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創下量子化學計算記錄

2020-11-19 工程學習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人員已使用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之一來預測大分子系統的量子力學性質,其準確性超過了之前的所有實驗。

這種類型的計算有可能解決能源生產,燃料生產,水淨化以及藥品,食品,紡織品和消費品生產中的重要問題。

通過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Summit超級計算機上運行他的新算法,Giuseppe Barca博士打破了有史以來最大的Hartree-Fock計算的世界紀錄,為高性能計算設定了新的標準。

Hartree-Fock方法有助於確定量子力學分子系統的電子結構和能量。

使用26,268個NVIDIA V100圖形處理單元(GPU)進行了半小時的計算,並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模擬了20,063個水分子。

巴薩博士說:「新算法將量子力學的分子大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使我們能夠達到屬於生物學領域的如此之大的規模。」

「這些計算預測為實驗過於昂貴或根本不可行的領域開闢了全新的研究視野。這一結果為未來幾年的比較樹立了基準。」

國家計算基礎設施主任肖恩·史密斯教授說,計算的規模是「龐大的」。

「 GPU在計算上比CPU更強大,更節能,但利用起來卻更加困難。使用成千上萬個具有如此功效的GPU內核是計算上的巨大挑戰。」

這項研究將在即將舉行的2020年超級計算大會上發表,這是高性能計算日曆上的傑出活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創下量子化學計算記錄
    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是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量子化學現已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量子計算如何實現化學突破
    Google,IBM和Intel都使用這種方法來製造範圍從49到72量子位的量子處理器。Qubit的質量也有所提高。化學突破劍橋量子計算(CQC)的科學家及其JSR Corp的合作夥伴所取得的突破是能夠對分子的多參考態進行建模。
  • 機器學習加快了量子化學計算的速度
    量子化學是對量子性質的化學性質和過程的研究,它為現代化學的研究和發現開闢了許多途徑。化學家無需操縱燒杯或試管,就可以通過研究給定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結構,電子如何在軌道上排列以及它們如何與電子相互作用,來預測給定原子或分子的性質以及它將如何發生化學反應。其他化合物或原子的那些。
  • 量子計算在化學應用領域取得突破
    量子計算有望解決現有經典計算方法無法解決的計算問題。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量子計算機將大大推進的第一個學科是量子化學。化學突破劍橋量子計算(CQC)的科學家和他們在JSR Corp的合作夥伴取得的突破是對分子的多參考狀態建模的能力。當分子相互作用時,常常需要多參考狀態來描述「激發態」。這種建模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經典」數字計算機幾乎不可能處理多引用狀態;在許多情況下,經典的計算方法在描述分子的電子結構時不僅在數量上容易錯誤,而且在質量上也同樣如此。
  • 研究人員剛剛打破了最短的光脈衝記錄
    在僅僅53阿託秒(1秒=10的負3次方毫秒=10的負18次方阿託秒)的時間裡,一臺X射線雷射器發出了光學歷史上最短的同類光脈衝,它打破了2012年創下的記錄,縮短了14阿託秒的時間。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創下記錄的光脈衝不僅能讓我們拿來吹牛,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將更加深入地測量原子和分子內粒子的位置和行為,從而為新技術打開大門。
  • 科學家完成首個量子化學計算的多量子位演示
    據美國物理學會旗下的《物理評論X》(Physicial Review X)7月24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囚禁離子系統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量子化學計算的多量子位演示。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物理學家科尼利厄斯·亨佩爾(Cornelius Hempel)博士的領導下,該研究團隊探索了利用量子計算機對化學鍵和化學反應進行數據建模的有效途徑。研究人員介紹道:「即使是目前最龐大的超級計算機也很難精確地模擬除了最基本化學物質之外的任何化學反應。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2020年10月8日,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劉若莊將化學鍵作用能的近似計算公式和理論方法應用計算氫鍵鍵作用,以量子力學原理出發得到水分子模型,計算水分子中氫鍵的鍵能,從而說明了形成氫鍵的主要作用力。這種創造性地利用電子云的概念解釋氫鍵本質的方法遠優於當時國際上流行的點電荷模型。這也意味著劉若莊在獨立學術研究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
    但直到50年代末,量子化學還處於理論發展階段,並且我國關於它的一切還停留在淺表性研究。 劉若莊在跟隨唐敖慶教授進行科學研究時,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化學反應的理論應用上,並形成將已有理論應用於實際例子以說明或解決問題的科研思路。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ian理論與實戰培訓班
