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2020-08-04 菜葉解惑

目前我們太陽系內的各行星只能接受太陽輻射能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的大部分能量都無法被接受,從而浪費掉了,我們知道,我們地球的資源非常有限,加上現在的過度開採,能源遲早會被開採完畢,遠不足以支撐人類未來的發展。

所以戴森提出了戴森環這樣一種假設——用一個巨大的球形結構將太陽保圍起來,從而來汲取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這樣才可以讓一個文明到達一個新的高度,長久不衰。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這個理論的實質,就是為了解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要的能源,必須建造一個包圍太陽的球體結構,這個球體半徑約太陽到地球這麼大,也就是1.5億km。

通過這個結構,能夠最大限度收集利用太陽能,將源源不斷輻射到太空浪費掉的能量捕獲起來,轉化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的能源。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戴森曾經是愛因斯坦的副手,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國物理學家,他認為,光依賴地球資源和能源是遠遠不夠人類未來文明發展需要的,而太陽巨大能量是源源不斷可再生的。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現在這些能量除了有10億分之一輻射給了各大行星,地球獲得了其中的22億分之一,其餘的都白白浪費掉了。

戴森推斷,任何文明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都會利用本級文明依賴的恆星能源,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恆星包裹起來,讓恆星能量全部或絕大部分得到利用。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這種方法就是建造戴森球,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就必須建造包裹太陽的戴森球。

以人類目前的思維還無法理解或者說認識。而且戴森球也有幾個明顯的"硬傷"。

首先,建造一個能夠包裹整個恆星的結構,需要的物質量是十分巨大的,而恆星的質量又佔據該恆星系統中的絕大部分,因此,即使把整個恆星系中所有的材料都用來建造戴森球,也許都不太夠。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現在看來是不可想像的。大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需要全部拆解太陽系所有行星,包括地球,還包括一些矮行星和衛星、小行星,還要把太陽系豐度最高的氫和氦都收集起來,這些物質全部加起來,質量可達1.82x10^26kg,才能夠在地球軌道這個位置,包圍著太陽建設出一個半徑1.5億km,8~20cm厚度的薄殼,這個殼體的密度可達600kg/m^2。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戴森球建成後,太陽系就只有一顆太陽和一個包裹太陽的殼體,其餘都是空空如也了,人們在殼體上仰望星空,再也看不到月亮、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了,只有遙遠的恆星還鑲嵌在漆黑的夜空。

戴森球的結構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受力問題。如果戴森球相對於某顆遙遠的恆星固定不動,那麼恆星強大的引力會瞬間將戴森球拉進恆星中,即使旋轉,戴森球也只能保存一圈,剩下的還是要被拉進去的。換言之,沒有什麼材料能夠不依靠向心力抵消而支撐戴森球這種構造。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經過許多科學家數十年的研究和發展,戴森球已經不局限於一個封閉的球體,有很多設想。如戴森雲、戴森泡、戴森網等等,這些結構有的是雲片狀,有的是太陽帆狀,還有的是網格狀,要解決的重點難題,就是建設材料夠用,建設方法可行,這個結構如何支撐巨大重力不被壓垮,還要最大限度收集太陽能量,並且讓人類在上面舒適的生活。

有一些科學家對建設戴森球建設比較樂觀,比如牛津大學物理學家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就設計出一套異常簡單的方案,這個方案提出可以分階段實施戴森球建設,通過遞進式能量獲得和開採並舉的辦法,認為並不需要多長時間,戴森球建設就能夠完成。

目前人類不可能製造出來,目前人類的科技尚不能脫離地球,連登一次月球都要耗費天文數字的資金,更別說釋放無數個能包裹住太陽的採集器了!

