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五冶致力全產業鏈服務

2020-12-07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五冶承建的成都大魔方演藝中心。(鄧 超攝)

用8個多月的時間建設一座大學城,這個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總部位於成都的中國五冶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五冶)手中變成了現實。

今年初,中國五冶承擔了四川理工學院宜賓校區(二期)項目,這個項目被認為是當地建設任務最重、難度最大、時間最緊的項目。中國五冶從勘察設計、平整土地開始,完成了房建、道路橋梁、場館、園林綠化等多種類型的建設,按期在秋季開學之際交付使用。

「這麼短的時間完成這麼大的體量,這麼多專業跨度,放在以前既不敢想,也做不到,但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獨特競爭優勢。」中國五冶董事長、黨委書記程並強表示,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背後,是中國五冶不斷深化改革的堅實步伐。

從承包商變身服務商

一組數據能夠直觀體現中國五冶的改革發展成果:近10年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5倍,利潤增長30倍,不僅有量的增長,質的提升更大。比數據更令這家企業驕傲的是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全產業鏈服務。中國五冶已不再局限於過去傳統的施工承包,而是立足為客戶打造完美產品,通過提供覆蓋項目前期方案、投融資、勘察設計、建設施工、後期運營等全產業鏈服務,拓市場、增效益。

「這是中國五冶經過多年摸索形成的獨特商業模式,解決了過去模式單一、低端擴張的弊病,造就了公司核心競爭力。」營銷總監曾松俊說。

中國五冶全產業鏈服務不是在短期成型的。這場巨變,來源於破釜沉舟搞改革。

「我們過去是冶金部的下屬單位,主要業務就是建鋼廠,即使偶爾涉足民建和市政領域,也是最傳統的施工承包模式。」曾松俊回憶,上世紀90年代末,在國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單一主業、單一商業模式的中國五冶很快感到了生存壓力。

中國五冶通過自主謀求改革,成功實現企業脫困。在解決生存問題之後,中國五冶著力練內功、轉方式,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並根據國家政策導向和市場變化及時作出戰略調整,迎來了快速發展。

轉型提升、全產業鏈服務是中國五冶近10年的核心戰略。在鞏固提升傳統冶金產品的同時,中國五冶向房建、市政、交通領域轉型,由一般施工項目向高端施工、工程總承包、資金運作、全產業鏈服務項目提升,從而成為擁有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及裝備製造、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四大業務板塊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

「全產業鏈服務標誌著我們不僅是一個承包商,還是服務商。」曾松俊說,建築行業競爭激烈,誰能提供更綜合、全面的服務,誰就能佔得市場的先機。

為客戶打造完美產品,是中國五冶全產業鏈服務的核心理念。「說到底,就是拿到一個項目,先別埋頭幹,而是進一步挖掘客戶的需求,看看能不能做到更優。」曾松俊說,前些年,公司中標了一個超高層項目,通過重新論證,優化了原來的設計方案,不僅為客戶節省了投資5%,還增大了空間利用率,客戶非常滿意,公司也獲得了增項收益。公司近3年通過經營技術節省投資、創造效益6.8億元。

產品經營、全產業鏈服務已經基本覆蓋到中國五冶的每一個項目中,成為企業拓市場、創效益的一把利器。

靠創新優化項目管理體系

全產業鏈服務戰略讓中國五冶找準了發展的坐標,而讓戰略執行到位,從而實現商業模式根本變革,則得益於公司實行了制度授權下看「療效」的管理。「企業發展既要做正確的事,更要正確地做事。」程並強說。

在程並強看來,中國五冶的管理文化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嚴細新實,即執行制度嚴格,關注細節問題,創新管理方法,狠抓制度落實。

一張罰單最能體現中國五冶對制度和授權的嚴格管理。公司曾對一家下屬單位給予2000萬元的分包採購授權,但該單位有一次自行採購了2038萬元,雖然採購符合最低價中標的原則,但因為超過了授權,沒有上報總部審批,公司還是對該單位相關責任人給予了行政和經濟處罰。

嚴格管理使企業始終規範運作,創新管理則使得中國五冶能夠始終適應市場。據介紹,在眾多管理創新中,首推集中集約管理。

「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中,項目建設用什麼人、採購什麼原材料等都是項目經理說了算,甚至可以代表公司籤字蓋章,權力幾乎不受制約,對企業帶來的風險非同小可。」總法律顧問張國華說。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中國五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把項目的關鍵要素和重點環節按照授權集中到兩級公司,從而從源頭上控制住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張國華介紹說,比如項目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各種原材料,都按照透明公開報價、最低價中標原則進行集中採購,在同地區同類企業中,公司項目採購成本基本做到了最低,管理優勢由此凸顯。