    、熱力學性質、反應路徑等越來越多的問題困擾著廣大科研人員,Gaussian軟體是目前計算化學領域內流行、應用範圍廣的綜合性量子化學計算程序包,廣泛的被全世界各地的化學家、化學工程師、生物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們使用。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在跟隨唐敖慶教授進行科學研究時,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化學反應的理論應用上,並形成將已有理論應用於實際例子以說明或解決問題的科研思路。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劉若莊將化學鍵作用能的近似計算公式和理論方法應用計算氫鍵鍵作用,以量子力學原理出發得到水分子模型,計算水分子中氫鍵的鍵能,從而說明了形成氫鍵的主要作用力。這種創造性地利用電子云的概念解釋氫鍵本質的方法遠優於當時國際上流行的點電荷模型。這也意味著劉若莊在獨立學術研究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量子計算研究的裡程碑,「九章」閃亮問世!
    我是A微說科學,今天我們講講關於量子計算方面的知識,據央視新聞今天報導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我國科學家在2020年12月4日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Google量子計算首次模擬化學反應 可用於開發新化學物質
    為了完成這項最新成果,研究人員使用Sycamore處理器,模擬了一個由兩個氮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的二氮烯分子的異構化反應。最終,量子模擬與研究人員在經典計算機上進行的模擬一致,驗證了他們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新研究所用的Sycamore處理器曾在2019年轟動世界,並在去年10月,助力Google量子團隊的研究登上《自然》雜誌150周年版的封面。
  • 芬蘭研究人員聲稱量子計算取得突破
    量子計算機是新一代的機器,由所謂的「人造原子」之間的能量傳遞提供動力,這些「人造原子」的電子電路跨度為毫米。科學家認為,這些設備最終將甚至可以大大超越世界上功能最強大的常規超級計算機。去年10月,谷歌宣布已通過製造一種機器來達到「量子至上」的地位,該機器可以在200秒內完成一次計算,而這需要一臺經典計算機完成10,000年才能完成。
  • 北京量子院明年攻堅量子計算與通信等4個研究方向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獲悉,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簡稱北京量子院)今年將完成整體研究方向布局,明年將重點在量子物態科學、量子計算與通信、量子材料與器件、量子精密測量4個方面進行攻堅。 今天,「2019年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科學前沿論壇」在北京量子院開幕。
  • 量子化學機器學習模擬:提供了誘人的化學前景
    量子化學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交叉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最早的量子化學計算是1927年布勞(.Burrau)對H+2離子以及同年瓦爾特·海特勒和弗裡茨·倫敦對H2分子的計算,開創量子化學這一交叉學科。經過近八十年發展之後,量子化學已經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量子計算和模擬向前一步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 1250 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保真度為 99.3%。晶格中原子存在填充缺陷在量子計算領域,量子糾纏被視為核心資源,隨糾纏比特數目的增長,量子計算的能力也將呈指數增長。因此,大規模糾纏態的製備、測量和相干操控成為了量子計算研究的核心問題。
  • 前途無量的量子計算
    在量子計算賽道,谷歌、微軟、英特爾等美國科技企業擁有先發優勢,通過不同技術路徑不斷實現對更多量子比特的操縱。2019年10月,谷歌研究人員聲稱,基於一個包含54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開發了量子計算系統;該系統只用了約200秒就完成了傳統計算機大約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谷歌研究人員最近藉助量子計算系統,首次成功模擬了一個化學反應。
  • 「量子化學計算理論與應用(深圳)Workshop」主題活動圓滿落幕
    「量子化學計算理論與應用Workshop暨Turbomole理論與實戰課程」於4月13日在南方科技大學順利落幕。為期兩天的活動,關於「量子化學計算理論與應用」的討論高潮迭起,所有參會人員就量子化學的應用領域進行了深度交流。
  • 劉若莊: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開創了中國電子結構計算,並持續推動中國計算量子化學的發展。他還是國際上最早進行電子結構計算的學者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望。  他長期從事分子間相互作用、化學鍵和化學反應理論的研究,先後在氫鍵、配位場理論方法、有機導體和半導體理論計算、激發態勢能面和光化學反應機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sian)工作站硬體配置
    量子化學計算如何選擇工作站硬體配置量子化學計算由於分子的類型、體系和模擬算法,以及各種應用和精度要求,都有不同的計算特點,對計算機硬體(CPU、內存、硬碟、GPU)配置要求有很大的差異 ,那麼如何選擇好伺服器/工作站的硬體配置,提高計算速度,縮短求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