相關焦點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達到了一級文明,人類就再也不怕來自地球的災難;達到了二級文明,人類就再也不怕來自太陽系的災難;達到了三級文明,人類就幾乎可以應對一切來自宇宙的災難,除了宇宙大爆炸和意識消散。    而人類現在的能量使用總量才達到2x10^13J/s,相當0.73級文明,要達到一級文明能量需求還要在現在基礎上增加數千倍,一些科學家認為,還需要200年左右的努力;而要達到二級文明還需要在現在能量利用基礎上增加約19萬億倍,在一級文明基礎上增加數十億倍。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而二級文明是恆星文明,這樣的文明已經能夠對整個恆星系的能源進行調用,後來有科學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戴森球的概念。最高級文明是四級文明,這一文明已經是宇宙的霸主,根本沒有因素能夠限制它們的發展。儘管目前人類還未在宇宙中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但是這一宇宙文明的劃分能夠讓人類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在宇宙中的地位。如果人類文明能夠繼續在地球上發展幾百年的話,相信達到一級文明指日可待。
  • 人類文明可能不是地球唯一文明,地球文明在不斷循環,人類結局或...
    就是一種生物已經不按照進化規律進化,完全按照自己意願去進化,從被動進化變成主動進化,比如像我們人類,進化論都是要求動物適應環境,但是人類卻已經可以讓環境適應人類,可以改變繁衍方式、改變整個進化方向,完全無視進化論的存在,從這個方面來講,進化論完全是錯誤的,因為它存在太多漏洞。
  • 漫談戴森球,二級恆星文明必須要如此獲得能量嗎?
    他認為這樣的結構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是其他上升文明的邏輯必然。那麼搜尋這樣的智慧生物造結構就能找到外星文明。今天,談談戴森球。不知是何時,初次聽到戴森球這樣的說法。我覺得很對,相當有道理。太陽輻射的能量只有二十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其餘部分任其揮灑到宇宙中,實在太浪費了。而文明的提升,人均能耗必然倍數增加。
  • 二級文明是否存在戴森球理論?
    在最壞的情況下,人類還能在撞擊發生前撤離所在的星球。而且文明真的存在嗎?有科學家提出了戴森球理論來證明二級文明是否存在戴森球理論,那裡可以在一個恆星周圍建立一個像球一樣的環形結構,將恆星完全包圍中通過環形結構來最大化的吸收。
  • 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為什麼會如此神秘?
    戴森球可以說,戴森球能夠有效利用恆星輻射的能量,從而為文明的發展帶來取之不竭的能量。當然,想要建造戴森球必須要非常高的文明程度才行,至少人類文明完全不具備這種條件!雖然戴森球並不一定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必經階段,但如果一個宇宙文明能夠建造戴森球,那這個宇宙文明一定非常發達!根據科學家們對宇宙潛在文明的等級劃分,想要製造戴森球,起碼是宇宙二級文明。
  • 如果人類掌握這3種能量,可能會達到二級文明,走出銀河系!
    人類的出現不過是一場局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牢籠,人類是裡面的「小白鼠」,整個實驗的設計者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無果的外星文明,這就是我們最近十分熟悉的「動物園理論」。這一理論的出現,給信心滿滿的我們,狠狠潑了一盆涼水。可以說讓我們感到了深深的絕望,難道我們只能被困在地球上,再也沒有探索宇宙的能力了嗎?
  • 現代科技文明不可持續,人類將進入二級文明時代
    古代文明的成就為現代社會提供了最為直接最為強大的基礎性根源,現代文明完全是建立在古文明基礎上的,沒有古文明極大提高了人類的認知水平,現代科技文明就根本不可能產生。這其中,中國的四大發明起到了極為關鍵和核心的作用。四大發明使人類文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沒有四大發明,歐洲至今還會處於黑暗的中世紀,就不可能有人類近現代社會。
  • 只剩4話真的夠嗆,主線實在太過宏大
    原因就是《進擊的巨人》現如今的主要矛盾實在是太過宏大了,一般的熱血動漫主要矛盾無外乎就是為了夢想、保護身邊的人、打到反派等等直白一點的目標,《進擊的巨人》在前期的時候用的也是如此直白的目標,就是打倒巨人重獲人類的自由。
  • 代言| 犬星文明,推演宇宙二級文明形態
    而人類的文明不過短短幾千年,人類歷史才百萬年,在歷史長河中不足一提。生存和繁衍,才是生命的終極主題。如果一個智慧生物用智慧把自己弄死了,還不如沒有智慧。繁衍是檢驗生命的唯一標準。恐龍統治了地球2億年都滅絕了,人類的未來還未知。現在情況是這樣,如果繼續呆在地球上,用千萬年的尺度來看是極其危險的。
  • 二級文明已經出現?可能與塔比星有關,難道霍金的預言瞞不住了?
    二級文明已經出現?可能與塔比星有關,難道霍金的預言瞞不住了?提起劉慈欣,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三體》這部小說已經是紅遍網絡。它講述的是宇宙文明之間的故事,劉慈欣提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黑暗森林法則」。
