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新研究給量子計算機「潑冷水」:自然界輻射會干擾它,需要研究新...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金磊 發自 凹非寺

谷歌去年提出的「量子優越性」,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畢竟,量子運算200秒,相當於地球最強超算100年。

看似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MIT 最近的一項研究卻給量子計算的發展潑了一盆「冷水」:

宇宙射線發出的低強度無害背景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退相干。

要知道,這種「背景輻射」,可以說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

並且,研究還登上了近期的 Nature 雜誌。

為什麼量子計算如此「脆弱」?

量子比特(qubits)的完整性是一個關鍵問題。

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中的邏輯元素,每個量子比特都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就是可以處於「量子疊加態」。

這種能力讓量子比特可以同時存在2種狀態,從而實現了量子版的並行計算

因此,一臺量子計算機若是能夠在一個處理器上,擴展容納許多量子比特,那麼就會比現在傳統的計算機速度要快上很多,而且還能解決更為複雜的問題。

但這一切都取決於量子比特的完整性。換言之,就是取決於它能在疊加態和量子信息丟失之前,能夠工作多長時間。

這個過程叫做退相干,最終限制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時間。

但最近,MIT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 (PNNL)的研究人員卻發現,混凝土牆壁中的微量元素,以及宇宙射線發出的低水平、無害的輻射,卻會足以引起這種「退相干」現象的發生。

他們首先設計了一個實驗,要做的就是「校準已知輻射水平對超導量子比特的影響」。

為此,他們需要一個已知的放射源,它的放射性既要「慢」,又要「快」。

慢,是指要慢到足以評估基本恆定輻射水平下的影響;快,是指要快得足以在幾周內評估一系列輻射水平,直到背景輻射水平。

團隊選擇了一種高純度的銅箔,當暴露在高通量的中子下時,銅會產生大量的64Cu(銅-64),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性質方面較為理想。

他們準備了2盤這樣的銅片,先照射了它們幾分鐘,將其中1盤放在超導量子比特旁,再一起置於稀釋制冷機中。

制冷機的溫度大約在零下200度左右,而隨著64Cu放射性降至正常環境水平,研究人員測量出了輻射對量子比特退相干的影響。

作為對比,第2盤銅片的實驗是在常溫下進行,也測量了在這種情況下,輻射與量子比特退相干之間的影響。

他們發現,若是不加以緩和,會把量子比特的性能限制在幾毫秒之內(目前性能較好的可達到200微秒)。

對此,MIT 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副教授 William Oliver 表示:

這些退相干的機制就像一個洋蔥,過去20年,我們在一層一層剝開它。但現在還有一層,若是不加以限制,幾年內就會限制我們的發展,這就是環境輻射。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可以讓我們思考用其他的方法來設計量子比特,以此來繞過這個問題。

牆也擋不住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移除了放射源,並進一步證明將量子比特屏蔽在環境輻射之外,可以提高相干時間。

為此,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2噸重、可升降的鉛磚牆。

在實驗室中,學生們每隔10分鐘便按一次按鈕,讓這個牆上升或下降,這樣的操作持續了幾周之久。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有防護罩」和「無防護罩」兩種情況下,輻射對量子比特的影響。

而結果表明,屏蔽輻射能夠提高量子比特的特性

但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表示:

宇宙輻射的穿透力極強,是很難消除的。

像一股高速氣流一樣穿透一切。

怎麼破?

不過,我們也不要對量子計算機太過悲觀,研究人員給出了解決方案:

沒必要把量子計算機建在像中微子實驗室那麼深的地方,大部分輻射粒子容易被阻擋。

地下深處的設施,可以讓量子比特在更高的水平上運行。

但轉入地下並不是唯一選擇,研究人員對於如何設計在背景輻射下仍能工作的量子計算設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們想要建立一個產業,可能更傾向於減輕地面輻射的影響。

我們可以考慮設計量子比特,讓他們難以接觸輻射,或者對粒子不那麼敏感。

作者介紹

Antti Vepsäläinen

Antti 於2018年獲得阿爾託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當時主要研究超導電路中量子態的絕熱控制,並研究了用於超靈敏測量磁場的簡單量子算法。

目前是 MIT 電子學研究實驗室博士後,繼續研究超導量子比特。

Amir Karamlou

Amir Karamlou 於2018年畢業於 MIT,並獲得物理與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相關焦點

