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 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Odditycentral網站8月27日報導,加拿大16歲少女安·馬科辛斯基(AnnMakosinski)發明出一種可通過人體熱量發電的手電。只需將這種手電握在掌心中,它就可以產生電量。

馬科辛斯基依據熱電技術,發明一種名為Peltiertiles(帕爾貼貼片)的裝置。她為其取名為「空心體熱手電」,因為從手電末端位置能夠看到手電筒內部呈空心狀態。手電筒外圍的一側配置了帕爾貼貼片,當人的手掌握住該材質時,就可以利用人體的溫度讓手電筒亮起來。同時,空氣流經空心鋁管,可以保持手電筒另一側涼爽。

馬科辛斯基說,她在與一個沒有電的菲律賓朋友聊天時突發靈感。因沒有電,她的朋友無法完成家庭作業,在學校成績也不好。她說:「這讓我獲得靈感,我只想幫助朋友,我的手電成為可能方案。」

馬科辛斯基開始思考,她想起自己曾讀過人類行走為100伏燈泡供電的故事。她說:「我就想為何人體熱量不能發電?我們每天散發如此多的熱量,卻都在被浪費。」此後,馬科辛斯基開始設計,直到幾個月後,「空心體熱手電」誕生。

馬科辛斯基曾向父母展示她的發明,他們感到非常驚訝。馬科辛斯基的老師凱特·佩恩(KatePaine)也很快得知其發明消息,並鼓勵她參加2013年穀歌科技博覽會。幾個月後,馬科辛斯基來到谷歌位於加州總部,並成為其年齡組的冠軍,獲得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獎學金。

自此後,馬科辛斯基成為名人,甚至登上吉米·法倫(JimmyFallon)主持的《今夜秀》。現在,馬科辛斯基正在申請專利,並在調整手電原型。儘管現在其亮度還無法與商業手電相比,但這只是時間問題。

馬科辛斯基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她明確自己的任務:「我想確保手電能為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所用。」與此同時,她還在安大略科學中心展示自己的發明,以便更多的孩子能夠看到它,並從中獲得靈感。

