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爭得第十二屆國際原生動物學大會舉辦權
2005年第十二屆國際原生動物學大會將在廣州召開 第十一屆國際原生動物學大會於2001年7月15日至19日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召開,來自4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學者參加了大會。中國派出了由中國原生動物學會理事長沈韞芬院士、副理事長李明教授率領的11人代表團(含臺灣1人),並在會上宣讀了6篇論文。
-
中國原生動物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在武漢召開
2001年10月14至16日,中國原生動物學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在武漢市召開,會議收到論文摘要91篇,有近80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兩位國際著名的原生動物學家John O.Corliss教授(美國)和K.Heckmann教授(德國)應邀在會上作了特約學術報告,33位中國代表作了38個學術報告。
-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開幕,外國專家稱讚
原標題:深圳很適合舉辦一場這樣的盛會 六大公益展陸續開放 隨著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拉開帷幕,大會的六大公益展也陸續開放展出。 主辦單位:國家林業局、深圳市人民政府 時間:2017年7月23日~29日 地點:深圳會展中心2樓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植物藝術畫展 本次展覽是國際植物學大會百年歷史上首次由大會組委會組織的大型植物藝術畫展,將展示國內外優秀植物藝術畫畫作共300幅,全面反映植物藝術畫的發展和成果,促進全社會對植物藝術畫的關注
-
她以原生動物為友——記中國科學院沈韞芬院士
在《西藏水生無脊椎動物》中描述原生動物458種,80%種為新記錄,含12個新種,被國內外同行譽為該領域經典。沈韞芬開闢了我國從南到北不同溫度帶土壤原生動物調查,獲得土壤原生動物的種類組成特點和季節變動規律。她闡明了武昌東湖浮遊、著生、底泥原生動物生長規律,以及30年來東湖富營養化過程中原生動物結構與功能的變遷。
-
第26屆國際低溫物理大會召開
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物理學會承辦的「第26屆國際低溫物理大會」,於8月10日至8月1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物理所趙忠賢院士和呂力研究員擔任大會主席,於淥院士擔任程序委員會主席,雒建林研究員擔任秘書長。「國際低溫物理大會」是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會低溫物理專業委員會(IUPAP-C5)主辦的系列會議,是國際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級別的學術大會。
-
第12屆亞洲原子與分子物理國際會議(AISAMP12)成功舉行
【消息來源 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9月5日至10日,由吉林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12屆亞洲原子與分子物理國際會議(AISAMP12)在長春召開。參加本次會議的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美國和臺灣地區等32名學者以及來自國內高校、研究單位的94名學者。
-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向世界發出綠色邀約」《深圳植物志》出版...
6月18日上午,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向世界發出綠色邀約」主題活動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行,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大會組委會副主席劉慶生出席,並代表大會組委會向大會名譽主席、密蘇裡植物園名譽主席、華盛頓大學植物學名譽教授Peter. H.
-
第26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
第26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劉小如、雷富民分別當選國際鳥類學委員會主席、副主席2014
-
第12屆國際超導材料與機理大會在京開幕
8月20日,第12屆國際超導材料與機理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超導研究專家學者與會。這是時隔21年後,國際超導研究領域這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學術盛會再度在中國舉辦。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
第十六屆國際石炭-二疊系地質大會在南京
6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的「第十六屆國際石炭-二疊系地質大會」開幕式在南京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科學家出席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為期四天,將對石炭-二疊系地質歷史時期高精度古生物地層、界線層型與全球對比、泛岡瓦納古生物地理學、生物多樣性模式、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地質生物學、生物大滅絕等12個會議主題的最新國際進展展開討論和學術交流。 石炭-二疊紀是地質歷史中頗具特點的時期之一。
-
光明日報:我國原生動物學開創人和輪蟲學奠基者——王家楫(1898...
1960年6月12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12月—1961年2月,代表我國赴河內為越南人民共和國規劃設立中央水產研究所。1962年代表我國赴蘇聯列寧格勒參加太平洋西部漁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他連續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第一、二、三屆委員,武漢市政協副主席。他一直是《水生生物學集刊》、《海洋與湖沼》學報的主編、編委和《中國動物志》的編委。
-
第29屆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大會在南開大學召開
本報訊 8月20日,由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主辦的第29屆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大會開幕
-
中國地質代表團出席第35屆國際地質大會
    第35屆國際地質大會近日在南非召開。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帶隊,來自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學會、中國有關地勘單位和地質院校等機構的中國地質代表團400餘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
第25屆國際稀土永磁與先進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大會在北大舉行
2018年8月26-30日,第25屆國際稀土永磁與先進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大會(The 2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are-Earth and Future Permanent Magn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REPM 2018)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舉行。
-
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煙臺成功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4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郭健) 2020年12月3-4日,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煙臺成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山東省政府副省長孫繼業,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等和來自美國科學院院士
-
海大原生動物學團隊畢業生高珊博士獲Holz-Conner獎
(ISOP)第14屆學術大會(ICOP-XIV)日前在溫哥華召開。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所「原生動物學研究團隊」2010屆畢業生高珊博士因其在纖毛蟲模式動物(四膜蟲)的功能基因與進化等領域的突出成果而獲得了本屆ICOP大會針對優秀青年學者的Holz-Conner Award,這也是我國學者首次獲得此獎項。
-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將於2021年11月舉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將於2021年11月舉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徽。中新社柏林5月28日消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28日宣布,原定於今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此前因新冠疫情宣布延期後,現已定於2021年11月1-12日舉行。COP26即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位於德國波恩的公約秘書處當天公布了上述決定。
-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航院教授張興當選國際傳熱大會常務理事會主席清華新聞網8月22日電 8月10-15日,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這是該大會成立67年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
-
北京中顯參展第12屆超導材料與機理國際大會(M2S-2018)
第12屆超導材料與機理國際大會(M2S-2018)將於8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全球範圍內超導材料基礎研究與應用領域最高級別的盛會,每3年舉辦一次,本次會議是繼1997年北京成功舉辦第四屆M2S會議以來,時隔21年後,第二次在中國舉辦。
-
第十四屆國際頭喙亞目會議暨第八屆經濟重要性葉蟬和蠟蟬國際學術...
第十四屆國際頭喙亞目會議暨第八屆經濟重要性葉蟬和蠟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國際頭喙亞目學會創立 我校張雅林教授當選該學會常務理事 7月8日——10日,第十四屆國際頭喙亞目會議暨第八屆經濟重要性葉蟬和蠟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