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時刻—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態(三)

2020-11-23 騰訊網

科學與智能不過是對一系列複雜的、有一定規律性但難以準確描述其機理的簡單反應的概括性抽象表達,人類未知的,才是真的神秘。宇宙之大,無奇不有,生命作為宇宙上百億年演變出的最有意思的東西,若傾向於用對地球生物的固有認知來定義它的存在,已然落了下乘了。

九、反物質生命

以上兩篇說的都是正物質。宇宙中有反物質,也許也有生命呢。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

十、暗物質生命

宇宙中有還有暗物質,也許也有生命呢。不過,目前科學家還沒解釋暗物質、暗能量到底是什麼。但不可否認,暗物質遠比我們觀測到的物質要多得多。理論上,這種生命也是極有可能存在的。

核動力戰列艦2016年《井口戰役》裡面就詳細寫了暗物質與超能、異能的可能性,他去年完結的《無窮重阻》就專門就這暗物質和超能做了更詳細的解釋,主角就是超能者,反派就是暗物質界,正常人形狀,而由暗物質組成。

《無窮重阻》458章 諾亞世界

順著盧安的感覺來到與原子物質世界相倒影的另一個物質世界。

諾亞世界是組系宇宙中浩若河沙中的一個。諾亞世界有一個巨大的質量核心,以該質量中心為核心,一共有八十七個主物質板塊包裹。這些物質板塊就像花瓣一樣,一瓣裹著一瓣。只是這每一瓣都非常龐大。

十一、高維生命體

我們的世界宏觀是三維空間,有三維生命體,以此類比。二維宇宙有二維生命體,四維宇宙有四維生命體,這種生命不是我們所能描述的了,我們的宇宙最高維度有13個維度。

低維度的還好描述,二維一張面,生命體是平面,沒有貫穿的消化道等管道,不然得分兩半。他們的眼睛,如果有,看到的世界是線條。

同理,四維空間,多一個空間維度。四維生命體看我們是透明的,一覽無遺,就和我們看平面一樣。而我們看不到四維的全部,只能看到不停變換的物體,這是四維物體在三維的投影。一如,我們在二維上經過,二維面上顯示的是我們經過的無數個截面。

劉慈欣在《三體1》中寫到質子降維的時候,說到質子內部不亞於一個宇宙,而且裡面也提到了二維宇宙生命——魔眼文明。

《位面小蝴蝶》第五百八十五章 蹣跚在荊棘

而現在程攀真正可以感覺到各個位面的自己。但是最終變量在各個位面的決定思維的力量不是固定的。就像刀切一個珍珠,只有直徑的方向切下來,橫截面這個二維的面積才是最大的。而燃起心靈之光的可以清楚的感覺到意志不足,不足以控制自己思維那些位面的自己。一些不敢做出選擇的自己。

十二、時間生命體

時間裡的物體,當然,時間的本質是什麼,目前的解釋,可能是空間、物質的運動、熵的方向、因果。或許存在著所以這類如果有,真的不好描述~

不過漫威宇宙的五大神之一的——永恆,代表的便是時間的概念生命體。

世界的模樣,取決於你凝視它的目光,越是探索宇宙的浩瀚,就越是反思人類的渺小。有可能我們所說的宇宙就是一個生命體,我們的行星是一個個細胞單位甚至更小。在宇宙之前,人類所表現出來的相對於地球上其他生物來說的「偉大」,就變得極為諷刺,人類更像是宇宙一個欲求不滿的索取者和破壞者。

