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熱、怕磁場還怕輻射!如何「保護」一臺脆弱的量子計算機?

2020-11-24 前瞻網

自30多年前,科學家提出利用量子構建計算系統的設想以來,這種常在科幻作品裡出現的新一代計算機系統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2019年1月,IBM在CES展會期間推出其量子計算機Q System One,是世界上首款專為科研和商業用途設計的全集成通用量子計算機。

今年3月,霍尼韋爾稱研發出了世界最強的量子計算機,量子體積得分達到64,比Q System One多一倍。但還不到半年,IBM也相繼宣布其量子計算機同樣達到了64量子體積。

但在量子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背後,其本身仍然是一件相當「脆弱」的東西:高溫、電磁場、宇宙輻射等因素都會影響其計算。

為什麼量子計算機如此脆弱?這要從「量子相干性」說起。

「脆弱」的量子相干性

量子計算機的重要量子性質之一就是「量子相干性」。通俗地說,假定在高能加速器中,由能量生成的一個電子和一個正電子朝著相反的方向飛行,在沒有人觀測時,兩者都處於向右和向左自旋的疊加態,而進行觀測時,如果觀測到電子處於向右自旋的狀態,那么正電子就一定處於向左自旋的狀態。這就是說,「電子向右自旋」和「正電子向左自旋」的狀態是相關聯的,稱為「量子相干性」。

而在量子計算機中,彼此有關的量子比特串列成為一個整體,只要對一個量子比特進行處理,影響就會立即傳送到串列中多餘的量子比特。正是量子相干性讓量子計算機實現了高效率的並行運算。

但量子比特之間的相干性很難長時間保持,經過一段時間後,一旦遇到外界實體的觀測,就會失去相干性。量子比特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幹擾,導致量子相干性衰減,這被稱為「退相干」。

如果退相干時間不能足夠長,就無法完成計算,因此這限制了量子計算機的運算時間。

為了讓「脆弱」的量子計算機保證其高性能,科學家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

超低溫

許多量子計算機必須保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絕對零度是熱力學中的最低溫度,等於零下273.15攝氏度。

1983年7月21日所錄得的南極地區最低溫度,同時也是全世界的最低溫度為零下89.2攝氏度。因此,對於量子計算機來說,自然界的低溫還遠遠不夠。

量子計算機通常由兩種基態組成,通常被認為是「0」和「1」。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需要能量,而在極冷的溫度下原子和分子的移動變得更少,使其自身變得更加穩定。

這就意味著,通過保持極低溫,可以讓量子態被不受控制的因素影響而轉換到另一個量子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目前,人類還不能達到絕對零度,但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而儘量接近這一溫度。

許多量子計算機會使用稀釋制冷機,其原理類似液體蒸發吸熱,利用基於氦的同位素混合物實現熱量的流動。

如D-Wave的量子計算機使用液氦作為製冷冷卻劑,讓液氦處於「封閉循環系統」中,並使用脈衝管技術來回收和再冷凝液氦。

Q System One則利用兩種氦同位素的混合特性來製冷,其裝配冷卻系統的全套設備放在紐約的實驗室中,體積跟一間房間差不多大小。

物理隔離

為了儘量減少外界對量子態的幹擾,除了使用超低溫讓其保持穩定,物理隔絕、幾近真空的環境、屏蔽磁場幹擾和電磁噪聲的外殼等等設置也是必需的。

IBM的Q System One就被放在一個9 英尺高、9 英寸寬的透明玻璃外殼內,其內部使用了超導體來儘量減少能量損失,磁屏遮罩內的量子放大器能夠放大處理讀取信號,並將噪音最小化。

D-Wave 2000Q量子計算機也使用了一個黑色的立方體來容納、冷藏和磁屏蔽量子計算系統,其內部屏蔽系統和量子計算機機殼外部之間只有唯一的信息通道。

為了屏蔽磁場,D-Wave 的QPU上集成了磁傳感器,用來測量環境場;通過施加方向磁場,使這些傳感器處磁場歸零。

D-Wave還使用了低頻帶通濾波器,用於消除線路噪聲。即使是機器本身運行時所產生的電荷起伏、熱噪聲和反向散射信號對量子計算機來說也是高度敏感的。

自然輻射

人們已經知道磁場、電場、甚至萬有引力都會對量子態造成擾動,但新的研究表明,宇宙射線甚至是混凝土中的微量輻射都可能將量子位的使用壽命限制在幾毫秒之內。

近日,在《自然》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稱,為了克服這個障礙,科學家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保護量子位免受輻射,包括將其置於地下。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極低水平的輻射可能在量子位中產生類似磁場、熱能的不穩定效應,但這是首次證明這一點的研究。

