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鯨油,讓鯨魚遭受滅頂之災:兩百多年前的捕鯨史

2021-01-09 紫俠號

在人類工業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鯨魚曾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兩百多年前,西方的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當時還沒有石油的開採,於是鯨魚成為了人類當時獲取工業潤滑油和照明材料的主要來源。著名小說《白鯨》就講述了這段令人驚訝的捕鯨史。

人類對鯨魚的興趣,其實原本並不大。在人類工具還不成熟的古代,鯨魚這種龐然大物人類還沒有辦法,只有一些小型鯨魚會成為因紐特人的獵物。但是隨著鯨魚身上的巨大財富被發現,人類才開始大規模捕獵鯨魚,從海豚到抹香鯨,再到藍鯨,無論體型多大的鯨魚,在人類捕鯨船的面前都不堪一擊。

人類發明內燃機後,對鯨油的需求達到了高峰,當時鯨油的價格可以跟黃金相媲美。豐厚的利潤也促進了捕鯨業的進一步擴張,當時一艘捕鯨船就像是一個在大海上的工廠一樣,把鯨魚捕撈上船以後,有專門的工人會負責就地熬製鯨油,不然鯨魚一旦腐敗,那就失去了價值。

為了捕鯨,捕鯨人們甚至會先抓住幼鯨,讓鯨魚母親不忍離開,最終成為一桶桶的鯨油。英國人,荷蘭人,法國人,挪威人,以及後來的美國人,都是當時最熱衷於捕鯨的國家。工業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讓捕鯨船裝備了更先進的武器,再也沒有鯨魚可以在捕鯨船面前逃脫了。

人類捕鯨的範圍,從北極一直深入到南極,尤其是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藍鯨。捕鯨人驚喜地發現,藍鯨體重可以達到170噸,它是所有鯨魚當中體型最龐大的,身上的脂肪也最為豐富。消息傳開後,南極一度成為捕鯨船密集的所在,藍鯨幾乎差一點就要被絕種了。

幸運的是,1859年人類就開鑿了第一個現代油井,原來從地下就能提取燃料,到內亂1862年,光是美國濱州一年就生產了300萬桶石油,而且能量密度遠比鯨油更高。一瞬間鯨油的價格開始猛跌,捕鯨利潤下降,捕鯨業才慢慢偃旗息鼓。

