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緊挨高速路居民飽受噪音折磨 記者實地走訪調查

2020-12-05 騰訊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合肥轉入了燥熱的天氣,可吳先生覺得,他們小區的一種「噪」比暑天的燥熱還要厲害:「我住在習友路上的御景城小區,小區緊挨高速,雖然高速沿線設立了隔聲屏障,可是噪音仍往小區高層住戶不斷『傳聲』。」吳先生說,他們一家今年才搬進新家,哪知才住了幾天,就被噪音「叨」擾了出去。

吳先生在白天用手機軟體測的噪音值。

記者探訪:

高速沿線有不少小區

昨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了習友路上的御景城小區。據介紹,小區不少棟住宅是2015年左右建成的。

記者從小區南面走向高速路邊發現,高速路離小區南側圍牆不到200 米。記者看到,由於此段高速為立交路段,在此分流的車輛比較多。記者看到,高速路北側沿線,建有多個小區、學校等。

進入御景城小區,記者發現,該小區的衛生條件還不錯,顯得很乾淨。可是,一提起小區,很多住在南邊圍牆附近的住戶都不住搖頭。「我們現在擔心的是另一種『垃圾』,這就是噪音。」一位住戶說。

吳先生住在小區16 棟13 層,在樓房南側,還有兩棟小高層,這兩棟小高層離高速路是最近的。記者發現,高速路有些路段安裝了隔音屏障,「隔音屏障對低層的那幾家住戶或許有點用,可是樓層稍高一些,就能感覺到高速路的噪音了。」吳先生說。「受噪音之『害』的不僅是我們小區,隔壁的百商玉蘭公館小區,也是同樣的情況。我聽說他們小區居民也是不斷為了噪音問題去投訴。」御景城小區一位居民說。

市民吐槽:

入住新房幾天就搬出

吳先生說,他的房子因為在13 樓,「可以說是每天24小時,都受到繞城高速的噪音影響。」吳先生介紹,他們一家是在去年下半年,到御景城小區看的房子。「當時我們只在樓下看了,並沒有上樓。在一樓的時候就聽到了高速路傳來的噪音,可畢竟是一樓,噪音被隔音屏障擋了一些,雖然一樓有噪音,可覺得勉強還能承受。所以我們當時買了13 樓的房子,全價150多萬,首付80萬。」

吳先生說,今年5 月份,他拿到了新房的鑰匙。「房子毛坯的,可我先入住了。因為這裡離我辦公地點很近,哪裡知道,等待我的就像是噩夢。」吳先生說,「今年6 月份,我入住了,房子的窗戶是朝向高速的,不開時噪音就很大,一開時噪音就特別的大。」

「我還想著,可能需要幾天適應,因為我還算睡眠比較深的。如果睡著了,不就聽不到噪音了嗎?」吳先生說,當晚,一家人勉強熄燈入睡。「哪裡知道,晚上高速上的貨車聲音太大,傳到房子裡就特別響,導致我完全無法入睡。才入住幾天,我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我每天坐在辦公室內,耳朵內就像有東西在叫,精神根本沒法集中。沒辦法,我們現在只能搬到廬陽區的親戚家暫住。但在親戚家長住也不是辦法,我只能在親戚家住兩天,又來這邊強忍著住兩天。」

苦想對策:

去年起就已開始投訴

昨天下午3 點20 分左右,吳先生帶著記者來到了他的新房,記者一進屋就能聽到陣陣車輛的噪音;走到陽臺,每每有大型車輛路過時,吳先生手機上的分貝測量軟體顯示,噪音竟高達90 多分貝,有幾秒甚至衝上100 分貝。而吳先生休息的臥室,一打開窗戶,噪音達到70 多分貝。然而,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家樓上的住戶家噪聲更大。經測量,該戶人家臥室內的分貝最高達到80分貝。

記者看到,白天繞城高速行駛的主要是小型車輛,還不是噪音汙染最嚴重的時候。據吳先生介紹,每到晚上,大型貨車增多,產生的噪音不但頻率高而且強度更大。

隨後,記者又來到16 號樓前面的兩棟小高層,發現噪音問題更嚴重。記者在探訪中了解到,小區很多住戶都對噪音的問題非常苦惱。「從去年開始,我們就開始向各個政府部門反映。當時就一個願望,希望能儘快給我們一份平靜。」吳先生說,萬般無奈之下,一些居民甚至想要自費1、2 萬元安裝新風系統,更換隔音玻璃。「但問題是,這種做法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吳先生說。

