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盤龍區龍江雅苑小區26棟周圍,一到夏天就能聽見陣陣蛙鳴聲,這樣的事件已經持續了3年多。業主稱,蛙鳴嚴重影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他們多次向物業反映,也多次對池塘裡的牛蛙進行過捕捉,但收效甚微。
現場走訪:蛙叫聲超過噪聲標準
7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現場看到,小區26棟周圍斷斷續續有明顯的蛙鳴在耳邊繚繞。
記者使用測量分貝值的APP進行測量,測量結果為最大92分貝,平均60分貝。根據國家《城市區域噪聲標準》的規定,「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不得高於55分貝、夜間不得高於45分貝」。可見,龍江雅苑的蛙鳴聲,已經明顯高於標準值。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受蛙聲影響的共有5棟居民樓,業主約有180戶。
業主反映:希望把景觀池填平解決蛙叫
小區業主王女士說,她家樓下有幾個景觀池,每到夏天雨季來臨時,就開始陸續聽到蛙叫聲了。到了晚上,蛙叫聲就更大、更明顯,非常影響休息。「這個小區是昆十中的學區房,小區裡住著很多中學生,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這對他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王女士表示,小區業主們曾自發購買了工具捕蛙,經過初步辨識,品種應該是牛蛙。「物業派了幾名保安對蛙進行抓捕,但實際效果並不明顯。」
目前,業主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物業公司或相關部門能把這些蛙徹底趕走,或是把觀景池填平,徹底解決蛙聲擾民的事。
物管回應:蛙量太多難以全部捉完
在王女士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小區物管處——天昊物業服務公司。工程主管張喜說:「『呱呱呱』牛蛙一叫業主就聽不慣,在我們看來就是『吉祥物』。」張喜表示,牛蛙雨季才會來。
「小區業主向我們反映過這個情況,我們本來要用毒藥將牛蛙消滅,但考慮到小區裡有小孩會在景觀池周邊玩耍,還有寵物會去喝水,投藥存在安全隱患,我們只能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捕捉,2日晚還進行了一輪捕捉,但蛙實在是太多了,它們不停地繁殖,不可能全部捉完,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張喜說。
社區表示:將到小區了解情況,協商解決辦法
對此,盤龍區龍泉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情況,建議記者前往小區所屬轄區社區了解。
記者來到盤江社區居委會,一名李姓負責人說:「我們社區從未接到小區業主、物業公司對此事的反映。」負責人表示,由於社區不具有執法權,只能先到小區了解情況,再和物業公司協商解決辦法。
專家解答
只有將牛蛙從池塘徹底清除才能解決蛙叫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兩爬標本庫負責人劉碩表示,通常情況下,蛙類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一代。由於種類不同,每次產卵從幾十粒到上千粒不等,但一般存活率較低。多數種類的雄性蛙每到繁殖的季節就會大聲鳴叫求偶,這屬於正常現象。一般來說,當蛙類受到外界幹擾就會停止鳴叫。針對小區的牛蛙,可能已經習慣了小區環境的幹擾,另外牛蛙在當地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是有害的,所以要想牛蛙停止鳴叫,就要將牛蛙從當地的池塘中清除。
【來源:掌上春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