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章女士(化名)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其住在廣州番禺區洛濤居北區,家在二樓,近年家裡出現了很多疑似臭屁蟲的蟲子,不僅臭且會在陽臺晾曬的衣服被褥上產卵。章女士稱懷疑蟲子是從一樓私人花園裡的龍眼樹來的,多次向小區物管投訴無果,希望記者幫關注。報料點這裡
一小區二樓住戶:
樓下龍眼樹貼著陽臺長 ,樹尖多蟲子
5月6日,南都記者來到章女士家所在小區看到,小區部分一樓住宅帶小花園。而章女士樓下的院子裡,有龍眼樹、白蘭樹兩棵樹,其中龍眼樹正對著章女士家的陽臺,樹頂的枝葉貼著陽臺長,已超過陽臺護欄的高度,一眼望去樹頂枝葉中藏著不少蟲子。而白蘭樹距離陽臺較遠,已修建成樹幹狀。
章女士家陽臺上看到的龍眼樹。
章女士介紹,此龍眼樹產有臭屁蟲,氣味臭且分泌物有毒,「臭屁蟲只棲息於荔枝樹或龍眼樹,附近就只有這一棵龍眼樹。」 章女士稱,多年來這種蟲還經常飛到二樓並在陽臺晾曬的衣服和床上用品上產卵,家人不勝其煩。
「蟲子多的時候,會飛進家裡,非常臭,為此特意給陽臺加裝了一扇紗門。最讓人受不了的是,蟲子會在衣服上產卵,有一次我沒有留意到穿的褲子有蟲卵,走著走著身上突然出現了一些黑色小蟲子,經人提醒才發覺是來自褲子後面的蟲卵。」章女士的丈夫告訴記者。
章女士回憶,此龍眼樹存在好久了,2018年以前小區物管為洛城物業,會對龍眼樹定期修剪,高度一般不超出二樓護欄,「修剪樹枝蟲子會少一點。自從2018年2月換成洛濤居北區業主委員會負責小區日常後,就沒有修剪樹枝了。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定期除蟲和修枝。」
街道辦曾有處理意見
但物管未執行
章女士曾通過不同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此事。小區所屬洛浦街道辦事處於2019年8月22日就章女士投訴情況向其提供了一份《處理告知書》,告知書中稱,據了解小區物管已開展消殺工作,並承諾定期每月進行兩次消殺,業主也表示會定期對該樹進行適當地修剪。「但我一直沒有看到有消殺和修枝,蟲子沒有少,樹也越長越高。」章女士說。
章女士稱,曾建議樓下的業主黃女士(化名)對龍眼樹進行修剪,但黃女士不願意,物管也不願意修,才導致後來的事情。為此,章女士曾在2019年提起民事訴訟,但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
記者聯繫上黃女士,她表示,其從未反對對龍眼樹樹枝進行適當修剪,「我一直同意物管對樹枝進行修剪,不然這十幾年怎麼會相安無事呢?」
黃女士稱,自己曾同意章女士修枝,「2018年,章女士進入我家修了三次,前兩次儘管修剪的很難看,但是我也算了,最後一次她直接把我的樹修剪成Y形樹幹,我才不幹了。以後我也不反對修枝,但要先和我說,而且我要在場。」
物管:以前有誤會,今後將定期消殺
5月6日下午,南都記者與章女士來到小區物管處。物管處工作人員表示,私家花園植物不歸物管處管理。隨後記者向工作人員出示了洛浦街道辦事處給章女士提供的《處理告知書》,物管處經理看後稱,他們對此文件不知情,小區確實每月有兩次消殺,可能之前沒有覆蓋到章女士樓下的龍眼樹,現物管處可根據《處理告知書》在每月定期的消殺中對龍眼樹進行消殺。
5月8日,章女士向記者反饋,早上小區物管已對龍眼樹進行消殺,現肉眼暫時看不到蟲子了。
專家:臭屁蟲會傷害人體皮膚、眼睛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韓詩疇研究員表示,根據記者拍到的龍眼樹上蟲子照片及章女士提供的衣物上的蟲卵照片,這種蟲子是荔枝蝽,若蟲和成蟲受驚擾時會射出有臭味的液體,故稱為「臭屁蟲」,放出的液體會傷害人體皮膚甚至眼睛,注意不要抓它,先用其他物品敲死然後清除。荔枝蝽若蟲和成蟲取食荔枝、龍眼的花穗、嫩葉、嫩枝和幼果的汁液。
韓研究員介紹,荔枝蝽一年一代,在廣州,一般每年三月下旬或四月初,氣溫升高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為害,以四月、五月為產卵盛期,常會見到蟲卵和若蟲,多見十四粒卵聚集成卵塊,卵孵出若蟲後取食植物汁液,然後長成成蟲,成蟲壽命長,冬天氣溫低時不活動,次年春季出來活動為害、產卵。居家如遇見荔枝蝽,一般是從周邊的荔枝樹或龍眼樹飛過來,建議市民這段時間常關窗,如果遇到蟲卵或若蟲就處理掉。平腹小蜂可寄生荔枝蝽卵,螳螂、鳥可捕食荔枝蝽,很多殺蟲劑對荔枝蝽都有效,只是樹長得高,藥劑不易噴到樹冠可能達不到防治效果。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