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 Austin研發人員加盟Uber Elevate技術團隊 打造飛行汽車技術

2020-11-28 蓋世汽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優步計劃在2023年實現其uberAIR飛行車隊的商業化運營,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研發人員將加盟Uber Elevate的航空技術專業團隊。

uberAIR飛行車隊僅向達拉斯沃思堡(Dallas-Fort Worth)和洛杉磯推出該業務,計劃在2020年開展飛行展示。

之所以選擇上述兩座城市,是因為兩地居民飽受交通擁堵之苦,同時也有許多的創新及航空飛行發展機遇。優步認為,洛杉磯居民將「倚重(heavy use)」uberAir,屆時該城市將為2028年奧運會做準備。

假設屆時試飛成功,uberAIR與其他垂直起降飛行網絡或將成為下一波共享經濟的服務趨勢。隨著技術進步,飛行汽車與當前生活的距離越來越近,未來將成為一種智能城市的交通選擇,並適用於城市地區。(本文圖片選自smartcitiesdive.com)

相關焦點

  • 飛行汽車到底有沒有可行性?技術難點讓飛行汽車舉步維艱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鍥而不捨的豐田投資近4億美元,飛行車終於迎來了一次公開的載人飛行。這部型號為SD-03的飛行車在駕駛員的操作下,進行了飛行試飛。SD-03被宣傳為世界上最小的電動垂直起降車輛,具有8個旋翼,即使在發動機故障的情況下也能幫助它安全飛行。看樣子活脫一個放大版的無人機,要知道論世界無人機技術,中國可以稱的上世界第一。
  • 體積小分量輕 UT-Austin研發納米金屬箔陽極
    UT-Austin)科克雷爾工程學院(Cockrell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新陽極材料族(material family)——納米金屬箔,使鋰電池陽極的充電電量(charge capacity)翻一番,這意味著未來儲能系統將變得更高效。
  • Uber 自動駕駛這四年
    2015 年初,Uber 與卡耐基梅隆大學在匹茲堡秘密設立了名為「高等技術研發中心」(Advanced Technologies Center,簡稱 ATC )的機構,進行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這在當年是轟動一時的大新聞——Uber 幾乎掏空了機器人研發部的研發人員。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Kalanick 曾經將 Uber 的匹茲堡計劃比作二戰時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這個聚集了頂尖專家的團隊,幫助 Uber 打造了一個強大的自動駕駛部門,便是 Uber ATG(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的雛形。
  • 現代Uber聯手開發空中電動計程車:飛行裡程可達60英裡
    據路透社報導,現代汽車在今年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一架與優步合作開發的概念電動飛機,其設計的飛行裡程可達60英裡(100公裡),巡航速度可達180英裡/小時(290公裡/小時)。早在在2016年,Uber就展露出了其在空中的野心。
  • 探訪上汽通用泛亞技術中心,一流全球汽車研發中心是如何打造的?
    說到國內汽車行業的領頭軍,無疑是上汽通用集團。多年來憑藉不菲的實力,多項車型在國內都取得不錯的佳績。尤其是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不管是從實力還是從銷售業績,都穩穩站在了中國汽車市場合資品牌的第一陣營,獲得這樣都好成績,背後自然離不開優秀的產品研發能力、高標準的研發質量等因素。而在這背後給予支持的,就是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 迪士尼研發無皮膚機器人;全球首臺飛行汽車獲批上路
    這款機器人是由迪斯尼研究部門--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公司的工程師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以及加州理工學院的機器人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的。雖然大多數仿人機器人一般都會將目光聚焦在人的臉上,並停留在那裡,但人與人之間並不是這樣互動的。迪士尼研究團隊在其論文《現實和互動的機器人凝視》中解釋道。
  • 丁傳凡團隊成功研發四極離子阱質譜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
    就像發動機之於汽車,由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丁傳凡及其團隊研發的四極離子阱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構成了一臺質譜儀的「中心」,無論其他組件如何更改,此「中心」最終決定離子阱質譜儀的性能。
  • 致力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高等級飛行模擬器,中仿研發人員佔比達七成
    ​啟動、滑行、起飛……在科研人員指導下,「飛機」平穩「飛」了起來。大屏幕場景迅疾變換,伴隨著一系列輾轉升降的「飛行」動作,飛行模擬器將記者帶入了逼真的藍天白雲世界。這是位於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的企業——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飛行模擬實驗室。
  • 日本的飛行汽車試飛成功,人人都能在天上飛,離我們還能有多遠
    他們認為,包含汽車在內的交通運輸工具擴大了人類生活的「移動性」,但興建基礎設施如機場、跑道、馬路、橋梁等需要大筆的投資,因此他們提出「飛行汽車」的概念,不需要特定的道路或跑道即可升空,團隊的未來目標是希望在2050 年打造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行的世界。
  • 駁「飛行汽車」偽概念,前瞻車用技術如何「師從飛行器」
