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 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9月5日至10日,由吉林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12屆亞洲原子與分子物理國際會議(AISAMP12)在長春召開。參加本次會議的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美國和臺灣地區等32名學者以及來自國內高校、研究單位的94名學者。
會議期間各國科學家以大會主題報告、邀請報告及張貼報告形式,圍繞原子分子結構與光譜,原子分子碰撞過程,強場原子分子物理,冷原子分子和量子信息,超快原子分子過程,團簇物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來自南京大學的王廣厚院士、日本理化學研究所Toshiyuki Azuma教授、澳大利亞Curth大學的Igor Bray教授、韓國國家高等科技研究院的Jaewook Ahn教授、印度Saha核物理研究所的Purushottam Chakraborty教授、臺灣交通大學的林聖賢教授和朱時宜教授等38人分別作大會主題報告和邀請報告,75份張貼報告參與交流討論。本屆會議主席、吉林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所長丁大軍在會上致辭,吉林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徐海峰教授、王春成副教授在會上作了大會主題報告和邀請報告,博士研究生李孝開獲得優秀張貼報告獎。
會議期間還進行了AISAMP系列會議30年慶祝活動,各國專家學者暢談了30年來AISAMP系列會議在地區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中成果及其影響。會前部分國內專家還就我國原子分子團簇物理前沿領域發展進行了有關的研討。
亞洲原子與分子物理國際會議是亞洲最高水平的原子與分子科學系列學術研討會,是目前最有影響的亞洲(包括澳大利亞)科學家在原子分子光物理學科領域創新成果及研究進展學術交流論壇。該系列會議1985年由我國科學家和日本科學家共同發起組織,並從1992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至今已先後在中國泰安、日本東京、中國北京、韓國浦項、中國臺北、日本奈良、印度金奈、澳大利亞珀斯、韓國首爾、日本仙臺等地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