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共價有機框架新連接方式取得進展

2020-12-06 騰訊網

共價有機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類由有機基元通過共價鍵連接而形成的晶態有機多孔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積、低密度、結構精確可調等特點,在物質吸附、儲存與分離、多相催化、傳感、光電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自從2005年首例COF被報導以來,該領域發展迅速,主要集中在開發新結構和新應用等方面。經過10餘年的發展,已有多種連接方式被用於COFs的構築,基於不同連接方式的COFs表現出各自獨特的性質,極大地增加了COFs的結構多樣性,同時各種功能與應用也被開發出來,有力推動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然而,發展新的連接方式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功能分子合成與組裝化學重點實驗室趙新課題組一直致力於有機多孔材料研究。最近,他們發展出了一種新的COFs構築連接方式:縮醛胺連接構築COFs。所得COFs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在鹼性和中性條件下表現出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並且具有一種新的拓撲結構——cpi網格。此外,縮醛胺結構的獨特性使得所合成的二維COFs中層間作用弱且共軛不延展,因此較好地保留了單體的光物理性質(J. Am. Chem. Soc. 2019, 141, 14981)。

基於亞胺的連接方式被廣泛用於COFs的構築中,雖然生成縮醛胺的反應與亞胺形成的席夫鹼反應類似,具有較好可逆性,但尚未在COFs的合成中得到應用。在縮醛胺形成過程中,由於sp2雜化的平面羰基碳轉變為sp3雜化的四面體縮醛胺碳,其構型的巨大變化降低了聚合物的結構可控性,提高了COFs的合成難度。此外,單體不僅需要適應反應前後的立體構型變化,還要確保反應不停留在亞胺階段。他們合成了兩種非平面D2h對稱性的四醛單體(A1和A2),其非平面的結構能夠適應縮醛胺形成前後的立體結構變化。其次,他們利用哌嗪作為胺單體,其仲胺結構可阻止反應停留在亞胺階段。通過二者縮聚,他們成功獲得了首例由縮醛胺連接的COFs(Aminal-COF-1 和Aminal-COF-2)。由於單體對稱性和連接方式的特殊性,這兩種COFs在二維平面中由五邊形孔和六邊形孔交替周期性分布而構成cpi網格結構,這在COFs中是一種全新的拓撲結構(圖1)。

在這兩個縮醛胺連接的COFs中,哌嗪單元採取椅式構象,縮醛胺碳呈現四面體結構,這些特點導致縮醛胺COFs內層間距較大,層與層之間苯環的距離大於6.0A,超出典型的芳香堆積距離(3.3-5.0 A),從而大大削弱了層間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縮醛胺是飽和結構,因此COFs形成後在二維平面內共軛不拓展。這一不共軛、非平面的特殊結構使COFs形成後單體基元之間相互作用小,有利於保留單體的性質。他們通過固體螢光測試觀察到COFs的發射波長與相應單體的發射波長几乎相同,表明縮醛胺連接的COFs能很好地保留單體的光物理性質(圖2)。這一研究為發展基於COFs的功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通過縮醛胺這一特別的連接方式,COFs的性質可以通過單體性質的保留來進行更加精準的預測與調控,有望實現特定性質和功能COFs的定製合成。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趙新課題組的研究生蔣舒巖和甘世賢,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的資助。