部門回應:

小區部分高層聲音超標

記者從合肥市交通局獲悉,從2019 年起,該局就陸續接到了高速集賢路互通立交噪音擾民的反映。據該局調查,在高速集賢路互通立交建設時,合肥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合肥繞城高速公路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覆》顯示,繞城高速集賢路互通立交開通時,相關單位已完成鋪築降噪路面11.1 萬平方米,設置2566 米直立式和600 米封閉式隔聲屏障。在設置隔音屏障同時,還推進了夾膠隔聲窗安裝工作,因為種種原因,夾膠隔聲窗安裝還在研究嘗試之中。

就御景城小區居民們的反映,合肥生態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曾回應,御景城小區南側為合寧高速公路大蜀山至隴西立交段,其運營維護主體為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該擴建工程2006 年開工建設,並於2015 年6 月通過了安徽省環境保護廳環境保護驗收,驗收意見要求高速公路項目運營期應做好以下工作:對營運中、遠期敏感目標進行跟蹤監測,進一步預留足夠降噪資金。近期,政府部門請專家到現場進行噪音監測。

近日,記者聯繫了合肥市生態環境局,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的專家近日再次趕赴御景城小區進行現場監測,監測數據顯示,該小區靠近高速路的高層的確存在噪音超標。「由於有隔音屏障,低層住戶要好一些,可是,部分高層住戶,的確有聲音超標的情況存在。」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檢測的噪音數據不止一個小區,目前,生態環境局已經將這些超標的數據形成報告,交給了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門。

黃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攝影報導

□ 連結

噪音分級:60分貝以上屬於吵鬧

城市噪聲幾乎無所不在。10 分貝是人類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20 分貝以下我們認為它是安靜的;40-60 分貝屬於正常的交談聲音;60 分貝以上屬於吵鬧範圍;90 分貝以上就會使聽力受損;100-120分貝呆一分鐘,就可能導致暫時性失聰(致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UDC534.836),住宅區的噪音白天不能超過50 分貝,夜間(指22 點至次日6 點)應低於45 分貝,若超過這個標準,便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居民住宅噪音汙染標準主要參照1 類(晝間:55 分貝;夜間:45 分貝)、2 類標準(晝間:60 分貝;夜間:50 分貝),高級別墅區可以參照0 類標準(晝間:50 分貝;夜間:40 分貝)。

住戶可以對居住區的噪音分貝進行監測,檢查噪音值是否位於住宅區標準分貝範圍內,噪音值過大時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專家說法

理論上10層噪音較大

武漢大學微電子與信息技術研究院副教授江先陽曾表示,一般來說,建築物周圍若只有一條馬路,建築物10 層左右噪音最大,其餘樓層以此為中心依距離遞減。建築物周圍若有多條馬路,25 層左右噪音最大,其餘樓層以此為中心依距離遞減。

對於人類生活中的噪音來說,主要傳播媒介是空氣和固體材料,如建築物本身。而且,聲音除了直接傳播,還會產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這些效應隨距離而急劇變化。因此,空氣中噪音強度變化的最大影響參數是距離。距離每增大一倍,噪音就能降低大約6 分貝。

線索徵集

由於噪聲的發生具有瞬時性,通常存在取證困難,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時也有難度。環保部門在收到投訴後,會根據投訴的具體內容移交到相關部門處理,比如大排檔等生活噪聲屬於城管、工業噪聲屬於環保、交通噪聲涉及到交通和規劃部門等。

如果你的居住環境被噪音「叨」擾,而你又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投訴?那麼請致電0551-62396200,記者將幫您維權。

