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優友網千人訪談欄目第16期,本期嘉賓是Meta搜索團隊(Meta.cn)Meta搜索創始人之一杜晨。知名網際網路人士,搜索營銷領域權威專家。此外杜晨也是知名行業博客:搜尋引擎營銷觀察(SEMWATCH.ORG)作者和創始人之一;網際網路暢銷書籍《輕公司》的作者;曾在《IT經理世界》擔任五年記者,長期關注網際網路對商業及生活帶來的持續性影響。在任職記者期間接觸並研究了數以百計的創業公司。最終成為其中一分子,如今是基於數據分析平臺的新型網際網路服務公司——meta.cn聯合創始人。..。在此我們將誠邀杜晨與我們分享一下他豐富和充滿傳奇色彩的網際網路經歷以及Meta搜索發展中的點點滴滴,相信這中間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們今天的訪談即將開始,敬請期待!
邊緣元素:杜晨您好,很高興您能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接受優友網的專訪。按照我們的慣例,在開啟今天的話題之前,希望您能給我們簡單的做個自我介紹,謝謝!
杜晨:首先感謝優友網,也感謝優友網的各位熱情的朋友,希望能在這裡向大家多學習。談不上什麼介紹了,我就簡述一下吧。就我個人來說,我對網際網路有著極深的感情,同時也信仰網際網路所倡導的平等、自由、開放、分享等各種理念。我大學先學的是計算機應用,那時的作業系統還是 DOS ,應用程式屈指可數。再加上我自己也學藝不精,就對畢業後能做什麼感到迷茫,只能又接著學了一門比較好混的學科——新聞。畢業後的兩年正好趕上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躍進狂飆,這期間我也曾在中華網與Lycos Asia 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混跡過,但 2001 年後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我又回到了傳統媒體做記者。在一本當時最優秀的商業管理雜誌《IT經理世界》做報導網際網路行業的記者。這一呆就是五六年,期間採訪報導了幾乎所有的中國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同時也與大量的創業公司接觸過,幾年的雜誌記者生涯最終以一本與同事合著的、闡述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帶來變革的書《輕公司》結束。
不過,關注網際網路對商業及生活的帶來的持續性影響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成為了我無法割捨的一部分。順其自然,在一些好友的感召下,我也走上了網際網路創業的不歸路。我最感到慶幸的是:能在這樣的時代碰到非常好的、有共同價值觀和理想的創業夥伴們。我記得我在當記者的時候,有一回採訪一家VC,採訪完畢後,那人給我說了一句話,我印象極為深刻。這句話現在記憶猶新,對我震動很大: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如果不自己去創業的話簡直就辜負了這個時代。
邊緣元素:謝謝。正如杜晨大哥所說,網際網路倡導的平等,自由,開放,分享的理念同時也吸引這這裡的每一個朋友。關於網際網路,關於創業,或許千言萬語都說不完,道不盡。這裡我們暫時現將話題轉到您的新項目meta搜索上。Meta搜索是SEM和SEO從業人員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知道或開始使用。在此希望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Meta搜索團隊,以及創辦Meta搜索的初衷。
杜晨:Meta搜索實際上是一個有著完善開發規劃及機制的網際網路產品,這個產品包含了我們對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獨立思考與判斷,也包含了我們在進行諸多試錯糾偏後的經驗,並且,Meta搜索目前所呈現出來的也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只是冰山一角,未來還有很多挑戰性的工作要做。做這樣一個層層遞推、循序漸進的項目就無法像那種僅利用業餘時間、僅憑興趣愛好,結果也許是無心插柳的狀態來做了,所以,我們成立了公司,這也是創業必須要走的路,必須投入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可以說,創業一定程度上是要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的。唯有此,才能夠讓自己、讓每個參與創業的夥伴有最大的動力往前奔,因為大家不能去想是否還有退路,只能不停反覆的思考現在與將來。
