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7月6日,廣西通報賀江上遊發生鉈、鎘汙染事件,致下遊的廣東封開縣南豐鎮河段出現少量魚類死亡現象,3萬群眾飲水受影響。昨天,封開方面公布的最新監測結果顯示,所有監測斷面的鎘均已達標,但上遊5個斷面的鉈仍然超標。
這次賀江水汙染事件,官方最初通報的汙染源範圍是賀江馬尾河段的79家非法金屬採礦點。據了解,馬尾河匯入賀江合面獅水庫,該水庫是八步區信都鎮的飲用水源。
中央臺記者昨天對賀江馬尾河段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馬尾河的上遊不僅分布著數十家從事選礦的小作坊,而且還存在造紙廠、陶瓷廠、養豬場等企業。水汙染事件發生後,這些企業是否已經停工?又該如何監管?請聽記者吳喆華的報導:
探尋汙染源之路,從馬尾河開始。平桂管理區新村的一位姓王的村民告訴記者,賀江馬尾河一帶開礦歷史很久,他搞了幾十年礦,馬尾河的水一直比較渾。
村民:以前有新路礦,平桂礦務局,白面山廠等等,以前國家辦的時候這裡的水就是很渾的。
賀州是老礦區,新村河是馬尾河的上遊,狹窄的河道兩邊,有數十家簡易小作坊。當地村民說,它們抽用河水煉礦、造紙,又將廢水直接排入河中,記者走訪了其中四家小作坊,工人們表示均已經停工。一家加工錫沙的老闆黃玉彪告訴記者,他從2001年就在這裡做選礦廠,生產的廢水直接排入馬尾河。
記者:這個廠子叫什麼名字?
黃玉彪:沒有名字,不註冊商標的,一路來都是自己幹的。
記者:你們的水往哪排?
黃玉彪:我們有點渾水,渾水不會有汙染。
記者:排到河裡去?
黃玉彪:是,你看到啦,你看到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了。
[page title= subtitle=]
黃玉彪向記者出示了他於2001年辦理的環境保護排放汙染物許可證。該證按規定有效期一年,需年審。黃玉彪說,平時如果沒有人來查,就當作政府「默認」了。
黃玉彪:平時有時候查有時不查。
記者:你們沒有證還讓你們幹?
黃玉彪:我們原來有證,可能是默認吧。
記者:默認是什麼意思?
黃玉彪:意思就是來搞,以為上面不搞我們就自己搞啦。
記者發現,在新村河邊,有一家新輝陶瓷廠,新村14隊村民劉叢雨說,該廠直接往河岸邊的農田排水,他家後面的田種不了了。劉叢雨向記者指出了該廠的排水口,黃色的廢水泛著白色泡沫排到了河邊的田中。
劉叢雨:原來全部都是種田的,現在給他這麼一搞,人家都搞不了了。
逆流而上,記者來到黃田鎮的清面村,挨著石林景區附近,山體有大塊裸露。記者發現一家處理能力200噸的鐵礦廠,不過看場工人說,他們已經停了一年多了。附近規模較大的霸力礦廠,因為沒有礦源,也停工已經四年。看廠的工人告訴記者:他們7日晚接到通知,停電檢查。
霸力礦廠工人:沒有礦源了,挖不出來礦了,停工。今天沒有電了,我吃的泡麵。不論是大廠小廠,開工與不開工都要停電檢查。
有當地村民反映,裡從鎮有幾家規模較大的造紙廠,記者今天來到和平造紙廠和懷遠紙業有限公司,懷遠紙業有限公司因停電已經放假。記者看到,另一家和平造紙廠的排汙池裡沒有水,廠長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有環保手續,但也已經停工半個月了。
在黃田鎮,造成這次賀江水汙染的主要汙染源匯威選礦廠,位於清面村白面山附近,該廠一位姓胡的女工說,進廠一個月也沒看到開工,只是聽說試了一下機器。
胡女士:來了一直停,我們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我們聽廠裡的人說試一下就沒有人生產了。
但就是這樣一家連自己員工都認為是停工了的企業,卻成為賀江水汙染事件的罪魁禍首。昨晚,環保部專家虢清偉說,被匯威選礦廠汙染的賀江四級支流浩洞河,最新檢測數據鎘超標13倍,環保部門已選取兩個點投藥淨化水質。
記者看到,在離匯威選礦廠不遠處,還有一家大型養豬場。
細數下來,選礦廠、陶瓷廠、造紙廠、養豬場……在馬尾河的上遊地帶,分布著眾多可能造成汙染的企業。而馬尾河水流入合面獅水庫,該水庫是賀州市信都水廠的水源地,為八步區信都鎮群眾提供生活飲用水。
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表示,雖然當地政府對非法工廠進行了拉電關停,但還是低估了他們的恢復能力。
許振成:政府對他們全部拉電關停過,但政府低估了他們恢復生產的能力,關了電之後他又接上電生產了。
這些企業為何能夠在馬尾河上遊建廠?如何才能徹底杜絕汙染事故發生,而不是靠魚為人預警,可能是今後當地政府部門需要攻克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