該團隊輻照了一層高純銅箔以產生不穩定的同位素銅-64,隨後測量了放射性對超導量子位的影響。

該研究的合著者、MIT物理學教授Joseph Formaggio說:「宇宙射線輻射很難擺脫。它非常具有穿透力,就像射流一樣能夠穿過一切。如果你轉入地下,它們會變得越來越少。」

不過,他表示:「也許你沒有必要在地下深處建造量子計算機,就像中微子實驗一樣。但也許地下深處的設施可以讓量子位在更高的水平上運行。」

麻省理工學院(MIT)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副教授、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oratory)研究員威廉•奧利弗(William Oliver)也表示,轉入地下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人們有辦法設計出在背景輻射下仍能工作的量子計算設備。

內部糾錯

量子計算機面臨的幹擾不僅來自外部的環境因素,也來自機器內部——比如沒有精確校準的雷射。

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建造一臺能夠實時糾正硬體錯誤的機器。

原定今年3月舉行後又被取消的APS會議上,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人員本打算就量子誤差校正的最新研究發表演講。

雖然理論家在20多年前就開始考慮量子誤差修正,但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開始著手進行實際實驗。

「我們正從理論家的遊樂場轉變為實際的實施,」IBM的理論學家Ted Yoder說。

量子誤差修正的基本任務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檢測在計算過程中發生的錯誤,第二,撤銷這些錯誤。

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例如,對一個量子位的操作可能無意中改變鄰近量子位的狀態,這是一種被稱為串擾的特殊錯誤。

經典算法通過複製數據來部分糾正錯誤。例如,在所謂的「經典重複代碼」中,一臺經典計算機與同一位的多個副本一起工作,如果在傳輸中某個位以某種方式被翻轉,計算機可以應用「多數規則」算法來糾正錯誤。

但這種方法無法應用於量子計算機,因為量子位受到「不可克隆定理」的限制,該定理禁止複製量子態。

一種流行的策略是使用一群「物理」的量子位——例如多個被捕獲的離子或超導電路——作為一個「邏輯」的信息量子位共同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幾個「數據」量子位包含被計算的信息,它被耦合來支持稱為「附屬」(ancilla)量子位的量子位。

計算機通過直接測量附屬量子位來推斷錯誤,但它不會改變數據的量子位,保持它的量子態。

不過,一臺能夠錯誤修正的量子計算機將需要大量的量子位。為了進行錯誤校正,大多數量子位需要是附屬量子位,只有少數參與主要的計算任務。

由於現有的量子計算機硬體包含相對較少的量子位,因此迄今為止很難實現糾錯算法。

另一方面,一家名為Q-CTRL的初創公司銷售機器學習驅動工具,以在初始地點識別和減少硬體錯誤。Q-CTRL的客戶包括量子計算初創公司Rigetti、麻省理工學院和南加州大學。

這種硬體方法,加上量子誤差校正,可能會很快推動量子計算機發展更進一步。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669487/Future-quantum-computers-built-UNDERGROUND.html

https://www.aps.org/publications/apsnews/202004/quantum.cfm

https://www.power-and-beyond.com/quantum-computers-how-do-they-work-and-what-might-we-expect-of-them-a-940315/