  • 《自然》: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指出,自然輻射會干擾量子計算機
    一支由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所領導的量子計算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自然輻射會嚴重幹擾量子計算機的基本運算單位:量子位。這一最新研究發現論文,題為:「電離輻射對超導量子位相干性的影響」,剛剛刊登在今天的《自然》雜誌上。量子計算的實用性取決於量子位或量子位的完整性,量子位是表示量子信息的連貫的兩級系統,是量子計算機的邏輯元素。
  • MIT研究警告稱宇宙輻射會對量子計算機產生幹擾作用
    據外媒報導,量子計算機正在以令人興奮的速度前進,但不幸的是,這一進程可能很快就會停滯。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線可能會干擾這些量子計算機中信息的完整性,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了這些計算機是多麼的脆弱以及該如何保護它們。
  • 量子計算前景一片大好?MIT新研究「潑冷水」| Nature
    換言之,就是取決於它能在疊加態和量子信息丟失之前,能夠工作多長時間。這個過程叫做退相干,最終限制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時間。他們首先設計了一個實驗,要做的就是「校準已知輻射水平對超導量子比特的影響」。為此,他們需要一個已知的放射源,它的放射性既要「慢」,又要「快」。
  • 量子計算的新障礙:自然輻射會擾亂量子比特
    自然輻射可能會干擾超導暗物質探測器和超導量子比特根據美國的新研究,自然輻射會限制超導量子比特的性能,從而可能限制量子計算機的運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認為,科學家可能不得不屏蔽這些 &34;,途徑也許是通過在地下建造計算機或將它們設計成能夠抵禦輻射的影響。混凝土等材料發出的射線或輻射會導致數字計算機失靈,而量子計算機更加敏感。
  • 新研究:低強度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退相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隨著量子計算領域的快速發展,量子比特的性能很快就會遇到阻礙。這項研究發表在 8 月 26 日的《自然》雜誌上。研究表明,混凝土牆壁中微量元素和宇宙射線發出的低強度、無害的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的退相干。科研人員發現,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輻射會將量子比特的性能限制在幾毫秒之內。
  • 宇宙射線可能會給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帶來問題
    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是近年來各國激烈競爭的科學和技術高地。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較低水平下,輻射也足以嚴重損害量子計算過程的穩定性。量子計算機,簡單地說,它是一種可以實現量子計算的機器,是一種通過量子力學規律以實現數學和邏輯運算,處理和儲存信息能力的系統。
  • 研究獲得抑制量子消相干現象新方法
    傳統計算機在運算中所採用的是傳統比特,在特定的時間中傳統比特所代表的是1或0;而量子計算機所使用的量子比特卻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呈現出多種狀態——既可以是1也可以是0,這種狀態被稱為量子疊加,是量子相干性的一種表現。量子計算機之所以能夠完成那些傳統計算機所無法企及的複雜計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其利用這種獨特的量子效應。
  • 基於「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將給量子計算機帶來新希望!
    ,可能有一天會給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一旦我們成功地建造了一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它將能夠解決一些今天計算機需要數百萬年才能計算的問題。計算機使用位(0或1)對信息進行編碼,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它可以取0到1之間的任意值)賦予它們巨大的處理能力。但是量子系統是出了名的脆弱,雖然已經在為一些提議的應用構建工作機器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這項任務仍然很困難,但是一種被稱為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方法提供了新希望。
  • MIT實驗發現,「宇宙射線」會影響量子運算的性能
    輻射會是量子發展的瓶頸嗎?研究團隊將研究發布到《Nature》期刊,討論輻射對量子運算的影響。量子態容易受到幹擾,影響量子運算量子運算的可行性,取決於量子位元的穩定性。以超導量子位元為例,它產生於超導材料,又名為庫柏對(Cooper pairs)的電子對組成,但如果系統被幹擾,電子對就會被破壞,形成準粒子(quasiparticle),讓量子位元去相干,量子態被破壞。量子態並不穩定,磁場、電場、溫度的波動,以及量子位元間的交互作用都會造成量子去相干,破壞量子態。而科學家長久以來懷疑,輻射是否也會造成量子去相干。
  • 量子計算機研究新突破,打破量子比特信息傳輸速度限制
    當信息處理來到量子世界後,處理方式就變得特別微妙。量子信息由量子比特表示,它可以存儲在光子,原子或受量子物理學規則支配的任何其他系統中。 弄清楚信息如何在量子比特之間移動,從基本的角度來看不僅很有趣,而且,這對於更實際的應用目的也很重要。例如,我們要改進量子計算機的設計,以及了解其內在的局限性。