集中集約管理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公司能夠統一調配和優化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別的單位啃不下來的硬骨頭,我們能啃下來,很多急難險重的項目,客戶都願意交給我們做。」張國華介紹,四川理工學院宜賓校區(二期)項目,之所以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一方面在於從集團公司層面統一調度了各單位各專業最優秀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在於對多專業、多工序交叉作業的科學規劃與嚴格管控,每一個管理鏈條都有效銜接。

隨著項目管理體系的優化,中國五冶所承擔的項目在工期、質量、安全文明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提升,為企業帶來了良好口碑和形象。據了解,成都市建築市場信用綜合排名,中國五冶在市政和房建兩個類別均位列第一。行業品牌造就了企業在區域市場競爭的優先級。

2010年以來,中國五冶累計獲得了包括魯班獎、國優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工程獎200餘項,取得了三項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四項甲級設計資質,成為業內為數不多的「三特四甲」企業之一。

黨建為企業增添「精氣神」

今年5月,貴安新區高峰鎮活龍村,已經96歲高齡的志願軍老戰士羅廷沒想到,沒過幾天,五冶的建設者又來看他了。

這些建設者,是來自五冶貴安新區高鐵站前路網項目黨支部的青年黨員,在與當地黨支部開展「支部共建」活動的過程中,項目黨支部了解到了羅廷的情況,就定期組織青年黨員前去探望,大伙兒有的陪著老人聊天,有的幫忙打掃院落,並不時帶去生活用品和慰問金。

支部共建、創先爭優、和諧團隊……近年來,中國五冶不斷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項目黨群文化工作制度,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2011—201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優秀課題二等獎,成為公司黨建工作的一大特色品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五冶始終堅持突出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抓住黨的建設這個關鍵,聚焦全面從嚴治黨這個重點,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為第一要務,不斷引領企業發展。

「認真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我們始終把黨委會研究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程並強說,正是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企業才進一步確立了轉型提升、全產業鏈服務發展戰略,堅定了集中集約的管理思想,實現了商業模式、經營機制和黨建工作的不斷創新,完成了產品形態、管理水平、綜合實力和員工綜合素質的四大跨越。

中國五冶提出「發展企業、成就員工」,不斷改革和創新用人機制,創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環境,讓員工政治上有進步,能力上有提高,經濟上得實惠,心靈上感溫馨。企業的發展讓員工收穫滿滿獲得感。與轉型發展初期相比,五冶在崗員工的平均收入大幅增長了11倍。

