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應用物理中心組織的第四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舉行
繼2012年、2014年、2016年三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在北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成功舉辦後,針對當前該領域的研究前景和需求,第四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的主要議題涉及慣性約束聚變物理、雷射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強短脈衝雷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高能量密度物理物質特性、實驗天體物理、可壓縮湍流和流體力學不穩定性雷射等離子的相互作用。
-
智能賦能流體力學暨第二屆流體力學智能化研討會成功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0日電(葉坤 高傳強 攝影記者 郭友軍 視頻製作 劉新科)智能賦能流體力學暨第二屆流體力學智能化研討會於2020年11月7日至9日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南山苑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成功召開。
-
託卡馬克研究的現狀及發展
TFTR的物理目標是探索並理解聚變堆氘氚(D-T)等離子體芯部等離子體行為特性。就燃料密度、溫度和聚變功率密度而言,芯部D-T等離子體性能和預測的D-T聚變堆等離子體性能接近,有助於研究與D-T聚變堆等離子體芯部相關的等離子體輸運、磁流體(MHD)不穩定性和α粒子物理。
-
磁流體過熱療法可摧毀癌組織 對周圍健康組織無副作用
-
千餘位流體力學專家齊聚深圳 推動流體力學繁榮發展
第十一屆全國流體力學學術會議於2020年12月3日至7日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孟慶國致辭何國威表示自1963年以來,全國流體力學學術會議已經成功組織了10屆。
-
魔性的磁流體了解一下
1937年哈特曼根據法拉第的想法,對水銀在磁場中的流動進行了定量實驗,並成功地提出粘性不可壓縮磁流體力學流動(即哈特曼流動)的理論計算方法。1940~1948年阿爾文提出帶電單粒子在磁場中運動軌道的「引導中心」理論、磁凍結定理、磁流體動力學波(即阿爾文波)和太陽黑子理論,1949年他在《宇宙動力學》一書中集中討論了他的主要工作,推動了磁流體力學的發展。
-
西北工業大學獲第十五屆國際大學生工程力學競賽團體一等獎
西工大新聞網4月19日電(張娟) 白俄羅斯當地時間4月18日,西北工業大學代表隊在白俄羅斯舉辦的第十五屆國際大學生工程力學競賽中取得佳績。個人賽中,在參賽的150名參賽選手中,學校曹宇田同學排名第11,李鵬飛同學排名第12,均獲得二等獎(銀牌),李拓同學排名第22,獲三等獎(銅牌)。三人個人賽總成績在48支隊伍中,與華中科技大學一起並列第三,獲集體二等獎。獲得集體第一名(一等獎)的是俄羅斯的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代表隊,第二名是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大學代表隊(二等獎)。
-
第八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在廣州召開
2010年12月26日至28日,第八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召開。大會主題為流體力學測量與顯示技術研究、流體力學實驗研究。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力學所、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紐約大學、《實驗流體力學》雜誌社等23家科研單位、90多位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與會。
-
磁流體玩具危害 避免寶寶玩
什麼是磁流體?磁流體運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將磁流體製成玩具也是早已有的事情,那麼磁流體玩具危害有哪些呢?磁流體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磁流體玩具危害磁流體本身是沒有什麼危害性的,但是把它製作成玩具給小孩玩的話,小孩很容易將它誤吞,這樣會造成小孩的傷害。
-
第29屆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大會在南開大學召開
本報訊 8月20日,由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主辦的第29屆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大會開幕
-
【趣味物理】磁流體變成了聖誕樹(驚!!!)
-
第26屆國際低溫物理大會召開
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物理學會承辦的「第26屆國際低溫物理大會」,於8月10日至8月1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物理所趙忠賢院士和呂力研究員擔任大會主席,於淥院士擔任程序委員會主席,雒建林研究員擔任秘書長。「國際低溫物理大會」是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會低溫物理專業委員會(IUPAP-C5)主辦的系列會議,是國際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級別的學術大會。
-
中國力學學會2020年學術活動計劃
-19日北京33石油工程力學高級研討會7月20-25日青島34全國物理力學大會7月20-22日瀋陽552020年全國工業流體力學會議8月20-22日北京56第五屆全國低溫等離子體數值模擬講習班8月23-29日西安57
-
第21屆流體動力與機電控制工程國際學術會議
點擊「iHydrostatics」,發現不一樣的靜液壓世界內容來源:中國力學學會由中國力學學會流體控制工程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承辦、日本流體動力系統學會、燕山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吉林大學、相關行業協會等協辦的第21屆流體動力與機電控制工程國際學術會議
-
我國超導託卡馬克的現狀及發展
託卡馬克(TOKAMAK)在俄語中是由「環形」、「真空」、「磁」、「線圈」幾個詞組合而成,依靠等離子體電流和環形線圈產生的強磁場,將極高溫等離子體狀態的聚變物質約束在環形容器裡,以此來實現聚變反應。1954年,第一個託卡馬克裝置在原蘇聯庫爾恰託夫原子能研究所建成。70年代初,在蘇聯T3託卡馬克上獲得超過1000萬度的等離子體,國際上很快形成了較大規模,以託卡馬克為主流的磁約束研究方向。
-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在託卡馬克上產生聚變能的科學可行性已被證實,但相關結果都是以短脈衝形式產生的,與實際反應堆的連續運行有較大距離。超導技術成功地應用於產生託卡馬克強磁場的線圈上,是受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超導託卡馬克使磁約束位形能連續穩態運行,是公認的探索和解決未來聚變反應堆工程及物理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目前建造超導裝置開展聚變研究已成為國際熱潮。
-
融合力量突破:消除環形託卡馬克中破壞性熱爆的新方法
美國能源部(DOE)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和通用原子(GA)的研究人員現已發表了關於這種託卡馬克限制以及如何克服的突破性解釋。環形或甜甜圈狀的託卡馬克容易產生強烈的熱量和顆粒,稱為邊緣局限模(ELM)。這些ELM可能損壞反應堆壁,必須對其進行控制以開發可靠的聚變能。
-
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
9月21至23日,由中國力學學會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顧問杜善義院士、湘潭大學校長周益春教授和我校工程科學學院吳恆安教授擔任共同主席,伍小平、白以龍、杜善義、郭萬林院士,以及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託卡馬克|超導託卡馬克|人造太陽|聚變|east|iter|法國|阿齊莫...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日前正式在法國開啟工程安裝工作。人們把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稱為「人造太陽」。ITER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歐盟、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在內的34個國家和組織參與了這個計劃。
-
第32屆北京市高中力學競賽通知(上網版)
關於舉辦第32屆北京市高中力學競賽的通知 (首師大附中杯) (2019年) 北京市高中力學競賽是在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指導下,是在北京市科協領導下,由北京物理學會、北京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主辦,以為物理學科拔尖人才提供學習和展示的機會,激勵中學生學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