不知道應該感謝石油的發現,還是該感謝人類的「仁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石油拯救了鯨魚?如果不是石油井的問世,鯨魚可能面臨滅絕
    同時,科技和工業知識爆發性增長,人們學習的動力和勁頭同步增長,室內照明需求急劇上升,更讓鯨魚進一步遭受了滅頂之災,在當時捕到一頭鯨給每位船員帶來的收入,相當於大=陸上工人的半年工資,如此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著各位捕鯨人,不惜採取一切殘忍的方法獵殺鯨魚,當時眾多的新興工業國家,如英國、荷蘭、法國、挪威都曾參與過大規模的捕鯨行動。
  • 日本為何四處獵捕鯨魚?並非為了吃肉,真實目的值得各國警惕
    傳說中,鯨魚和人類的祖先都是四腳朝地的哺乳動物,作為兄弟,他們約定,有一天一起去徵服大海,一起去徵服陸地。這樣,徵服陸地的進化為我們人類,徵服海洋的進化為鯨魚,而當年的兄弟情誼被刻進了鯨魚的基因中,所以時至今日,海豚救人的新聞層出不窮,虎鯨向人翻肚皮的視頻層出不窮。海豚鯨魚可是這樣的親人,卻在被部分兄弟殺死。
  • 兩百年前的一場官司,讓鯨魚成了「魚」
    二百多年前的一場官司,更是把鯨判成了「魚」。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如何給生物分類困擾了科學家很多年。雙方因為鯨魚油算不算魚油的問題產生了分歧。因為所有的魚油都需要經過檢查,並繳納檢查費。當時,紐約立法對銷售的魚油進行檢查,之後會給魚油貼上標籤,以保護公眾能用上優質的魚油。最新一批鯨魚油到貨後,魚油商人買了三桶,打算把這些鯨油製成蠟燭出售。魚油檢查員James Maurice聲稱這些鯨魚油根本沒經過檢查,根據魚油法案,商人需繳納罰款75美元。
  • 明知故問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
    因為人多地少,糧食產量有限,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在古時候,日本人就經常出海捕魚。而作為島國,日本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早在史前時代,日本就已經開始了捕鯨活動。公元前3000年的三內丸山遺址中,曾出土鯨魚的骨骼,表明至少在那個時代日本已經開始以鯨魚作為食物。日本《鯨肉調味方》更是記載了鯨身上七十多個部位的吃法。史書中也有「織田信長曾向朝廷貢奉鯨肉」,「下屬獻給豐臣秀吉一頭鯨」的記載。
  • 鯨魚,是如何變成瀕危動物的?這得從19世紀西方的捕鯨史說起
    諾德霍夫描繪的狼狽畫面,是那個時代捕鯨船員的日常生活寫照,但塗在他們身上令他們感到不舒服的鯨魚油脂,也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門票。在17世紀到20世紀之間,對鯨魚產品的追求使成千上萬的海員走向洶湧的大海,對鯨魚進行捕殺。然而,捕獲鯨魚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油脂。它們龐大的身體是18世紀和19世紀人類至關重要的寶藏,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鯨魚全身都是寶。
  • 鯨魚曾在100多年前遭到大肆捕殺,為什麼沒有滅絕?要感謝一口井
    曾經人類捕殺鯨魚是為了照明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在100多年前科學技術遠沒有現在成熟,當時的人們為了照明,一般會用鯨油來當做原材料。隨著人類需求的不斷提高,鯨油的價格也漲到了歷史新高,竟然成為了當時的新興產業。
  • 地球上本沒有天敵的生物,因人類差點被淘汰,多虧發現了石油!
    地球上本沒有天敵的生物,因人類差點被淘汰,多虧發現了石油!鯨魚是一種怎樣的生物?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鯨魚,它在海洋中堪稱霸主。不僅體型巨大,殺傷力也格外驚人,只要是它鎖定的獵物,能夠很快的捕捉到,既快又狠,按道理來說,這種生物是根本沒有天敵了。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人類的出現卻讓鯨魚生活得不再安逸。
  • 鯨魚是魚嗎 鯨魚是不是魚
    鯨魚是不是魚?相信不少的朋友們都有這樣的疑問吧,如果大家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的話,就需要跟隨著小編一起來好好的研究下,接下來的內容,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鯨魚不是魚,它們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鯨類是典型的水生動物。它們的身體是流線型的,像魚一樣。
  • 鯨魚:感謝石油的出現,否則我們恐怕就要滅絕了
    反而它們可是在海洋中狩獵,防止人類捕殺海洋中的其他動物。早前,大海裡的鯨魚特別多,甚至有人說都可以踩著鯨魚的頭走路了,人們捕殺鯨魚之後,利用鯨魚的皮常常做上好的的包和皮衣。尤其是鯨魚的油,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潤滑油,加工之後被用來製做食物和肥皂。因此人們大規模的捕殺鯨魚,就是為了得到鯨魚油。
  • 鯨魚:感謝石油的出現,否則我們恐怕就要滅絕了
    反而它們可是在海洋中狩獵,防止人類捕殺海洋中的其他動物。早前,大海裡的鯨魚特別多,甚至有人說都可以踩著鯨魚的頭走路了,人們捕殺鯨魚之後,利用鯨魚的皮常常做上好的的包和皮衣。尤其是鯨魚的油,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潤滑油,加工之後被用來製做食物和肥皂。因此人們大規模的捕殺鯨魚,就是為了得到鯨魚油。
  • 鯨魚的便便居然可以拯救地球
    鯨魚的大便可能是能夠拯救地球的英雄哦。在18-19世紀,捕鯨煉油算得上是當時的財富密碼了,在人類還未發掘出石油以前,鯨油為全世界新興的工業革命提供寶貴的機械潤滑油,並點亮了歐美大陸的城市生活;此外,鯨製品開始超越皮毛製品,成為殖民地輸入英國的最主要產品。到了20世紀,鯨魚肉成為了餐桌上的美食受人追捧,有錢人和貴族家中的鯨骨裝飾物象徵著他們的財富和地位。
  • 英碼頭發現巨大鯨魚骨架 或曾經歷血腥結局(圖)
    這些骨骼曾經屬於一條鯨魚  科學網 這些骨骼曾經屬於一條鯨魚,它當時有52英尺(約16米)長,重達60噸,確實是一個龐然大物。不過約在200年前,這條氣勢磅礴的鯨魚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又發現兩百頭擱淺鯨魚,總數已超470頭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又發現兩百頭擱淺鯨魚,總數已超470頭 林清輝/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09-23 08:35
  • 鯨魚一分鐘心跳是幾次 鯨魚的心跳每分鐘多少
    其中,鯨魚的體型雖然大,但它的心跳卻沒有人類跳得快和多。那麼,你知道鯨魚一分鐘心跳是幾次嗎?到底鯨魚的心跳每分鐘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鯨魚的心跳頻率。鯨魚的心跳非常慢,一般來說,鯨魚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不超過10次。鯨魚是哺乳動物,只有心跳慢才能讓它們保存足夠的氧氣,供它們在水中潛友很長時間,這是漫長進化後的結果。在遠古時期鯨魚是陸棲動物,他們也是用肺呼吸,依賴血液運輸氧氣。當它們在陸地上難以生存的時候,鯨魚選擇進入廣闊的海洋。
  • 如何去了解鯨魚 機器學習將會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TechWeb報導】5月14日消息,自然界中存在還多瀕危物種,即便是體型龐大的鯨魚,也未能逃過這一的命運。要知道在此前,鯨油是在家中非常普遍的照明工具,正因如此,目前已有7種鯨類動物被列為瀕危物種。在海洋的生態中,一個物種的消亡,對其他物種亦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 日本為何堅持捕殺鯨魚?其實他們不吃鯨魚肉,真實意圖值得警惕
    引子當悲憫之心能夠不只針對人類,而能擴大涵蓋一切萬物生命時,才能到達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輝——非洲之父史懷哲獵殺行為,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是存在的,在過去是因為人們能夠吃的食物少,為了有更多的食物來源而獵殺這些動物
  • 鯨魚死後沉入海底,看到它身體的變化,讓人感到偉大
    大自然中總有很多體型龐大卻溫柔的生物,鯨魚算是其中的一種,它巨大而美麗,屬哺乳動物科是人類的遠親。它生活在深海,因為不為人所知曉,所以鯨魚往往是自由神秘的代稱,在文學界裡,他收到文藝分子的喜歡。在自然界裡,鯨魚做的更多,他是偉大的貢獻者,許多生靈因為鯨魚而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