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12月4日訊,在由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中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原料交易主管王剛就「對中國銅冶煉行業的思考」這一主題發表了演講,他主要從中國銅冶煉行業概述、中國銅冶煉能力增長迅速,工藝水平、中國銅行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對中國銅行業的建議等方面展開。他表示:「目前,全球冶煉能力過剩矛盾仍然持續,而有害元素的回收及無害化處理能力和黃金回收是中國銅冶煉廠面臨的2大挑戰。」 此外,他建議國家限制硫磺和硫酸的進口及對硫磺制酸產業進行限制;建議完全放開精煉銅一般貿易出口,以提高中國銅行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中國銅冶煉行業概述
中國銅冶煉能力遙居世界首位
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迅猛發展,中國精銅的消費量從1990年的約50萬噸快速增長到2019年的約1220萬噸,佔全球精銅產量的50%強。
中國冶煉廠對進口銅精礦依賴性日益嚴重,銅精礦成規模進口1995年開始,從48.5萬噸增長到了2019年2200萬噸(約合550萬噸銅),約佔全球各國銅精礦總進口量的62%。
2019年中國銅精礦進口量超越進口的500萬噸未鍛造的銅及銅材,成為中國最主要的進口銅方式。
中國銅冶煉行業工藝水平世界領先
中國已完全淘汰了鼓風爐、反射爐、電爐等落後熔煉工藝,普遍升級為閃速熔煉和熔池熔煉二種世界先進的富氧強化工藝,連續煉銅及閃速吹煉已成為吹煉工藝的主力。
1、國家自2006年就開始陸續出臺促使銅冶煉工藝升級的政策法規。
2、中國銅冶煉廠的整體工藝已步入世界一流,已接近甚至部分超越日韓。
國家政策助力銅冶煉工藝水平提升
2006年7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要求單系統銅熔煉能力必須在10萬噸以上;要求熔煉工藝採用先進的閃速、頂吹、諾蘭達以白銀爐、合成爐等富氧熔池熔煉或者富氧漂浮熔煉工藝;必須有制酸、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等設施;須配置煙氣制酸、收塵及餘熱回收設施等;還規定鼓風爐等落後工藝必須在2007年底將關停。2008年2月發布《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準入名單(第一批)。
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原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承擔的有色金屬行業管理職能劃轉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年8月5出臺《銅冶煉企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
中國銅冶煉工藝世界一流
中國應用的銅冶煉技術種類世界最多,既有引進的也有自主創新的,但普遍為閃速冶煉和熔池冶煉二種世界先進的富氧強化工藝,整體熔煉水平開始接進日韓。
永久陰極電解法在中國銅冶煉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
由於使用永久陰極,省去了始極片的生產製作及相應的組裝陰極作業,使生產工序簡化。永久陰極強度高、平直度好、表面光滑,可縮短同極距、減少短路、提高電流密度。因此,既可保證產品質量,又能提高電銅產量。陰極周期短,銅的積壓量少,加快資金周轉,減少了生產成本。
永久陰極電解法我國即有引進世界先進的ISA、KIDD、OK法也有中國瑞林等我國自主研發的電解雙向平行流高效電解工藝。
中國銅冶煉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目前中國在產的銅冶煉廠中實際產能低於10萬噸的只有4座,總計產能19萬噸,僅佔全部銅冶煉產能的2%左右。
目前確認在建的二個項目,其中一個即為單體達40萬噸的世界最先進的工藝-雙閃速爐。目前世界有5套雙閃爐,4套在中國:中銅東南、山東祥光、銅陵金冠、金川防城,且全部產能在40萬噸以上。剩餘1套在美國的肯尼柯特,產能為30萬噸。
中國銅冶煉行業正在從高速擴張轉向兼併重組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速度型效益轉向質量型效益。銅冶煉行業也面臨轉型升級,通過兼併重組,優勝劣汰,提高行業集中度、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通過兼併和重組中國冶煉企業開始集團化,整體管理效率大大提升,競爭能力不斷增強。中國6大冶煉集團已佔有中國冶煉能力的59%。
中國銅行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目前,全球礦山增速變緩,全球冶煉能力過剩矛盾仍然持續;此外,硫酸市場供大於求後,影響到銅冶煉廠的開工率;而有害元素的回收及無害化處理能力和黃金回收是中國銅冶煉廠面臨的2大挑戰。
高砷和高氟的問題:
1、近幾年來,Chuqucamata、MMH、Toromocho礦及小部分的Collahuasi和Los brances礦砷含量超過了中國進口標準,導致了近全球混礦能力大幅上升。
2、2021年增產最大的全球第大礦山印尼的Grasberg,2021將增產約110萬礦噸,其氟水平目前上升到了700到1000ppm以上。Ok Tedi預計在今年和2021年平均為700ppm,然後在2022年到2029年增加到800到1000ppm,因為產量從2020年的34礦噸噸增加到2023的72萬礦噸。預計淡水河谷Salobo 3的擴張還將在中期內增加20萬噸的高氟銅業礦。
除可能帶來環境保護問題外,氟氣屬於酸性氣體,遇水蒸氣時會產生氫氟酸,對冶煉設備具備一定的腐蝕性且會導致制酸系統的觸媒中毒和汙染副產品硫酸。
含高的金銅精礦山的增產:
除高金的Grasberg、Oki Tedi有著宏大的擴張計劃外,力拓位蒙古的Oyu Tolgoi將由目前的16萬金屬噸擴張到2025年的約36萬金噸。對於一向不喜歡高金銅精礦的中國冶煉廠來說能否接收這些增量的銅精礦無疑是巨大的挑戰,而且2020年下年中國開始出現了黃金價格內外盤倒掛的問題。
對中國銅冶煉行業的二點建議
建議國家限制硫磺和硫酸的進口及對硫磺制酸產業進行限制。
2019年中國硫磺產量約為580萬噸,進口硫磺1173萬噸,進口硫磺佔表觀消費量1753萬噸的67%。
按一噸硫磺可以產2.8噸酸計算,2019年進口的硫磺相當於進口了3284萬噸的硫酸,約佔有中國2019年硫酸表觀消費量8771萬噸的37%。銅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銅冶煉行業的生存對國家有著戰略意義。目前硫酸脹庫已開始影響冶煉廠開工率和利潤,建議國家對硫磺進口加以限制。
建議完全放開精煉銅一般貿易出口,以提高中國銅行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建議取消國家在 「兩高一資「精神下制定的精煉銅產品出口限制措施,即取消精煉銅5%的出口關稅及將精煉銅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退稅由零增至13%,使得精煉銅能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之間自由流通。
(1)由於精煉銅只能在加工貿易項下出口,使得國銅企在國際市場發生巨大時無法及時出口精煉銅,無法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參與國際競爭,導致全球話語權不足。
(2)放開中國精煉銅出口一般貿易可以平抑國際銅價和價差的大幅波動,減少中國銅行業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