https://medium.com/the-quantum-authority/ice-ice-baby-why-quantum-computers-have-to-be-cold-3a7f777d9728#:~:text=This%20leads%20to%20the%20idea%20of%20why%20we,becomes.%20Less%20movement%20means%20less%20energy%20being%20expelled.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怕熱、怕磁場還怕輻射!如何「保護」一臺脆弱的量子計算機?
    2019年1月,IBM在CES展會期間推出其量子計算機Q System One,是世界上首款專為科研和商業用途設計的全集成通用量子計算機。今年3月,霍尼韋爾稱研發出了世界最強的量子計算機,量子體積得分達到64,比Q System One多一倍。但還不到半年,IBM也相繼宣布其量子計算機同樣達到了64量子體積。
  • 為什麼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又怕熱又怕冷?老中醫說出了秘密
    對於溫度的感知,每個人是不盡相同的,有人怕冷,也有人怕熱。但怕冷和怕熱,並不都是由於對溫度的感知而引起,也會是身體存在隱患。具體是什麼原因?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一般認為胖的人更加怕熱,由於體內脂肪層過厚,能夠維持體溫,外界溫度高了就會怕熱。
  • 為什麼有人怕熱,有人又怕熱又怕冷?很可能是幾種原因,要當心
    他們要比正常人怕熱、怕冷,還有可能兩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屬於極端的「又怕熱又怕冷」的類型,這些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從傳統的中醫上來看,人體主要是陰陽的結合體,陽有三部分,分別為上、外、後,而陰也有三部分,為下、內、前。根據人的體質,只有陰陽都維持平衡,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MIT研究警告稱宇宙輻射會對量子計算機產生幹擾作用
    據外媒報導,量子計算機正在以令人興奮的速度前進,但不幸的是,這一進程可能很快就會停滯。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線可能會干擾這些量子計算機中信息的完整性,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了這些計算機是多麼的脆弱以及該如何保護它們。
  • 貓咪也會怕熱嗎?怕熱應該怎麼辦?
    貓咪夏天會怕熱嗎?會的,貓咪怕熱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貓咪和狗狗一樣,皮膚上是沒有汗腺的,沒有汗腺貓咪的皮膚就不能很好的散熱,此外貓咪也不會像狗狗那樣靠吐舌頭來散熱,所以在夏天一定要多注意天氣情況,謹防貓咪因為氣溫過高中暑。
  • 夏天胖子更怕熱?常見的怕熱原因有哪些?這6類原因恐與疾病有關
    夏天來了,不過最近天氣還比較溫和,沒有到了酷暑的地步,可是身邊有些人就已經開始喊熱了,「為啥現在這麼熱了?」,「怎麼我的朋友還穿外套呢,我怎麼就開始穿短袖了?」,「我是不是有疾病了,怎麼才20多度就感覺好熱呢?」
  • 世界上噪聲最低的輻射探測器誕生!能極大提高「量子計算機」的保護
    新的發展可能會幫助測輻射熱計找到通往量子計算機的道路,如果新的輻射探測器在太空中的功能與在實驗室中一樣好,它也可以用來更準確地測量太空中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測輻射熱計的工作原理是測量輻射的加熱效應,當測輻射熱計加熱時,其電氣特性會發生變化,這可以高精度地測量,測輻射熱計越小,加熱它所需的輻射就越少。小型輻射探測器的熱容很低,所以弱輻射提供了更強的信號。更好的保護量子計算機在低溫恆溫器,也就是極冷的超級冰櫃中運行,即使是極少量的過量輻射也會引起很多幹擾。
  • 怕冷又怕熱,九零後服務工程師都這麼脆弱嗎?
    小編聽說三一起重機有位服務工程師夏天怕熱,冬天怕冷,有人問他:「你覺得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服務工程師嗎?」他竟然回答:「是。」這樣的人必須要好好去調查一下。這個張正均,說他屬北極熊怕熱吧,他還跟溫室裡的小花一樣,冷也怕。幾年前,年輕力壯的張正均在承德做服務工程師。承德是個好地方,乾隆爺爺最喜歡的避暑勝地。
  • 哪裡的中國人最怕熱|大象公會
    理性客觀分析,中國哪裡人最怕熱?影響怕熱的因素,又有哪些?最有資格怕熱的人哪裡的中國人最怕熱呢?怕冷怕熱的身體體驗,其實有客觀的科學衡量指標——人的體感溫度。體感溫度是人的身體表面所感受到冷暖程度,可以折合成攝氏溫度來表示。
  • 量子計算機快要陷入困境: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它將只能工作數毫秒
    近日 MIT 團隊在Nature發表的研究指出,量子計算機很快會遇到一座壁壘:隨著量子比特越來越穩定,它將更容易受到低強度環境輻射的影響,這種影響將把量子比特退相干時間限制在 4 毫秒。為突破這一瓶頸,研究團隊建議將量子計算機建在地下,或者研發對輻射有更強「抵抗力」的量子比特。
  • 「我懷孕了,關掉你家WiFi」,孕媽怕輻射敲遍鄰居門,回懟超解氣
    可隔壁的大哥卻忍不了,直接出言怒懟:「你懷孕關我家wifi什麼事,你要是怕輻射,要不然去外星住吧。」這讓王女士感到很委屈:「我一個孕婦,好好和他說話,他還和我吵。」王女士的經歷也引起來無數網友的熱議:@網友:「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奇葩,以前有個租住在我隔壁的鄰居,有天大白天突然敲我家門,說我家電視牆隔壁是他兒子臥室,怕我家電視開著輻射到他兒子。」@網友:」這林子大了果然什麼鳥都有。「@網友:「別在地球了,紫外線也有輻射。」現在的人「談輻射色變」,輻射真的像人們想像中那麼可怕嗎?輻射分為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