  • 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 量子計算機成可能-量子,計算機...
    記者二十九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科學國家實驗室杜江峰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香港中文大學劉仁保教授合作,通過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技術,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固態體系實驗實現最優動力學解耦,使得量子計算機的問世成為可能。據介紹,將量子力學和計算機科學結合併實現量子計算是人類的一大夢想。
  • 它來了!我國量子計算機新突破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其潘建偉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中心合作,成功搭建了一個76光子量子計算原型「九章」,只用了200秒就解決了數學算法「高斯玻色採樣」。這一突破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量子優勢」的國家,牢固確立了中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 整個宇宙就是一臺巨型量子計算機!俄新研究顛覆宇宙學理論
    量子計算機也許有一天可以執行經典計算機無法完成的高級計算任務,但是目前,量子理論還只是填補經典世界與量子世界之間鴻溝的一種方法。這意味著,要體驗「量子現實」,我們並不需要研究亞原子粒子或量子比特:我們已經在量子世界中。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量子的!
  • 新研究實現15萬億個原子量子糾纏
    當量子糾纏發生的時候,兩個電子或原子將損失各自的「個性」,與另一方實現協調。量子糾纏是量子技術推動計算機、通信和偵測引力波等領域發展的核心基礎。大量原子量子糾纏示意圖。(ICFO)可是目前多數量子糾纏系統很脆弱,很微小的幹擾就會將其摧毀。
  • 研究人員正在一條構建強大而實用的量子計算機的道路上
    研究人員首次設計了一個完全連接的32量子量子計算機寄存器,在低溫溫度下運行。新系統是發展實用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杜克大學的 Junki Kim 將在 9 月 14 日至 17 日首屆OSA Quantum 2.0大會上展示新的硬體設計,作為全虛擬活動與 OSA 光學和雷射科學前沿 APS/DLS (FiO + LS) 會議合二為一。量子計算機不使用只能是零或零的傳統計算機位,而是使用可以疊加計算狀態的量子位。
  • 光學布線新技術:有望用於打造大型量子計算機
    導讀據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演示了一項新技術,可以在原子上開展敏感的量子運算。在這項技術中,控制雷射直接在晶片內部傳送,從有望打造基於囚禁離子的大規模量子計算機。他們也需要在幾米之外精確地對準雷射束(同一個裝置上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雷射束),使之可以照射到尺寸僅幾微米的含有原子的區域。任何多餘的顫動都會嚴重幹擾量子計算機的運作。
  • 光學布線新技術:有望用於打造大型量子計算機!
    導讀據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演示了一項新技術,可以在原子上開展敏感的量子運算。在這項技術中,控制雷射直接在晶片內部傳送,從有望打造基於囚禁離子的大規模量子計算機。他們也需要在幾米之外精確地對準雷射束(同一個裝置上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雷射束),使之可以照射到尺寸僅幾微米的含有原子的區域。任何多餘的顫動都會嚴重幹擾量子計算機的運作。
  • 研究可以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在捕獲離子設計中,量子位可以物理長距離傳輸,因此它們可以輕鬆地與其他量子位相互作用。他們的新算法意味著數據可以流經量子計算機,而不會發生「交通擁堵」。這反過來帶來了功能更強大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有望解決經典計算機過於複雜的問題。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qubit)以新穎而強大的方式處理信息。
  • Nature:新技術有望解決量子計算機信息傳輸難題
    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 Johannes Fink 教授研究組成員發現了一種利用機械振蕩器產生糾纏輻射的方法,可能將在連接量子計算機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量子糾纏是量子世界特有的典型現象,不存在於所謂的古典世界,即支配人類日常生活的世界和物理定律中。當兩個粒子發生糾纏時,其中一個粒子的特性可以通過觀察另一個粒子來確定。
  • 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 量子計算機成可能
    中新社合肥十月二十九日電(蔣家平吳蘭)記者二十九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科學國家實驗室杜江峰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香港中文大學劉仁保教授合作,通過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技術,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固態體系實驗實現最優動力學解耦,使得量子計算機的問世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