相關焦點

  • 合肥御景城小區緊挨高速 手機軟體測量13樓陽臺噪音竟高達90多分貝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合肥轉入了燥熱的天氣,可吳先生覺得,他們小區的一種「噪」比暑天的燥熱還要厲害:「我住在習友路上的御景城小區,小區緊挨高速,雖然高速沿線設立了隔聲屏障,可是噪音仍往小區高層住戶不斷『傳聲』。」吳先生說,他們一家今年才搬進新家,哪知才住了幾天,就被噪音「叨」擾了出去。
  • 上萬居民受噪音困擾 相關部門拒絕設全防護隔音設施?
    武漢洪山上萬居民受噪音困擾,相關部門拒絕設全防護隔音設施,為啥?據中國之聲報導:一座高架橋穿城而過,周邊數千戶居民飽受噪音困擾。近日,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街復地悅城小區多位居民反映,楊泗港快速通道的青菱段,交通噪音超標,導致周邊數千戶居民家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聽力、睡眠受到嚴重影響。居民們反映,他們多次和相關部門溝通,希望能在高架橋上設置全封閉隔音屏,卻遭到拒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鄭州市民投訴高架橋噪音擾民 實地測量超標
    鄭州市高架橋附近的一些居民小區,噪音已遠遠超標河南商報記者 王棣/攝  近日,河南商報接到不少市民投訴,稱自己在高架橋附近居住,因為噪音過大,導致晚上睡眠嚴重不足。而67歲的楊女士家住河醫立交橋附近,因為受不了窗外高架橋上汽車的噪音,在女兒家已經住了兩個月,「幾十萬的積蓄都拿來買了房子,現在卻有家不能回,太難受了。」  記者實地測量後發現,鄭州市高架橋附近的一些居民小區,噪音已遠遠超標。
  • 記者實地檢測廣場舞噪聲值 百米外小區達71分貝
    原標題:記者實地檢測廣場舞噪聲值 百米外小區達71分貝   廣場百米之外  住宅區達71分貝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智宇 嶽源)連日來,本報持續關注「廣場舞擾民」話題,「舞照跳,不擾民」大討論引發市民熱議,不少市民致電本報新聞熱線反映身邊的廣場舞擾民點
  • 「怪鳥」半夜「喋喋不休」,小區居民深受其擾
    居民有話說噪音的源頭有很多,但是製造噪音的是動物該怎麼辦?近段時間以來,家住荷花街道碧景灣小區44棟的居民遭遇了一件煩心事,一隻鳥每天在樓棟旁的大樹上「喋喋不休」,吵得居民不得安生。「每天晚上8點至第二天凌晨5點,這隻鳥就叫個不停,覺都睡不好。」提起這隻鳥,居民施先生一臉無奈。一邊是需要保護野生動物,一邊又要照顧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 一次性解決糾紛|小區鼠患嚴重引糾紛 法官實地走訪促和解
    一次性解決糾紛|小區鼠患嚴重引糾紛 法官實地走訪促和解 2020-05-22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測噪音應有居民代表在場
    □晚報記者 焦曉虹 見習記者 趙天予 實習生 顧芸菲●10:00:—10:15主持人:首先我們連線12319城建熱線,了解一下接聽電話的情況。城建熱線:從昨天上午10點到目前為止,上海城建熱線服務中心共計接到2455個電話,其中諮詢電話有1087個,投訴電話有788個。熱線庫中,與閘北區有關的有64個。
  • 鹹陽市秦都區林凱城小區夜間施工噪音大 業主數羊到天亮
    6月12日,鹹陽市秦都區林凱城小區業主趙先生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小區二期沒有夜間施工許可證,連續多日幾乎天天施工到深夜,嚴重影響居民休息。 隨後,趙先生向記者發來多段此前拍攝的小區夜間施工視頻,拍攝時間為6月12日凌晨4時,視頻中記者看到,工地燈火通明,大型機械發出的「咣、咣、咣」敲擊聲響徹夜空。
  • 恆大御景灣緊鄰東五環,沒有隔音屏居民夜難眠
    這處小區與五環路的隔音設施為何遲遲沒能建設,居民備受噪音影響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從2016年底小區交房開始,五環路上車流的噪音就一直影響著恆大御景灣居民的正常生活。恆大御景灣的居民希望,小區與東五環之間的隔音設施能夠儘早安裝起來,減少東五環往返車輛產生的噪音對小區居民的影響。
  • 代購藥品、入戶走訪……80後夫妻幾乎被全小區居民認識