  • 科學家成功實現:延長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比特」的壽命!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東京醫科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了如何通過使用額外的「過濾」量子比特來延長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壽命。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製造可用於金融、密碼和化學應用的高保真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很快遭遇天花板?低強度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退相干
    如此一來,可能在短短幾年內,量子計算機就會碰到由輻射誘發的障礙。為了克服這一障礙,科學家們必須找到保護量子比特和量子計算機不受低強度輻射影響的方法。科學家們表示,或許可以在地下建造量子計算機,或者設計出能夠耐受輻射影響的量子比特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 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武器:疊加和糾纏
    那麼,一個擁有300個量子位的計算機能同時執行的操作數就比可見宇宙中的原子數還多。  疊加和糾纏並不穩定  然而,不幸的是,這樣的機器對我們來說仍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糾纏和疊加都是非常精細的活,即使最輕微的擾動都會導致「量子位」失去這種相干性,讓它們的神奇屬性消失殆盡。
  • 量子計算很快遭遇天花板?低強度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退相干
    如此一來,可能在短短幾年內,量子計算機就會碰到由輻射誘發的障礙。為了克服這一障礙,科學家們必須找到保護量子比特和量子計算機不受低強度輻射影響的方法。科學家們表示,或許可以在地下建造量子計算機,或者設計出能夠耐受輻射影響的量子比特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 二代身份證「怕」強磁場 避免與手機放一起(圖)
    準備材料:銀行卡2張、手機2部、吸鐵石1塊、學校食堂飯卡1張,還有銀行ATM自助取款機一臺。  實驗步驟  銀行卡、飯卡依次接受考驗  第一步:先對銀行卡進行實驗。  他說,目前銀行卡都能防潮、耐磨損,而且卡本身的磁場非常小,卡與卡磁條之間摩擦或疊放,一般不會對磁條產生破壞。「但吸鐵石屬於強磁場,對銀行卡背後磁條的影響比較明顯。如果磁卡經常處於強磁場中,就有可能被消磁」。他說,銀行卡的弱點就是害怕強磁場,如果錢包或者卡包使用的是磁性暗扣,也容易造成銀行卡消磁,而且還要注意避免銀行卡和音箱、電磁爐等強磁場接觸。
  • MIT新研究給量子計算機「潑冷水」:自然界輻射會干擾它,需要研究新...
    要知道,這種「背景輻射」,可以說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並且,研究還登上了近期的 Nature 雜誌。為什麼量子計算如此「脆弱」?因此,一臺量子計算機若是能夠在一個處理器上,擴展容納許多量子比特,那麼就會比現在傳統的計算機速度要快上很多,而且還能解決更為複雜的問題。但這一切都取決於量子比特的完整性。換言之,就是取決於它能在疊加態和量子信息丟失之前,能夠工作多長時間。這個過程叫做退相干,最終限制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時間。
  • 新研究:低強度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退相干
    如此一來,可能在短短幾年內,量子計算機就會碰到由輻射誘發的障礙。為了克服這一障礙,科學家們必須找到保護量子比特和量子計算機不受低強度輻射影響的方法。科學家們表示,或許可以在地下建造量子計算機,或者設計出能夠耐受輻射影響的量子比特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 新算法為無差錯量子計算鋪平了道路
    量子計算機也不例外,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來估計噪音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計算的,這是這項技術實現的一大步。當今量子計算機核心的量子態是很脆弱的東西。它們非常容易受到各種幹擾,從雜散磁場到控制電子設備或製造設備所用材料的微小缺陷。這些噪聲源很容易導致計算錯誤,因此找到適當的方法來描述和減輕這些錯誤,對建造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量子計算機至關重要。
  • 什麼是後量子密碼學?保護數據免受量子計算機威脅的競賽正在展開
    這種加密和其他形式的加密一道保護著各種電子通信,諸如密碼、數字籤名和健康記錄等內容。量子計算機可以破壞這些密碼防禦能力。雖然量子計算機現在還不夠強大,但它們正在快速發展。十多年後,或者更短的時間內,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對目前廣泛使用的加密方法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