個」溫暖如春「的星球。

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德施(Steven Desch)認為,此次發現對人類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在過去的20年裡,科學家們對柯伊伯帶的普遍看法是那裡充滿了極其寒冷的天體,這些天體的大小與小行星無異,而且這些天體自太陽系誕生以來就一直處於冰凍或死亡的狀態。然而,新的發現為我們呈現出一個更為真實的冥王星以及其周圍的星體環境。

2015年7月14日,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也被科學家稱之為新地平線號成為了人類第一艘近距離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帶的星際太空飛行器。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表面上空飛行了將近4800英裡(7725公裡),由於其距離冥王星的表面足夠近,所以成功拍下這顆矮行星的詳細照片,在這些照片中揭示了冥王星表面冰殼的詳細狀況,可以為研究冥王星的歷史提供重要線索。其中科學家們最主要的目的是試圖通過分析這些照片中地質情況來弄清楚冥王星是如何形成的。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行星科學家卡弗·比爾森(Carver Bierson)及其同事利用計算機模擬了冥王星的海洋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之下會如何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比爾森認為,當冥王星上的冰層融化時,便會產生自然收縮,但如果冥王星最初就是冰冷異常的話,那麼就不太可能產生出新視野號照片中所捕捉到的表面特徵了。要知道在冥王星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非常寬的裂縫,看起來好像是其地面被某些外力拉開了一樣。

比爾森和他的團隊推測,較為合理的情況是冥王星在短短的3萬年時間內形成,當時其表面的溫度很可能保持在零度以上,有點像地球上終年被冰層覆蓋的南極。最終,隨著冥王星的冷卻,它冰帽下的液態水會凍結成冰,這時水會發生膨脹,就像你把它放在冰箱裡足夠長的時間,它會膨脹甚至破裂一樣。

那麼,如果冥王星的誕生與演化如比爾森和他的團隊所預測的那樣,那麼很可能在柯伊伯帶上的許多其他天體也具有類似的液態海洋環境,這一過程或將影響到這些天體是否能夠適合生命體存活。