    20日,漢陽永豐街漢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居民徐宏順逐一打電話核對賞新園小區的人口信息。一旁的妻子高春玲提醒他,登記房屋面積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圖為高春玲和徐宏順夫妻倆在核對賞新園小區的人口信息。記者萬凌 攝)  高春玲和徐宏順都是湖北省交投集團漢十運營公司的員工。
  • 清晨小區居民常聽見公雞打鳴 民警逐戶查找到寵物雞
    「喔喔喔……」一連串嘹亮的公雞打鳴聲多次打破清晨的寂靜,這在永定路小區裡實屬少見。居民向海澱分局永定路派出所舉報求助後,社區警務隊民警連日來逐戶核實,目前已查找到寵物雞的「家」,解決了雞鳴擾民問題。「永定路一小區居民樓後有人養公雞,清晨總能聽見公雞打鳴,打鳴聲嚴重影響居民休息。」
  • 開窗像睡大馬路 家中噪音超標不堪其擾,有關部門卻說沒辦法
    近日,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街復地悅城小區多位居民反映,楊泗港快速通道的青菱段,交通噪音超標,導致周邊數千戶居民家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聽力、睡眠受到嚴重影響。 居民們反映,他們多次和相關部門溝通,希望能在高架橋上設置全封閉隔音屏,卻遭到拒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開窗像睡大馬路 家中噪音超標不堪其擾 有關部門卻說沒辦法
    近日,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街復地悅城小區多位居民反映,楊泗港快速通道的青菱段,交通噪音超標,導致周邊數千戶居民家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聽力、睡眠受到嚴重影響。  居民們反映,他們多次和相關部門溝通,希望能在高架橋上設置全封閉隔音屏,卻遭到拒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一樓施工整棟樓震動 南昌東湖區一小區業主心慌 記者實地探查
    投訴:樓下施工 整棟樓都震動1月7日,記者來到該小區,3棟一名業主介紹,最近幾天樓下會不定時地傳來巨大聲響,伴隨著聲響,整棟樓都會發生震動。循著聲音的來源,記者發現,小區2棟和3棟的一樓正在施工,樓棟之間有一臺挖掘機,一樓聯排的房間內,正傳來切割機工作的聲音,現場有數位工人,正忙著施工作業。
  • 記者實地測量稱小區變電站高壓線輻射未超標(圖)
    記者實地測量稱小區變電站高壓線輻射未超標(圖)   隨著用電量的大增,該不該在小區周邊建立變電站、增加電力輸送能力,成為小區居民爭論的問題,一些居民認為「住在變電站周邊,會受到電磁輻射,對身體有損害
  • 即墨裕東新府小區 「新能源」供暖咋成了擾民「噪音汙染源」?
    「我們即墨裕東新府的居民被小區引進的『新能源』供暖公司害慘了!」近日,本網記者不斷接到即墨區裕東新府小區居民的反映投訴稱,裕東新府小區引進「新能源」供暖公司在提供並不理想的供暖後,竟然製造了大量的噪音,導致小區居民深受其擾,平靜的生活被完全攪亂了。
  • 火車半夜鳴笛噪音超100分貝 紹興一小區居民要瘋了
    昨天,家住越城區紹興天下小區的居民高先生通過@紹興晚報微博向本報投訴。居民:火車鳴笛噪音超過100分貝「我們家住在紹興天下小區的最南邊,旁邊就是鐵路,每天經過的火車不少。住在這邊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第二天上班都沒精神。」高先生訴苦說,儘管在鐵路邊上已經住了5年,但至今沒能習慣在火車轟鳴聲中入睡。即便睡著了,火車鳴笛還是會把他吵醒。
  • 記者夜間實測廣場舞音樂分貝 噪聲超過標準1倍
    日前,記者分別走訪西安利君明天小區、大雁塔廣場、革命公園、北稍門聯志小區等地,對廣場舞的分貝數現場進行測試。 記者鳳晨實習生向利利 25日19:30,記者來到丈八北路的利君明天小區。小區門口有一塊臨近馬路的空地,有將近二十個人在空地上做著跳舞前的準備工作。隊伍裡面年齡最大的是56歲,多數年齡都在45歲至50歲之間。
  • 居民狀告城鐵噪音擾民敗訴 法院稱有容忍義務
    本報訊 (記者劉薇)不堪噪音汙染,城鐵13號線邊上的光熙家園小區居民王先生等人組團狀告開發商和城鐵公司,要求對方採取降噪措施並賠償精神損失(本報曾多次報導)。昨天,市二中院終審判決駁回了王先生的訴求。2006年,王先生和開發商北京陽光城房地產公司籤訂合同,購買了位於城鐵13號線旁邊的光熙家園小區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