如今,中國五冶有了更高的目標:「打造一流五冶、建設幸福五冶。」2017年12月,公司召開了第二次黨代會,確立了未來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到2028年,公司要成為全產業鏈服務一流、行業最具品牌價值、員工幸福指數高、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綜合服務商。(記者 莊俊亭)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人物專訪—黃秋鵬:致力重塑行業印象 樹立行業標杆
    2007年黃秋鵬創辦了中華龍旅遊品牌,如今成長為全國性全線綜合旅遊批發商和服務運營商。主要為行業提供旅遊打包產品和自助旅遊定製活動解決方案,發展至今線路覆蓋全球七大洲主流旅遊目的地。讓更多的老百姓實現最高性價比、最有價值的旅遊夢想,「一切以旅客的價值為依歸」是中華龍創立的初衷和理念。
  • 全產業鏈升級發展 賽萊拉打造幹細胞第一股
    賽萊拉(831049),成立於2009年7月,是一家以幹細胞為核心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以來公司始終致力於幹細胞全產業鏈發展,構建家族生命健康管理的生態圈。        今年10月,審議通過的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首次明確提出「健康中國」的概念。致力於家族生命健康管理的幹細胞全產業鏈企業——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萊拉」),其所處行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
  • 中國五冶馬鋼煉焦總廠南區新建筒倉工程項目1-3倉滑模順利封頂
    中國五冶馬鋼煉焦總廠南區新建筒倉工程項目1-3倉滑模順利封頂 2020-09-07 15:52:00
  • 北緯科技:致力成為物聯網連接管理服務的領先者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北緯科技(002148)提問, 公司有錢買理財產品,怎麼不加強主業或擴張,每年都看不到有什麼起色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當前以物聯網作為業務發展重點方向,致力成為物聯網連接管理服務的領先者,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
  • 揭秘全球最大的小分子肽科技園 全產業鏈勢能盡顯
    3月26日,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聯合國協會的指導下,由中共郎溪縣委、郎溪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郎溪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郎溪縣科技局、安徽國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肽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創新中國·郎溪科技發展大會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行動——國肽中國行」隆重召開。
  • 人民日報整理了1-9年級經典書目
    全育教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份1-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人民日報推薦的,大家可以參考哦!這些書單,不僅僅適合孩子,有些成年人也適用。況且和孩子一起閱讀,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每個年級的孩子需要學會的能力 ↓↓一年級:15本,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
  • 科技+文化:打造電影全產業鏈體系
    近日,記者走進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探訪這座電影工業化全產業鏈基地創新發展之路。  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總裁孫恆勤表示,「十四五」開新局,東方影都正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在創新發展中搶先機贏主動。隨著國內影視行業總體向好,破解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難點,要從加強供給側結構改革與需求側改革切入,從滿足人們趨新趨變趨優趨異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發。
  • 泰康集團整合子公司發力客戶體驗 七大匠心服務貫穿全生命產業鏈
    (原標題:泰康集團整合子公司發力客戶體驗 七大匠心服務貫穿全生命產業鏈)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從「可用」到「好用」 中國電科致力做國家...
    作為信息化建設的「大國重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在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11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組織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活動走進中國十大軍工企業之一的中國電科,深入致力做IT服務國家隊的下屬上市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股份」),近距離感受安全可靠系統從「可用」走向「好用」。
  • 點亮全科技樹、發展全產業鏈,中國無法避免的宿命和榮光
    點亮全科技樹、發展全產業鏈,中國無法避免的宿命和榮光!中國一直在改革開放,擴大開放力度,中國是願意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的,但是一些國家不斷排斥中國,那能怎麼辦呢?只能自力更生了。航天,一個獨立產業鏈:空間站,本來我們要加入和平號空間站,結果美國人排斥中國,中國現在自己搞,天宮後續會成為很可能唯一駐人空間站了。
  • 解讀芭芭多:蘆薈全產業鏈背後的全盤精耕細作
    摘要:24年來,芭芭多精心布局,打造出色的全產業鏈,持續創領蘆薈美容護膚新風潮,引領行業走向「品質時代」!把一件事堅持21天,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在一個行業堅持不懈努力7年,就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芭芭多品牌,已經深耕蘆薈美容行業24年,從種植一株蘆薈開始,到3500+家門店遍布全國,芭芭多步步為營,精心布局全產業鏈,不斷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蘆薈美容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這是芭芭多的企業責任所在,更是品牌實力所在。
  • 江蘇新越的瀝青全產業鏈夢想
    全產業鏈整合吳水輝稱之為全產業鏈整合。  吳水輝認為,瀝青行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產業鏈上每一個子行業都沒有到行業產業等級要求的飽和的時候,這是他全力推行全產業鏈整合的前提條件。他知道產業鏈上不同的企業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構建核心競爭力;他知道相關行業的人才在哪裡,哪些人可以為自己所用。很多人理解產業鏈上某個子行業的運作方式,但像他這樣能夠對全產業鏈進行綜合管理的人才卻是極為罕見。正因為如此,吳水輝能夠自信地說,公司上下離開任何一個人都無損大局,因為他自己或者立即找到人可以頂上,他知道產業鏈上任何一個環節的管理方式。
  •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報告(2019)
    人民日報高度重視品牌的研究、傳播和推廣工作,不斷加強對中國品牌的宣傳和輿論引導,於2018年發起「中國品牌發展指數」項目,以權威、公信、引領為使命,致力於搭建品牌建設、傳播、評估、研究的權威平臺,助力中國品牌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促進中國品牌生態健康持續發展。
  • 廉凌雲20年致力駱駝產業 打造品牌做好產業鏈
    廉凌雲20年致力駱駝產業 打造品牌做好產業鏈   駱駝產業是個小產業 要走特色發展道路  主持人向中國畜牧業協會駱駝分會辦公室主任付龍霞女士提問。我們聽說當地的這些駝民在飼養駱駝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很辛苦的,因為現階段他們比較經營一些粗放式的一種管理方式,所以從他們經營的角度來講,也是難以為繼的是這樣的嗎?
  • 完善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專業險種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
    近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攜手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廣生物醫藥特色專業險種、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全周期保險服務體系方面通力合作。這一項目填補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保險服務領域空白,完善了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 上海暖綠生物:幹細胞產業新軍的全產業鏈布局
    (圖1:暖綠生物·巴庫綜合細胞庫)  在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方面,上海暖綠生物堅持發展「小細胞,大產業」,堅持全產業鏈與終端全套解決方案同步並行。公開資料顯示,幹細胞研究及應用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生命科學與醫學發展的重要指標,甚至成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戰略產業,勢必將在大健康領域引發一場全產業鏈體系的變革,堪稱第六次科技革命。  在中國社交電商新零售產業峰會上,上海暖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運營總監宋雨峰,就中國幹細胞市場發展與暖綠生物將如何抓住機遇接受了專訪。
  • 人民日報又報導蘇州醫工所了
    從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時間裡,科技發展資金增長了33倍;2018年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8%……蘇州高新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用人才和技術為產業賦能;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依託大院大所,聚集新興產業;從企業需求出發打造服務鏈,建立日趨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7月29日,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何本領,怎樣實現全產業鏈發力?
  • 人民日報發布視頻化趨勢報告,人像視頻功能或成手機重要競爭點
    2020-11-30 17:00:24 來源: 久遇數碼圈 舉報   近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