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本來是一種怡然自樂的田園風光,但如果雞鳴之聲出自市區居民住宅,反而變成了讓人難以接受的噪音。11月23日,市民張鑫向記者反映,在市區物華林居小區內,有一戶居民把住宅小區當成了「養殖場」,私自搭棚養雞,不僅雞糞不及時處理,而且雞叫聲不斷,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休息和生活環境。
圖為:居民蓋的雞舍
「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被『咯咯咯』的叫聲吵醒,原本學習壓力就大,每天下晚自習回家後還經常學習到很晚,就想睡個好覺,可是大清早就被吵得不能好好休息,非常影響我第二天學習。」張鑫說,雖然雞叫的聲音不算太大,但在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聒噪,這使他感到十分苦惱。
隨後,記者來到物華林居小區張先生反映的養雞住戶家,看到該住戶將自家花園分區域改造,並利用一樓花園圍欄及院內空間用綠色鐵網圍了一個兩米多高的小型雞圈,圈內放養著十幾隻黑色的雞,地上還有雞糞,而在院內的另一邊,還用鐵網籠子飼養著幾隻兔子。
張鑫表示,在幾年前,這位鄰居就開始在自家花園內飼養各類家禽,陸續養過羊、鵝、兔子,今年又開始養雞,有時候一出門就會聞見一股雞糞味,尤其到了夏天氣味更明顯,鄰居們曾多次向該鄰居提出意見,但都事後無果。
圖為:該小區居民飼養的兔子
「小區是大家居住的地方,即便是自家的院子也不能隨便養家禽啊,這也太不衛生了。」小區住戶李彩霞見到記者後也是滿肚子的苦水,她無奈地說道,之前經常在自家門口看到鄰居家的鵝出籠活動,還隨地排洩,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環境衛生,同時,這些家禽未經檢疫,雞籠沒有消毒很容易孳生細菌,如果遇上禽流感等傳染疾病,對小區內的住戶都存在潛在的危害。
對此,記者從網上查閱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五章第25條(12項)規定:「未經批准飼養家畜、家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責令其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款。」
隨後,記者將此事反映給物華林居小區物業,物業主管李玉和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已對該業主進行多次勸導,業主也將飼養的家禽進行清理和搬移,但並不知道業主再次飼養家禽,李玉和表示,他們會儘快上門進行溝通,消除影響。
截至記者發稿時,物業主管李玉和回復,目前已上門溝通勸解,養雞居民也表示會儘快將飼養的家禽進行處理,還小區居民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
▌來源:中衛市新聞傳媒中心 全媒體記者 汪文慧 實習生 袁文勳
▌編輯:劉 菁
▌審核:張繼豔
【來源:中衛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