—END—

華人易居出品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我們會儘快處理,感謝。

相關焦點

  • 宇宙中不止一種生命形態,但存在碳基生命的可能性最高!
    地球上的生命就屬於碳基生命,外星球上也有可能存在碳基生命,人類目前尋找外星生命就是按照地球生命所需要的條件來尋找。那什麼是碳基生命?因為構成生命的化學物質都需要以碳元素來進行連接,所以稱作碳基生命。簡單來說就是由有機物構成的生命。
  • 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態是怎樣的?矽基、甲烷、非有機生命
    在這個我們稱之為地球之外存在著什麼生命?無論我們談論的是奧林匹斯山諸神還是《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人,這都是貫穿人類歷史始終的主題。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每年都在擴大,我們有一半的人期待著外星人已經被發現的消息。但如果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呢?科學預言了許多反直覺的生命形式。
  • 有沒有可能,宇宙中存在「其他星體」有生命?
    我大爆爆很好奇,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宇宙其他地方,真的像某些學者說的那樣,也存在著生命。那麼,問題來了:體型最大的生命,到底會有多大呢?就像現在的地球來說,最大的可能大家都知道,就是「鯨魚」,體重最重,能夠超過200噸!光是它的『心臟』,就有一輛小汽車那麼大了!但是就有網友說,這在宇宙中最大的生物面前,鯨魚簡直不值一提,因為有可能存在某個巨型的星體,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巨型的生物。
  • 什麼,黑洞中存在生命?別急,我們的宇宙可能就是一個黑洞!
    人類不甘心在這茫茫宇宙中只有形單影隻的一個人,費盡心思地在宇宙尋找地外生命,希望以此來證明人類在這個宇宙中不是唯一的。對於地外生命科學家探索了數以億計的恆星和幾千顆行星,卻還是一無所獲。人們不禁開始思考,究竟是他們本就不存在還是我們的方法進入了誤區?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很大的腦洞思考,幾乎把宇宙中所有的天體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都猜測過了,甚至黑洞!
  • 地球上全是碳基生命,宇宙中有可能存在矽基生命嗎?
    宇宙中的生命可能是更為多元多樣的,遠超過我們最狂野的想像力。實際上矽在宇宙中也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元素,而且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碳的下方,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的相似性。比如矽基生物可能是被類似玻璃纖維的線給穿在一起的,中間連接以張肌件以形成靈活、精巧甚至薄而且透明的結構。這和我們所熟悉的生物的形態有很大的差異。
  • 宇宙中可能存在著一種等離子體生命,它們與碳基生命完全不同
    我們不難推測出,除了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以外,宇宙中還應該存在很多種生命形式,它們各自生存於某種特殊的環境,廣泛地存在宇宙之中。那麼問題就來了,按照這種思路,難道太陽上也可以存在生命?理論上來講,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宇宙中可能存在著一種等離子體生命,它們與碳基生命完全不同。
  • 博科園|宇宙十大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在浩瀚的宇宙中,到底是否還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呢?我們不妨大膽猜想一下。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宇宙十大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這是在尋找液態水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發現,而液態水則是生命存在的關鍵要素。次年,生命存在的另一個關鍵要素也被找到。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們在火星大氣層中發現了甲烷,這表明這顆行星仍然具有活力。儘管現在仍沒有證實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但科學家對此很樂觀地認為它們只是被藏起來了。產生甲烷的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態。因此,如果火星上也是如此,那它們就可能存在於火星地表之下。
  • 科學發現《三體》中的二向箔可能存在,或許整個宇宙都是二維的?
    然而事情還沒完,在大劉出版《死神永生》6年後國外科學家又用科研結果實錘了「劉電工」的腦洞含金量。早在2016年,國外最新科技研究成果顯示,黑洞或許僅僅只是全息影像而已。而黑洞的形態其實薄如紙片,甚至比紙片薄,完全沒有厚度。
  • 金屬生命體在宇宙中會存在嗎?
    先普及一個小常識:金屬生命體是指身體由金屬構成的並具有生命特徵的生物,其形態可以自由變化。
  • 生命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中,但智慧與文明卻極為稀有,為什麼?
    孕育生命所需的條件並不少,但也絕不算多,而且這些條件對於宇宙而言並不算苛刻,在宇宙中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星球多得數也數不清。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其實在太陽系之中可能擁有生命的星球還有很多,比如一些土星和木星的衛星,它們都存在有地下海洋,而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所以我們也有理由懷疑這些地下海洋中已經存在有簡單的外星生命。
  • 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實則是鐵基生命,不同的生命形態存在嗎?