相關焦點

  • 加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 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原標題:加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 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加拿大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據美國Odditycentral網站8月27日報導,加拿大16歲少女安·馬科辛斯基(Ann Makosinski)發明出一種可通過人體熱量發電的手電。只需將這種手電握在掌心中,它就可以產生電量。   馬科辛斯基依據熱電技術,發明一種名為Peltier tiles(帕爾貼貼片)的裝置。她為其取名為「空心體熱手電」,因為從手電末端位置能夠看到手電筒內部呈空心狀態。
  • 16歲少女發明神奇手電筒:握在掌心就能發光
    加拿大16歲少女安·馬科辛斯基(Ann Makosinski)創造出一種神奇手電筒,可通過人體熱量充電。只需將其握在掌心中,它就可以發光。馬科辛斯基的發明依據一種熱電技術,她稱之為帕爾貼貼片(Peltier tiles)。在貼片一端熱、另一端冷的時候,貼片就可以發電。馬科辛斯基為自己發明的手電取名為「空心體熱手電」,因為手電筒內部呈空心狀態。
  • 15歲天才少女的發明 手電筒靠身體熱量發光-15歲天才少女的發明 手...
    手電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設想一款靠身體熱量發電的手電筒將會是什麼樣子呢?加拿大一名15歲的高中生Ann Makosinski就設計了這麼一款手電筒,該設計從Google Science Fair(谷歌科學挑戰賽)上千款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 新型可穿戴溫差發電裝置 沒電就用體溫造
    (原標題:新型可穿戴溫差發電裝置 沒電就用體溫造)
  •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人體運動實現無線供電!
    之後,筆者在《可穿戴設備通過人體運動供電,可行嗎?》文章中,介紹了韓國三星綜合技術研究院的一項最研究。該研究證明: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能夠滿足小型可穿戴設備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能耗需求。它可以通過人體運動和振動產生電力。當這兩種材料結合到一起時,你只需拍拍手或者跺跺腳,就可以產生出被接有電線的外部電路檢測到的電壓。電能通過電路,存儲在電容或者電池中,在需要時再使用。
  • 美國19歲少女擁有特異功能 可透視人體看見內臟器官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加州19歲少女海澤擁有神奇的特異功能,她能看見每個人身體周圍有不同顏色的光環,並可以據此判斷對方是否有病,甚至還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猶如一臺「人體X光機」。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現年19歲的海澤是加州庫卡莫恩加牧場市一名少女,她的母親麗扎開了一家寵物商店,應海澤母親的要求,媒體沒有透露其全名。    海澤在小時候總是會在所畫的人物、花草樹木的周圍畫上五顏六色的光圈,而其他孩子都不會這麼做。
  • 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能量採集和供應,是可穿戴設備乃至整個電子產品的研究前沿和重點,之前筆者也介紹過幾種實現設備自供電的能量採集方案。《新型塗層將織物變電路:未來將讓衣服實現自供電》一文中介紹過美國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透氣、柔韌、不含金屬的電極。當你穿上具有這種電極的衣服,通過人體運動就能產生電能,讓衣服閃閃發光。
  • 加拿大15歲女孩發明用手心溫度發電手電筒
    體溫手電筒體溫手電筒【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extremetech.com」網站6月29日報導,近日,在谷歌公司舉辦的科技展覽會上,一名來自加拿大卑詩省維多利亞市的15歲高中女生安(Ann Makosinski),展示了她發明的由持拿者手心溫度供電的手電筒。
  • 2020戴森設計大獎中國區冠軍揭曉 溫差發電解決未來可穿戴設備供電...
    由戴森工程師組成的評審團將從中選出20項作品,再將國際20強遞交詹姆斯·戴森爵士評審,最終從中選出國際大獎冠軍、亞軍和可持續發展獎得主。2020年,戴森設計大獎中國大陸地區參賽作品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共收到300多項創新發明作品,作品總數在27個參賽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一。
  • 加拿大發明的空氣病毒探測儀面世,全球發售!可感應氣溶膠裡的病毒!
    加拿大發明的空氣中新冠病毒探測儀面世,全球發售,可感應氣溶膠裡的病毒。文丨超級爆料君微信ID丨superbaoliao設想一下,如果能發明一種儀器,在病毒抵達人體前,就測探到空氣中有病毒,那麼控制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就有希望了,這一直是全球專家和科學家的夢想!
  • 考古發現16歲少女屍體,距今550年保存完好,X光檢測令人吃驚
    這項技術的原理是凍結人體,使體內的細胞進入休眠狀態,但不會完全死亡。第一個嘗試這種技術的是美國詹姆斯,他偶然間知道知道這項技術,就打算冷凍50年之後再醒來,最後卻發現這只是個騙局。上世紀90年代,外國考古隊一直在安第斯山脈的一座名叫尤崖雅科火山的山頂發現了一具16歲少女的屍體。
  • 一款能收集人體熱量的面料
    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的材料化學家開發了一種可以收集人體熱量的布料美國麻薩諸塞大學的材料化學家Trisha Andrew表示,許多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數據發射器和類似的個性化健康監測設備發展迅速,如今已經越來越小型化。但它們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電源通常是笨重的。現在,她和她的博士生Linden Allison說,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收集人體熱量的織物,為小型可穿戴微電子設備(如活動追蹤器)提供動力。
  • 外媒:科學家發明「反太陽能電池板」 可在黑暗中發電
    周所周知,太陽能技術目前已經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從為民用住宅供電到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等。然而太陽能電池板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它們無法在黑暗中發電。然而,近日科學家發明的「反太陽能電池板」則帶來了另一種可能性。
  • 校友楊榮貴教授團隊發明可實現日間高效輻射製冷的新型複合超材料
    輻射製冷技術是利用紅外輻射將熱源熱量透過紅外輻射的大氣窗口向外太空冷源傳遞的一種新型製冷技術。
  • 研究開發新型材料,以汗水助力可穿戴
    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新型薄膜,相較於傳統的吸溼材料,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吸溼膜吸收的水分是傳統材料的15倍,速度是傳統材料的6倍。這種薄膜可以非常有效地蒸發人體皮膚上的汗液,讓人們在運動時保持涼爽舒適。同時,從人體汗液中獲取的水分可以用來為手錶、健身跟蹤器等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動力。
  • 玩萬聖節玉米迷宮 加拿大少女竟被人性侵
    加拿大BC省最近發生一起在萬聖節玉米迷宮少女被人性侵的事件,加西網提醒小夥伴們在玩類似的迷宮時最好結伴而行,避免單身在裡面遊玩。警方表示上周五,一名16歲少女與她母親一起在 Galey Farms 的萬聖節玉米迷宮中行走時,被人從後面用性愛方式撫摸。這對母女迅速確定了一組13歲男孩,但由於迷宮中人很多,她們很難確定是哪個男孩。當警方趕到迷宮後,在保安的幫助下,拘捕了三名男孩。
  • 一種新型可穿戴式發電機可為現有的無線傳感器供電
    加州理工學院醫學工程助理教授高偉一直在開發一系列廉價的可穿戴傳感器,以及利用人體為其供電的方法為可穿戴傳感器供電。如何為隨身設備供電一直是科技業界最大的挑戰,雖然電池是一種選擇,但由於電池體積大,而且電池會耗盡電量,所以並不理想。
  • 湖南16歲少女被囚禁地洞性侵24天 50歲嫌犯已批捕
    3月25日,湖南鳳凰五十歲單身男子在自家房屋地下挖洞囚禁16歲少女並性侵24天一案已經有結果了,記者發現了地洞入口,而嫌犯也被追捕了。通過一個小梯子,可進入地下暗室。  該地洞不到1.8米高,呈正方形狀。不足4平方米的地洞內地面上和臥室一樣,鋪有地毯。地毯上的一角散落著碳酸飲料、餅乾、梳子和衛生紙。洞內四壁上貼有代表喜慶的婚慶裝飾品。
  • 美國新型火星核反應堆可在2022年前升空 能連續供電15年
    但RTG通過鈽元素的衰變轉變產生的熱量轉變為熱能,這種方式的效率低的感人,大約只有7%的熱量轉化為了電能。而名為Kilopower的新型核反應堆項目,使用U235作為燃料,在地面試驗時能將30%的裂變熱量轉變為電能。
  • 用人體熱量加熱的建築物
    社會住房建築公司巴黎人居環境設計公司的氣候和能源策略師吉納維芙·利特(Genevieve Littot)說,這些熱量主要來自車站周圍移動的人體和火車產生的熱量。 「樓梯將建築物的地下室連接到地鐵隧道,」 Littot說。「當暖風通過熱交換器通過熱交換器產生熱水後,該裝置將通過現有通道從地鐵隧道中抽出暖風,並將其用於空間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