具體到Meta搜索團隊來說,目前我們差不多 10 個人,可以說來自不同行業和不同背景,有我這樣傳統媒體出身的、還有從跨國公司出來的資深軟體工程師、還有創業經驗的技術狂人、也有畢業不久但擁有技術天賦的青年等等。作為個體,也許我們都不是最優秀的,但我們希望組成的團隊,集合起來的組織能夠進入優秀的行列。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很多人都是自願降薪來到這裡的。特別要提的一點是,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周源,他是一個堅實的行動主義者,就像身體上了一個不會停歇的馬達,只要一運轉發動就不會有停下的時候。在創業公司中,這才是真正的靈魂。當然,我們現在的每一個夥伴其實都是創始人,大家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奮鬥,也很明白未來是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大家都很團結其實在我們團隊裡,並沒有領導的概念,更多的是分工協作,各自的任務和目標劃分清楚,然後各自在自己負責的一塊承擔相應的責任。如剛才所說的一樣,我們都是平等開放的。接著說了,我在這個團隊裡算是個「老人」。這個老人指的是老年人,公司除了我之外,其餘的夥伴都是80後,如果讓我客觀的評價這個團隊的話,我只能說「生猛」。所以,我覺得其他人還是挺照顧我的。我們公司成立了差不多一年多吧,Meta.cn是12月11日上的線,中間還是花了一些時間的。
關於創辦meta搜索的初衷:由於原來工作的原因,接觸了很多不同種類的公司,能從一些人的口中得知需求。所以剛開始我們就從需求出發的。比如,很多企業對搜尋引擎營銷,也就是SEM並不在行,我們便把創業的方向定在了這個地方。期間做了很多積累,也在不停的學習,而且這個行業確實比較複雜,也想了很多的辦法。在與客戶的接觸中我們發現,大家其實認可數據驅動業務的理念,但是要變成行動,中間還有很深的鴻溝。那麼要做的首先就是讓他們能夠輕鬆的獲得更多的與這方面的數據。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的需求點,所以就開始做了meta搜索。這個域名也湊巧,因為搞SEO的人,編程的人肯定都知道meta,meta這個詞的含義又相當豐富,恰巧就碰到了這樣一個域名,所以就買下了。
邊緣元素:從杜晨大哥的言語中,我想到這樣兩個詞:激情創業,無悔人生。這樣一個充滿著創業和創新激情的團隊,這樣一個優勢互補經驗豐富的團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meta搜索一定會成為行業內備受人尊敬的公司。關注Meta搜索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Meta搜索推出以來,始終在不斷的完善功能和提高用戶體驗。可以說是每天都在變, 每天都在進步;但是Meta搜索同時也沒有變化,因為它的首頁永遠都是那樣的簡潔。對於一個新朋友來說,那麼杜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META的主要功能。比如我是一個網站管理員,我可以通過Meta搜索獲得怎樣的信息和數據呢?
杜晨:呵呵,謝謝邊緣稱讚了,我們也希望能有好的未來,但是還是需要做和運氣。當然,也希望大傢伙的捧場和支持。Meta搜索上線以來,我們確實在提升用戶體驗以及提升系統性能上下了很多的功夫,這個努力可能從用戶一端來說目前感受還不太明顯,但是我們在打一個堅實的基礎,這些基礎的累計會隨著日後的持續服務慢慢的顯現出來,也歡迎大家在使用過程中能給我們提出各種寶貴的意見和建議。meta其實最核心的就是數據,哪些數據是有用的,哪些數據是有幫助的,回答這些問題的其實最終還是用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先講一下我們的判斷和邏輯。
我們一直認為:在網際網路上除了有大量的新聞類信息資料性信息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未經整理和挖掘的商業數據,而這些數據對網站的運營來說至關重要。「挖掘新數據、提供新價值」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由於網際網路基礎環境的變化,網民數量的增加、支付手段的成熟、帶寬的升級、數字營銷手段的多樣等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將自己的業務及服務建構在網際網路之上,對這些公司來說,網際網路不僅僅只有銷售產品或服務的渠道功能,更是與消費者建立雙向互動關係的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組織對網際網路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既然業務和服務都建構在了網際網路之上,那麼與業務有關的數據也同樣來自網際網路。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我自己有一家賣衣服的小店,我可以通過記錄每天到店裡轉悠的人數,統計每天的銷售數量,通過觀察別人在店裡的行為來判斷他是否喜歡店裡服裝等等,其實這些就是在線下產生的數據和信息。我們通過了解信息來做出決策,其實這對個人來說也是一樣,我自己買東西的時候也喜歡能夠掌握這個商品足夠多的信息。那麼在網際網路上,能夠產生信息的就是一些數據了,這些數據包括了用戶行為數據、營銷推廣數據、競爭環境數據、網站運營數據等等,它們都來自於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為商業帶來的最大改變之一就是——一切數據均可記錄,而且數據也是要為業務服務的,只有在充分獲得數據的情況下,才能從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繼而來改善網上的業務。商業世界千變萬化,但是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任何人任何組織都需要在充分的信息基礎之上作出決策。可以說,未來的公司的商業行為都是由數據驅動的。所以,Meta 搜索希望做成是一個面向擁有網站的群體,為這個提供數據檢索服務的搜尋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