    人類的文明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在進入科技時代之後,人們在生命的想像上都沒有停止過,我們從很多科幻電影上就能夠看出來了,特別是異形、變形金剛之類的電影中,完全可以看出人類對生命的不同形態有著很多想像。針對生命的形態上,人們討論過很多,就比如說變形金剛當中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是自己擁有自己的意識,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被稱作是鐵基生命,那麼這個世界真的會存在鐵基生命嗎?首先,我們人類的構造按照很通俗的話來說,我們是肉做的,但實際都是碳基生命,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那麼地球上為何不是其他形態的生命呢?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那麼在宇宙中是否會存在比人類大億倍的生物哪? 宇宙中存在的天體類型並不多,最常見的就是滿天的繁星,它們都是恆星,內核處時刻都進行著核聚變釋放著光和熱
  • 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生命嗎?
    在地球上有一種35億年前就存在的產甲烷微生物,可以以氫為食物,無需陽光和氧氣,或許土衛二的黑暗海洋深處,類似的生命已經噴灑至了太空中?這個狀態將持續幾億年,或許這已經足夠進化出一種獨特的生命形態。卻有著生命存在的可能。
  • 解析宇宙生命形態,真實的外星人形象可能會讓你眼前一亮
    著名的科幻大師阿西莫夫曾經提出過六種生命可能存在的形態:一、以氟化矽酮為介質的氟化矽酮生物;二、以硫為介質的氟化硫生物;三、以水為介質的核酸/蛋白質(以氧為基礎的)生物;四、以氨為介質的核酸/蛋白質(以氮為基礎的
  • 關於生命起源的7種觀點,那麼宇宙中到處都有生命形態?
    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已經出現了多次生命大爆發,科學家發現生命早在三十多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雖然生命從單一的微生物形態演化到現在的複雜生態系統,但從地球經歷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來,每次重新出現的生命都會越來越複雜,這似乎很難用進化論來解釋地球上的萬物,而且關於生命最初是起源於什麼地方還一直充滿爭議,不過科學家提出了幾個觀點,來嘗試解釋生命的起源。
  • 宇宙中有可能存在和行星一樣大的生物嗎?
    那麼,宇宙如此的浩瀚神奇,宇宙中的生物,會不會顛覆我們的認知,比行星還要大呢?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我們的科技水平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對於宇宙,也有了更為宏觀上的認識,特別是近百年以來,很多天文學家都在茫茫宇宙中尋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並且認為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存在,放眼整個宇宙,地球並不是最適合、最宜居的星球,所以,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在宇宙中,也一定存在著未知的地外生命,只不過,至今仍然毫無進展
  • 宇宙中的「另一顆地球」克卜勒-452b,它是否有智慧生命的存在?
    在宇宙中,生命的形態不是單一的,以地球的生命來看,一顆星球想要出現類似於地球上的生命,無非要滿足以下幾點,一、穩定的單恆星軌道運行系統,並擁有大氣包裹行星,能讓行星避免輻射,二、這顆星球需要水和適宜的空氣,磁場的強度也要適中,三、各種複雜的元素都要存在,例如鐵、碳、胺基酸、核苷酸等滿足一切後,才會有幾萬萬億分之一的機率,出現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在宇宙中,無數星球滿足這一條件
  • 宇宙中的那些生命可能以這樣的形式存在
    其中第三項便是我們所熟悉的———亦是我們惟一所認識的———生命。至於第一、第二項,是一些高溫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另外,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那些生活在硫礦裡的、厭氧的古細菌就很有可能是以硫作為自己生命的介質;而第四項至第六項,則是一些寒冷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物形態。以上六種生命的介質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可以形成長的分子鏈。
  •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
    我們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可能只是滄海一粟,因為宇宙浩瀚,人類非常渺小。關於外星生命是否在宇宙這個問題一直很令人好奇。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雖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但毫無疑問,外星生命必然存在於宇宙之中。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宇宙中有外星生命嗎?這在科學界可以說是千百年來的一個謎,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總有那麼多東西是你無法想像的,就像科學家以前宣布的宇宙中最可怕的聲音,普通人是聽不到的。所以關於外星生命在宇宙中的問題,宇宙毫無疑問肯定是有外星生命。
  • 如何正確辨別外星生命?可能有多種生命形態
    也就是說,我們對外星生命的定義是地球以外的符合人類現有認知水平的生命。 然而,這樣的定義很可能阻礙了我們發現外星生命,因為人類的「非注意盲視」心理問題,在搜尋地外生命時,我們總是傾向於從人類自身的認識能力和意識中尋找它們,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的可能。例如,目前提出的外星生命宜居帶理論僅僅適用於碳基生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