值得思考的是,在這些天體上的液態海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與其星體上的巖石發生相互作用,這樣的環境條件對於生命體的誕生究竟具有多大的意義,還需要等待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分析。歡迎關注我的頻道,在這裡我將會為你帶來不一樣的科學視角。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假設:寒冷的冥王星誕生之初也許是一片「熱土」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研究人員說,棲息於太陽系邊緣的寒冷小星球——冥王星在誕生時也許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擁有一片存在至今的地下海洋。據路透社華盛頓6月22日報導,通過分析美國航空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2015年拍攝的冥王星表面的圖像,以及對這顆矮行星內部結構的計算機模擬結果,研究人員提出這樣一種設想,即大約45億年前,在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開始形成時,冥王星有一個「炎熱的開端」。
  • 【VOA聽力閱讀】冥王星誕生之初或存在地下海洋!
    Pluto May Have Started Out Very Hot冥王星誕生之初或存在地下海洋Pluto is a cold little world far from us in the outerreaches of our solar system. 冥王星是一個棲息我們的太陽系邊緣的寒冷小星球。
  • 冥王星被降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湯博和他的反射式望遠鏡2006年IAU(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降級為和鬩神星以及一大票發現柯伊伯帶天體一起成為矮行星的一員2006年9月13日IAU決定將冥王星、鬩神星及鬩衛一編入小行星目錄並正式授予小行星序號。不過比較好玩的是,冥王星被降級後的4年後,即2010年,鬩神星經過精確測定,直徑為2326±12公裡,比冥王星略小,但質量比冥王星大約27%。看來這鬩神星是名副其實的!
  • 從萬人仰慕到無人問津:冥王星「降級」背後的社會文化
    新天體的發現危及到了冥王星的地位。2006年,經過投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將冥王星定義為「矮行星」。面對這一結果,公眾並不買帳,天文學界內部也存在爭論。 浪漫之餘,庫爾頓直接轉回現實: 看到日出越發傷感。這裡實在太過寒冷。冰封的寂靜,漆黑的夜空,我們相互環繞年復一年。
  • 面對「降級」冥王星發現者遺孀接受事實
    冥王星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的遺孀帕特麗卡24日表示,如果湯博仍在世,他將會接受冥王星在太陽系中降級的事實,因為他是一個好科學家。骨灰將飛近冥王星  各國科學家24日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大會上通過太陽系行星的新定義,將冥王星「逐出家門」,太陽系只剩下8顆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會被降級踢出行星之列?跟人類對行星的重新定義有關
    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在很早的天文學歷史中,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可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天文學知識中,太陽系九大行星的稱呼變為了八大行星,之所以如何,那是因為曾經的第九行星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行星之列。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冥王星會被降級踢出行星之列?
  • 「降級冥王星」 年度詞彙拔頭籌
    「降級冥王星」 年度詞彙拔頭籌[ 2007-01-09 15:43 ]很難給語言下個準確的定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教科書。新年伊始,美國方言學會選定「plutoed」(由「冥王星降級」,引申為「被貶、被降級」)為美國2006年度詞彙。
  • 冥王星待解之謎:表面存在"流逸"?與卡戎是雙子星?
    今日,「新視野」號探測器將在12500公裡的高度近距離飛掠這顆矮行星,試圖解答關於它的種種疑問。  據科技日報  冥王星有多少未解之謎?  在關於冥王星的諸多謎題中,首當其衝是這顆處於太陽系邊緣地帶的矮行星上面到底有什麼呢?  冥王星的體積很小,加之距離遙遠,即使在哈勃望遠鏡的鏡頭中,它也只是一個模糊的斑點。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關於被降級的冥王星,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儘管對於天文學的認識至少從古希臘起就有了但直到最近 在2006年 我們才勉強對什麼是行星有了確切的定義曾被認定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毫無疑問 直到1992年天文學家才發現在遙遠的柯伊伯帶還存在和冥王星體積相近的巨大天體
  • 冥王星上或存在地下深海,難道生命在太陽系邊緣很常見?
    冥王星被很多人所熟悉,1930年小男孩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後來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但是隨著人類的觀測技術提升,也發現了很多類似於冥王星的天體,多方考慮冥王星已經不在適合大行星的定義,在2006年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同時冥王星也是最先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
  • 冥王星出局之謎
    本來我是冥王星發現者的妻子,現在卻成了某顆矮行星發現者的妻子。」  地位一直受到懷疑  湯博的妻子為此煩惱,這並不奇怪。但是,其他人呢?全世界為什麼都對這個遠到幾乎看不見的星球如此關注?這個由巖石和固態氮構成的小小天體在太陽系如此偏僻的角落,與太陽的距離為36億英裡,幾乎是地日距離的40倍。
  • 冥王星「報復」被降級 年度熱詞榜拔頭籌
    資料圖片:冥王星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可謂天文學史上的一大事件,不過有失亦有得,冥王星充滿波折的戲劇性命運又為它在語言學史上贏得了一席之地。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原本只有名詞含義的「Pluto」(冥王星)如今被語言學家們賦予了動詞含義,即「使某人或某物降級或貶值,就如同冥王星在國際天文學協會大會上被認為不符合行星定義而遭降級」。 Pluto的過去式「Plutoed」因此具有了「被降級、被貶」的含義。
  • 太陽系或存在另一生命體星球,大氣層比地球還厚,還有海洋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生命,而地球也是作為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不過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要想生命能夠誕生,首先地球的環境就必須要溫和、穩定,其次地球還有大氣層水資源以及氧氣等因素。
  • 降級冥王星 2006年度詞彙拔頭籌
    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可謂天文學史上的一大事件。不過有失亦有得,冥王星充滿戲劇性的命運,為它在語言學史上贏得了一席之地。原本只有名詞含義的「Pluto」(冥王星),如今被語言學家們賦予了動詞含義,即「使某人或某物降級或貶值」。這如同冥王星在國際天文學協會大會上被認為不符合行星定義而遭降級一樣。Pluto的過去分詞形式「Plutoed」因此具有了「被降級、被貶」的含義。
  • 曾經的9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向我們比心心,而我們卻把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從此9大行星變成8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天文學家到底掌握了什麼證據貶了它?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天上的星因為望遠鏡的出現,被我們看得越發清楚,在我們有了更高級的天文望遠鏡、太空望遠鏡甚至太空飛行器後,我們對天上星的了解有質的飛躍。
  • 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冥王星十幾年前就被「開除」行星「星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近日卻發表驚人言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 冥王星或存在生命!有冰有海洋,NASA宣布對其進行生命探索
    如果存在,行星的「宜居區域」將要比以往所認為的要大得多。如果冥王星上存在生命,那麼生命將可以存在於很多地方。這是五年前NASA的發現所帶來的成果,當時它的「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從32.6億英裡遠的距離發送了有史以來第一張的矮行星特寫照片。返回的數據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冥王星的一切,冥王星可能在其冰冷的表面之下有一個液態水海洋。
  • 冥王星拍到一隻「蝸牛」,引發科學家熱議,外太空真有生命存在?
    2005年,天文愛好者發現了屬於柯伊伯帶及海王星外天體的鬩神星,鬩神星被發現之初,曾被其發現者和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與許多國際上的科研機構分享其研究數據)等稱為「第十大行星」。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任何物體瞬間被凍住,怪異超出認知!
    冥王星自上世紀發現以來,一直給人一種遙遠神秘的印象。而它又是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界死神」普魯託(Pluto)來命名,這也給它增添了一絲恐怖的色彩。雖然它已從太陽系9大行星之列遭除名,被降級為「矮行星」。即使後來「新視野」號探測器給它照了相,其詭異性在科學家眼中依然不減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