圖1 縮醛胺COFs的合成

圖2 單體和COFs的歸一化固體螢光光譜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汪成課題組「綜述」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文中著重介紹了武漢大學汪成課題組在三維共價有機框架領域的研究進展,包括新拓撲設計策略、原子水平結構解析、新型構築基元和應用拓展等。論文題為《三維共價有機框架:從拓撲設計到應用》(「Three-dimension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rom Topology Design to Applications」)。
  • 科學網—製備高質量共價有機框架化合物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楊洋)記者3月28日從河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教師李青、喬山林在有機材料及其光電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共價有機框架與分立有機籠的動態轉化
    共價有機框架與分立有機籠的動態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3:58:32 南京理工大學張根課題組與日本京都大學Kitagawa課題組合作,實現了共價有機框架(COF
  • 共價有機框架能幹啥?最新成果你值得了解
    通過亞胺和亞胺鍵合將一維功能區網狀化為二維共價有機骨架由大分子甚至無限的建築單元設計和合成2D和3D晶體共價有機骨架(COF)具有重要意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Omar M. Yaghi課題組報導了將分子和1D帶狀結構連接到2D晶型框架的策略。
  • 最新綜述:質子導電的共價有機框架
    共價有機框架作為晶態固態材料領域中的極富活力的一類晶態材料,以其結構的多孔性、可設計性、可修飾性以及突出的結構穩定性等特點,在催化、藥物、光電、能源等領域得到了迅速的關注。質子導電材料在燃料電池、分子傳感器、質子分子篩、生物化學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也是目前在能源和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 綜述:共價有機框架材料的後合成功能化
    共價有機框架材料 近日,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發表的一篇新綜述中,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方千榮教授及其合作者總結了COFs後合成功能化的最新進展。他們探究了COFs中後合成功能化開發的過程,並詳細闡述了這些功能對所得COFs的結構和性能在特定應用中的貢獻。
  • 【JACS】南京理工大學在COFs-有機分子籠動態轉換取得進展
    近期,南京理工大學青年教授張根課題組在共價有機框架(COFs)-有機分子籠(Cages)動態轉換方面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根據DCC原理,有機分子可以自組裝成複雜的分子結構,包括離散結構(大環、籠、分子結、輪烷、索烴等)和高分子網絡結構(無定形和結晶態的聚合物)。COFs是一類新型的二維/三維晶態(2D/3D)有機多孔聚合物,它通過共價鍵將有機結構單元整合到預定的網絡結構中,使其具有可調節、可設計的結構和性能,因此COFs在氣體分離與存儲、傳感、催化、有機電子、能量轉換與存儲、環境與生物應用等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
  • 福建物構所共價有機框架材料太陽能轉化電化學能研究獲進展
    設計和製備高效(光)電功能電極材料,是發展和構建簡單的兩電極體系器件,獲得高效低成本的光輔助電化學能量存儲設備的關鍵。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國科學院納米與組裝重點實驗室等的資助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王要兵課題組和袁大強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利用同時具有光吸收和可逆電化學能量存儲的雙功能材料,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化學能的新方法。
  • 科學家實現更高價態共價有機框架(COF)的設計
    科學家實現更高價態共價有機框架(COF)的設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2:43:55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Omar M.
  • ...課題組MRC:簡易高效構築氧化還原敏感的共價有機框架納米給藥載體
    本站訊(通訊員 李莎)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建華副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簡易、高效、低成本製備富含二硫鍵的共價有機框架納米給藥載體的新方法,構築基元簡單易得,所製備納米載體不僅能高效負載阿黴素,還能智能感應腫瘤細胞內的特異性氧化還原微環境,從而發生解體並快速釋放藥物。
  • 北京理工馮霄等「綜述」:共價有機框架材料的結晶度與穩定性
    共價有機骨架(COFs)是一類具有高結晶度的有機多孔聚合物。COFs相對傳統的有機聚合物最為顯著的區別在於其具有高度有序的框架結構和規則的孔環境。在傳統觀念中,為了獲得優異的結晶度,通常要求用來製備COFs的反應具備較高的熱力學可逆性,這同時會導致COFs的穩定性有限。而穩定性是衡量材料能否實際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COFs的實際應用前景常常受到質疑。
  • 具有ceq拓撲結構的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具有ceq拓撲結構的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11:05 清華大學何向明和徐宏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ceq拓撲結構的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 浙江師範大學在2D共價有機網絡材料(CON)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圖1具有二維(2D)共價有機網絡圖2(a)現行的二維共價有機網絡材料的構築策略(b)本工作提出的基於非共價預組織大環構築基元的新策略在本研究工作中,作者首次提出了一種基於非共價預組織大環構築基元的自下而上策略來構建具有非共價連接骨架的可變形2D CON(圖2b)。
  • ┃共價有機框架的自控生長
    近期有讀者反映不能每天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原因在於微信公眾號平臺新近改變了推送方式。
  • 3D-Cage-COFs:一種具有高連通性的動態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共價有機骨架(COFs)是一類多功能的晶體多孔固體材料,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合成和微調以增強其功能。COF的框架拓撲結構是由構建塊的連通性和幾何結構決定的,相比於金屬有機骨架(MOFs),COF合成通常能夠接納連接體尺寸和化學功能的變化。因此,通過智能地選擇構建塊,可以有目的地形成不同的COF拓撲(或網絡)。
  • 上海科技大學章躍標課組:噻唑並噻唑基共價有機框架的光碟機動析氫
    共價有機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利用強的共價鍵將有機分子砌塊連結成二維或三維網絡結構的晶態多孔材料,可通過功能基元的選擇和連結方式的改變來調控吸光性能和電子能帶結構,以及構建載流子輸運通道而成為新型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
  • 「JACS」南京理工在基於氟化的COFs質子交換隔膜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張根教授團隊在質子交換隔膜材料方面取得最新研究進展。燃料電池(fuel cell)作為一種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能量轉換裝置,由於其能量轉換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無噪音無汙染,成為改變人類生活的十大新技術之一。性能優異的質子交換膜是燃料電池研發中核心技術。過去數十年來,質子傳導材料的發展產生了各種全氟化聚電解質,例如Nafion。但是,由於這類材料適用溫度範圍窄(<80 oC)、成本高、耐用性不足,限制了在耐高溫和高能量密度燃料電池中的應用。
  • JACS 上海有機所趙新課題組發展了一種新的COFs構築連接方式
    早日入駐化學加,更多優質客戶到你家 導讀 共價有機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類由有機基元通過共價鍵連接而形成的晶態有機多孔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積、低密度、結構精確可調等特點
  • 共價有機框架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共軛和聚合定向設計
    共價有機框架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共軛和聚合定向設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16:08 馬凱特大學Jier Huang團隊開發了一種共價有機框架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共軛和聚合定向設計策略
  • 光刺激響應二維共價有機框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目前為止,許多π-共軛分子用來構建具有良好有序的二維或三維(2D或3D)多功能共價有機框架(COF)[1],如芳香烴[2],卟啉[3],酞菁[4],噻吩[5]和二醯亞胺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