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澳大利亞議員擔憂中企競標澳最大電網

2021-01-10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鮑捷】據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導,中國兩家公司計劃25日向澳大利亞方面遞交標書,競標澳大利亞電網公司50.4%的股權。有澳議員因此再次擔心,中企投資對「國家安全利益」造成影響。

報導稱,中國國企國家電網和長江基建集團的競標價格預計都將超過74.7億美元,而這項澳大利亞電網私有化交易不太可能吸引本地企業。

據了解,出售澳大利亞電網股權將成為澳最大的一筆私有化交易。《金融時報》稱,該公司是澳最大電網,為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所有。據了解,澳大利亞電網擁有的基礎設施每年向160萬戶家庭和企業供電,覆蓋雪梨、中央海岸等地區。最終的中標者將以承租的形式負責運營。

《金融時報》稱,對於這項交易,本月初剛當選為澳參議員的尼克·瑟諾芬提出尖銳批評。他說,中國國家電網是該國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澳大利亞任何出售給外國國有企業的交易都應該經過國家利益的考量。瑟諾芬在寫給《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的信中稱,如果中國國家電網競標成功,其在澳市場的壟斷地位應該引起重視。他表示,計劃提交有關收緊澳外國投資法規的議案。尼克·瑟諾芬被當地媒體形容為「民粹主義者」。他還反對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此外,澳眾議員鮑勃·凱特也批評說,澳大利亞正在淪為「中國帝國的經濟體」。

雪梨大學政治經濟學講師林恩·切斯特認為,有關澳洲電網交易的決定權在國庫部長手上,不需要經議會同意,所以兩名議員的反對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澳國庫部長發言人目前尚未對該交易做出正面評論。

