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學家湯定元
東方網10月8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他曾被學校破格錄取,他這樣評價「不拘一格降人才」
所謂破格錄取,一旦成了常態,就容易被誤用、亂來……不能因為被破格錄取,就對自己的短板視而不見
英語白卷,物理高分,這樣的考生應不應該錄取?
考大學時,湯定元完全沒有英文基礎,英語考試交了白卷,自覺不會有錄取的可能。可沒想到,因為物理分數極高、居然被破格錄取,進了中央大學物理系(現為南京大學)。
對於當時校方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湯定元由衷感懷。但對於「大學應不應該對偏才破格錄取」的話題,卻不願一概而論。 「當時的大學對我破格錄取,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但並不是對每個偏才都需要網開一面,所謂破格錄取,一旦成了常態,就容易被誤用、亂來! 」
在他看來,什麼樣的學生才算「偏才」,什麼樣的資質才夠破格錄取,如何平衡「量才錄用」與「公平競爭」之間的關係……在得到一個比較合理明晰的結論之前,過多強調「破格錄取」只會導致權力的濫用。
湯定元想了想,更拒絕用「偏才」這樣的說法來形容自己,「我不是偏才,只是大學之前犯了沒有選讀英語課的錯誤,所以才交了白卷。 」
進了大學後,他用了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去攻克英語關。比如,他不擅長背英語單詞,就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把中文含義標註在單詞旁,一個詞少則查幾次,多則幾十次。在他當年讀的那本英文版 《普通物理學》上,開頭幾十頁每頁都密密麻麻注滿了中文字,之後中文字就逐頁減少,將近書的一半時,就完全沒有了,這表明他已經掌握了閱讀物理書籍所需的英文單詞。
不能因為被破格錄取,就對自己的短板視而不見,這是湯定元一貫的想法。
他曾經擔任過高級別的行政領導,他這樣評價「學而優則仕」
中國人總有種習慣思維,業務能力再出色,還要靠當官來證明成功,這種學而優則仕的想法,浪費了一批人才
「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千年來的價值觀,業務尖子提拔為行政領導的案例屢見不鮮,在科研領域,許多傑出的業務骨幹同時也擔負著一定的行政工作。
湯定元也一樣,他不僅是科學研究方面的權威,也曾擔任過高級別的行政領導。不過,他坦言自己並不適合當官。
「我當過幾年行政領導,那時候還有朋友和我說,我有希望『上去』,可我實在沒興趣。別的不說,當領導需要經常發言,我經常會惶恐,說錯話了怎麼辦。我有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不需要這個名。中國人總有種習慣思維,業務能力再出色,還要靠當官來證明成功,這種學而優則仕的想法,浪費了一批人才! 」
他是住在狹小老公房裡的「無名英雄」,他這樣看待錢
我一生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所有的工資卡都交給太太,家裡有多少錢我也不知道……我覺得把錢花在資助教育上最合適
湯定元研究的紅外領域,在許多年裡一直屬於絕對機密的任務,以至於許多熟知他能力的外國學者,一度認為他 「從地平線上消失了」。此後的很多年裡,總有人和他說,如果當年留在美國,或許生活條件會比現在好很多。
一向溫和的湯定元,每每提到這個話題,情緒就會激動起來。
「沒錯,如果留在美國,是可能過著豪華的生活。但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愛國心都很強,一定要回國效力。我覺得,在科學相對比較落後的國家,派留學生到先進國家去學習,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在那裡可以較快地學到科學方法,也可以較早地接觸到前沿課題。學習結束後,最好的選擇是回祖國工作,因為那裡是生你養你的土地,做出的成果也能應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
對他來說,當那麼多年無名英雄無所謂,「只要科研上有成果,能派上用場,我就已經滿足了。 」
他甚至說漏了嘴——「我這一生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這輩子所有的工資卡都交給太太,我看都不看,家裡有多少錢我也不知道。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一天到晚吃海參也沒意思。 」
這個從不考慮錢的物理學家,至今居住在狹小的老公房裡。卻在幾年前被授予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萬港元獎金後,立即捐贈給自己的母校——金壇市華羅庚中學,設立獎學金。此外,他多次為希望工程捐款,還在西部地區捐贈了一個「希望書庫」。
對於人們給予的褒揚,湯定元卻很平靜:「我出身貧寒,讀書很不容易,把錢花在資助教育上,是最合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