    但,我們終歸不能說「飛行汽車」是個純粹的偽命題,因為汽車在進化過程中,一直和航空器保持著密不可分的技術聯繫,下面這些閃閃發光的航空器技術,就給眼下的汽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譬如說,眼下越來越主流的鋁製車身技術,就是汽車向航空器致敬的一個典型案例,因為只要談到輕量化,先進的汽車製造工藝總是願意師從對鋁合金材料應用經驗更豐富的航空器製造技術,1994年,全鋁車身打造的奧迪A8震驚世界,但是時間再往前推50年,2系鋁合金已經在航空器上大行其道了。
  • 前百度美研架構師黃浴加盟奇點汽車,細數這家智能造車企業的人才戰略
    雷鋒網新智駕按:2018年1月8日,奇點汽車宣布,全球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慧領域頂級科學家、前百度美國研發中心資深架構師黃浴博士正式加盟奇點汽車,出任奇點汽車美國研究與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併兼任奇點汽車美國公司總裁。
  • 未來飛行汽車真的來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28日, 飛行汽車Liberty已獲得批准可以在歐洲道路上行駛,這是全球第一臺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這款飛行汽車由荷蘭製造商PAL-V打造。今年2月以來,Liberty陸續通過多個測試,包括嚴格的歐洲道路準入測試、制動和噪音汙染測試等。
  • 從小鵬超低空飛行汽車亮相北京車展,探討飛行汽車的未來
    實際上,小鵬絕不是第一個研發飛行汽車的廠家,在國內,吉利汽車也做出了同樣的嘗試。這是吉利打造的第一款飛行汽車·馬丁、勞斯萊斯和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保時捷之類的知名汽車生產企業,也開始涉足飛行汽車的研發工作,希望進入這未知的領域。
  • 科研人員研發新技術 可減輕汽車飛機和飛船重量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科研人員通過一種新方法,成功地從鐵中獲取高強度材料,使其在處理後仍然保持高焊接性能,可以形成牢固的接頭。這種方法有助於以焊接取代螺栓連接來製造汽車、飛機、飛船等機械,由此減輕金屬結構的重量。相關研究發表在《材料加工技術》上。
  • 日本「飛行汽車」研發成功,可空中轉彎、掉頭,你怎麼看?
    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在一款汽車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功能,甚至是現在各個國家都在研究一款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如果自動駕駛技術研究成功的話,那麼今後或許我們就不用考駕照了。不過很多車主反映,即便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成功,那麼在開車上下班時遇到堵車的情況也是完全沒有任何辦法,不過今天筆者就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 深圳汽車啟動蓄電池加盟
    深圳汽車啟動蓄電池加盟,深圳市智能兄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專業科技研發團隊,集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BMS電池管理系統、北鬥定位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快速充電樁等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的新能源高科技企業。就會感覺啟動機在轉動發動機的時候非常吃力這就屬於蓄電池需要更換了。
  • 河南技術團隊_輕研發
    河南技術團隊,輕研發, 我司崇尚專業精神,主張「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河南技術團隊, 用人單位及已引進的創新科研團隊 的團隊帶頭人及核心成員均已閱讀並了解上述公告關於引進創新科研團隊來廣東工作的形式和期限的要求,作出以下承諾: 一、團隊帶頭人及核心成員按照上述要求到廣東省工作,2010年6月。
  • 南航團隊合作研發的國內首架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交付
    近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交付吉祥航空。此前,該飛行模擬機順利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局D級鑑定。該模擬機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模科技」)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南航」)飛行模擬與先進培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
  • 飛行汽車 暫難「飛」進現實
    目前,全球其他許多公司也都在努力研發飛行汽車,包括美國波音、歐洲空客,日本豐田和韓國現代汽車等。德國公司Volocopter的飛行汽車由電池驅動,配有兩個座位,之前也在全球數個國家進行了試飛,並於去年10月在新加坡首次在城市中心試飛。支持者認為,飛行汽車就像當年萊特兄弟開啟航空業和福特T型車引領汽車行業一樣,正在引起熱潮。
  • 國內首架最高等級飛行模擬機交付,南航團隊合作研發
    近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交付吉祥航空。記者今天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模擬機達到了行業內的最高標準D級,由南航團隊參與研發。目前交付的這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動飛行模擬機由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模擬與先進培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