相關焦點

  • 從租賃達爾文港到競標電力設施 澳又對官員用中國手機憂心忡忡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甄翔】「因為安全擔憂,一家中國通信公司被聯邦政府禁止參與澳國家寬帶網絡競標,但其手機產品卻在被澳外交和國防部官員使用。」《星期日雪梨先驅晨報》18日報導稱,這家公司就是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根據澳參議院一個下設委員會應議員質詢發布的信息,截至今年3月,至少有40部華為手機被購買並分發給外交部和國防部官員使用。
  • 中企租賃達爾文港99年 澳大利亞國防部:暫無威脅
    (原標題:中企租賃達爾文港99年,澳大利亞國防部:暫無威脅)
  • 中企租賃達爾文港99年,澳大利亞國防部:暫無威脅
    【文/觀察者網 鞠峰】7月下旬,「五眼聯盟」中的美國和澳大利亞,達成一個針對中國的「絕密防禦合作框架」,這個所謂未來軍事合作計劃的中心,就定在澳大利亞港口城市達爾文。但是,一家中企在2015年便收購了達爾文港99年經營權。
  • 澳收緊外商投資針對中國?澳媒:新規不具追溯力,中企租借達爾文港...
    中國遠非對澳投資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企業的投資經常引發非議。與媒體的解讀不同,澳總理莫裡森5日否認新規會惡化與中國的關係。澳媒還特別指出,新的規定不具有追溯力,因此中國企業租借達爾文港99年的合約不受影響。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5日報導,澳財長弗萊登伯格當天發表聲明稱,這次的調整是1975年現行框架建立以來澳外資投資政策的最大調整。
  • 澳大利亞議員竟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外國網民一針見血
    澳大利亞議員竟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外國網民一針見血 時間:2020年12月29日 18:16:16&nbsp中財網   澳大利亞議員竟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外國網民一針見血  參考消息:澳大利亞打算這樣報復中國  澳大利亞議員竟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外國網民一針見血  【文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
  • 放過中企一馬,澳防長稱達爾文港無安全威脅,但支持美軍擴大力量
    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發布的報導稱,該國北部地區政府在2015年和中企籤訂的有關達爾文港口租賃協議,引發了澳政府內部不少人對國防安全以及外交主權上的憂慮。不久前,澳洲突然出臺「國際關係法案」這一新政策,宣布未來將賦予聯邦權力否決任何與外國籤訂的,被視為損害國家利益的協議。
  • 「多喝兩瓶澳葡萄酒」,澳大利亞就能站起來了?網友:剛到底啊
    莫裡森最新表態: 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
  • 澳大利亞再三評估後鬆口,允許中企租賃達爾文港99年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最新報導,日前美國駐澳大使小亞瑟·庫爾豪斯與澳國防部長琳達·雷諾茲在達爾文召開聯合記者會。雷諾茲表示,目前,其對於達爾文港沒有任何國防或安全上的擔憂,也即暫時沒有威脅。他們清楚地知道,達爾文的主要國防港口是庫納瓦拉皇家海軍基地,而不是達爾文港本身。
  • 澳大利亞專家:中澳關係已降至最低谷 是什麼導致澳對華無知?
    【環球時報記者 李艾鑫】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美國的一幹盟友中,澳大利亞是緊隨它責難或與中國作對最突出的國家。這直接導致中澳關係進一步陷入低谷。當然,疫情前,兩國關係已因澳國內持續渲染「反華情緒」和「對華恐懼」而惡化。這樣的局面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擔憂,從澳前總理基廷到首任駐華大使菲茨傑拉,都對澳政府的對華態度做出告誡。
  • 科幻電影《恐龍人》得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前上議員何沈慧霞...
    科幻電影《恐龍人》在中澳兩地緊張製作之際,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前上議員何沈慧霞宴請了《恐龍人》製片組成員,製片人陳振武、劉奕麟和製片組其他成員參加了宴會,何沈慧霞表示,中澳合拍電影《恐龍人》將對中澳文化交流中起到裡程碑的作用,並且對該片的澳洲取景及拍攝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支持,同時幫助協調了澳洲相關部門
  • 參投墨爾本港租賃權 中資港口布局再下一城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或許可以向中國方面證明,此前的電網收購案被否只是個案,澳大利亞依然歡迎中國投資。8月19日,澳大利亞國庫部拒絕了中國國家電網和長江基建擬獲得新南威爾斯州電網公司50.4%權益的99年租賃權的投資申請。這也是澳大利亞今年第二次作出不支持中國企業赴澳從事商業投資申請的決定。
  • 澳企慌了!中企成功拿下非洲幾內亞運礦鐵路項目,價值超過15億
    中國拿下幾內亞首條運礦鐵路項目 我國前不久和澳大利亞停止了在一些貨品方面和進出口合作,本來澳大利亞就已經因為出口問題非常著急,本以為能夠用煤炭和鐵礦石卡中國的脖子
  • 澳航發起請願,要求為澳大利亞的旅遊開放邊境
    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加大了對邊境關閉的戰爭力度,號召數千名工人和行業領袖籤署請願書。澳航又邁出了一步,向各州和領地領導人施壓,要求他們重新開放邊境,該航空公司希望數千名員工和供應商能夠籤署一份請願書。該請願書--也開放給旅遊業支持--呼籲在進行邊境關閉時使用COVID-19 &34;的共同定義。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來源標題: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澳大利亞新聞網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遊客今年2月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由於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料將遭受巨大損失。
  • 英媒:比利時機構研製出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
    新材料可延長其壽命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 英媒稱,鋰金屬電池的儲電量相當於鋰離子電池的10倍,但是因為一個致命缺陷一直未被商業化:在鋰金屬電池充放電時,鋰會不均勻地聚集在電極上。這種積聚會大大縮短電池壽命,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會導致電池短路和起火。
  • 澳大利亞經濟復甦?澳媒:與中國打「貿易戰」將重創澳GDP
    外媒資料圖澳大利亞媒體9news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2日公布了最新經濟數據,該國GDP在今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了3.3%,澳媒宣稱,這表示該國正式從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中復甦。澳大利亞統計局國民核算主管麥可·斯梅德斯(Michael Smedes)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亞GDP環比下跌7%,創下紀錄,而第三季度的數據表明,澳大利亞經濟「正在經曆局部復甦」。但半島電視臺稱,若考慮到中澳關係的影響,澳大利亞的經濟數據可能不會如此樂觀,今年GDP可能會環比下跌6%。
  • 「蝙蝠龍捲風」侵襲澳昆州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蝙蝠龍捲風」侵襲澳昆州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2020-02-06 15:38:47   蝙蝠逼近學校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據報導,蝙蝠佔領了英厄姆鎮上的植物園,很多樹上「長滿了」蝙蝠,以至於在蝙蝠重力的壓迫下,樹都開始變形。蝙蝠的數量仍然在增長,並且他們開始向當地的幼兒園和小學附近的樹林中蔓延。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澳大利亞昆州近日遭大量蝙蝠侵襲。
  • 澳媒:澳房價普遍下跌 塔斯馬尼亞州仍上漲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雪梨1月3日電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的住房市場繼續逆轉全國趨勢,再次被評為澳大利亞房價增長表現最佳的首府城市。澳大利亞地產分析機構CoreLogi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截至2018年12月的過去一年中,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房價上漲8.7%,該州其他區域房價上漲了9.9%。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全國房價平均下跌了4.8%,其中雪梨下跌8.9%,墨爾本下跌7%。
  • 澳政客被自己人「批鬥」,澳大利亞不能沒有中國
    澳媒12月1日發表文章稱,澳大利亞正在成為一個挑起對華爭端的典型,是一個悲哀的笑話。文章稱,澳大利亞已經墮落,澳政客們正在拋棄批判性的思維,迎合美國的做法,對華實行經濟脫鉤只會傷害自己,然而與澳大利亞不同的是,中國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而澳大利亞更多的是依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