  • 1500年前已利用恆星能量,處於二級文明?
    ,在有的時候竟然達到了20%,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一個宇宙文明等級的概念,這是前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提出來的一個劃分宇宙文明等級的假說,具體是根據一個文明利用宇宙能量的量級對這個文明的等級進行衡量。
  • 宇宙文明可劃分為七個等級,人類有希望達到最高級嗎?
    雖然人類目前的可觀測範圍達到了930億光年,可是這個範圍有可能只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有科學家推測,目前的宇宙範圍有可能達到了數十萬億光年。而且,我們不要忘了,宇宙還在繼續加速膨脹,未來它到底會膨脹到什麼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即使是在有限的930億可觀測範圍內,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數量至少達到了萬億以上。
  • 現在是第7次人類文明?前6次文明的毀滅,竟與這個外星種族有關?
    沒錯,之前咱們的確聊過《萊瑟塔檔案》中的一些內容,不過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內容之前並沒有提到過,那就是關於地球上的人類文明。在關於人類起源的眾多都市傳說當中,其中有一個說法認為人類是被外星人改造了基因之後才進化出了文明,而在《萊瑟塔檔案》當中也提到了類似的內容,今天咱們就和大家聊聊這部分內容。
  • 現在是第7次人類文明?前6次文明毀滅,竟與這個外星種族有關?
    沒錯,之前咱們的確聊過《萊瑟塔檔案》中的一些內容,不過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內容之前並沒有提到過,那就是關於地球上的人類文明。,其中有一個說法認為人類是被外星人改造了基因之後才進化出了文明,而在《萊瑟塔檔案》當中也提到了類似的內容,今天咱們就和大家聊聊這部分內容。
  • 人類達到Ⅱ級文明前,就已經滅亡?證據可能就在身邊!
    我們都知道,影視劇中穿越的情節都是騙人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未來人類根本就達不到這種文明呢?說到這兒,我們必須來說一下文明等級的問題。我們現在所處於零點七五級文明左右,也有說零點七八的反正差別不大。在評估文明等級的時候,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資源的利用程度,二級文明及要求能夠利用太陽系內大多數資源。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達到這種文明,人類應該已經發現蟲洞了。
  • 有人認為人類文明已經達到了0.73級,我們距離超級文明還有多遠?
    那種文明人類已經能夠突破速度瓶頸限制,走向遙遠的深空;已經能夠與各種星際文明體進行交流,並且依然沉浸在殺戮和戰爭中;已經在太空城中生活。二級宇宙文明即充分利用我們所在太陽系的太陽的能量。熟知的「戴森球」成為實現二級宇宙文明的途徑,星球旅行成為常態,星球改造成為現實,根據估計地球想要實現二級宇宙文明大概還需要10萬到100萬年才能實現。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人類的誕生與宇宙相比實在是微不可言,存在僅僅只有不過短短數百萬年的時間,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只有幾百萬年。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進展。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
  • 人類文明存在不足萬年,卻已經翻天覆地,文明可以達到何種高度?
    然而這一切其實都是一種錯覺,人類文明的起源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人類文明的歷史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漫長,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它們久遠而漫長,其實是源於我們的生命太過短暫了。我們現在對於這一切並不覺得怎樣,但如果讓時光倒退二三十年,我們絕對會對現在的這個情形驚嘆不已,人類文明竟然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人類的壽命太多短暫,而人類文明又發展得如此迅速,這就不禁讓我們的心中生出諸多遺憾,我們很好奇地想知道,文明到底可以發展到何種程度。
  • 上海又要「出手了」!新擴建一座高鐵站,規模宏大僅次於虹橋站
    上海又要」出手了「!新擴建一座高鐵站,規模宏大僅次於虹橋站說起上海,是我國屈指可數的「魔都」。因為資源豐富,經濟發展迅速。許多有為的青年來到這裡奮鬥,把這裡視為夢想的起點。今天的小編制是上海新增設的第一高鐵站,規模在弘大僅次於虹橋,可能成為「上海第二」。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由於來往上海的人群使上海在交通上很有壓力,所以上海擴建了一個高鐵站,使其更好。這個高鐵站是松江南站,位於上海松江區。建於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