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是如何變成瀕危動物的?這得從19世紀西方的捕鯨史說起

2021-01-17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在19世紀中期,一個名叫查爾斯·諾德霍夫的海員站在在一艘輪船的甲板上,發現自己從頭到腳都佔滿了厚厚的脂肪。他剛處理完一頭被捕殺的鯨魚體內的脂肪。

「一切都沾滿了油。襯衫和靴子上都是令人討厭的東西。皮膚的毛孔似乎都被這些東西填滿了。腳上、手上和頭髮上,全是油乎乎的。」他後來根據自己的經歷在一本書中寫道:「周圍全是生的、煮過的、燒過的鯨魚油脂氣味,沒有解脫的地方,只能默默忍受著。」

諾德霍夫描繪的狼狽畫面,是那個時代捕鯨船員的日常生活寫照,但塗在他們身上令他們感到不舒服的鯨魚油脂,也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門票。在17世紀到20世紀之間,對鯨魚產品的追求使成千上萬的海員走向洶湧的大海,對鯨魚進行捕殺。

然而,捕獲鯨魚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油脂。它們龐大的身體是18世紀和19世紀人類至關重要的寶藏,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鯨魚全身都是寶。當時西方國家的人們對鯨魚產品的需求,大部分是為了營造一種舒適、精緻和優雅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似乎與提供這些特權所需的可怕的航海場景格格不入。

「在歷史的迷霧中,捕鯨常常被描繪成一種非常浪漫的方式,」海洋歷史專家、著有《利維坦:美國捕鯨史》一書的埃裡克·傑伊·多林(Eric Jay Dolin)說,但事實上,捕鯨一點也不浪漫:它是一項骯髒且暴力的行業,但在美國歷史上仍然很重要。

「事實上,在19世紀,美國成為全球捕鯨業的中心。」到19世紀40年代,在全球900艘鯨魚船中,大概有735艘是來自美國的。到1850年左右,它已成為美國第五大產業。」這一新興產業是建立在人類對光的熱愛基礎上的——事實上,鯨魚的身體含有豐富的油脂,可以為光的產生提供燃料。在美國捕鯨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鯨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

鯨油

正如諾德霍夫的文字所表明的那樣,這種油來源於鯨脂,鯨脂是從被捕殺的鯨魚身上剝離出來的,通常在船上用巨大的銅鍋煮沸提煉而成。」這些鯨油將進入戶外街道照明,這對當時的文明來說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麻薩諸塞州新貝德福德捕鯨博物館海洋歷史館長麥可·戴爾(Michael Dyer)說。

曾經的鯨油提煉廠

尤其是抹香鯨的鯨脂,能產生一種很好的、稻草色的油,這種油被證明具有非凡的品質,使得它成為照明燈塔的理想選擇。「這對海洋國家的運作非常重要,特別是美國,美國擁有廣泛的抹香鯨漁業,」戴爾說。

鯨油燈

鯨油成了當時的熱門商品。戴爾說,它點燃了礦工們的照明燈,成為槍枝、手錶、鐘錶、縫紉機和打字機的潤滑油。更重要的是,鯨油可以承受高溫,因此在快速運轉的機器中用作潤滑劑。正如多林所說,「鯨油基本上是工業革命的潤滑劑。」

但鯨脂並不是這種油膩的賞金的唯一來源。包含在抹香鯨頭腔中的是一種更為珍貴的成分:一種被稱為「鯨蠟」的透明液體蠟,這種物質可能與鯨魚的聲音產生和回聲定位有關。捕鯨者知道,如果他們能撬開魚頭,挖出一大桶神秘的蠟,他們就能發一筆大財。由於鯨蠟在燃燒的時候是無煙無味的,所以它的價格可能比普通的鯨油高出很多。

鯨蠟

多林指出:「班傑明·富蘭克林喜歡用鯨蠟燭光看書。高價格的鯨蠟蠟燭使它們成為美國和歐洲社會富裕成員地位的象徵。」

鯨油精煉的副產品也被製成肥皂。後來,在20世紀,鯨油甚至被用於生產像人造黃油這樣的食用品。不過,儘管鯨油無疑是該行業最有價值的商品,但還有其他產品可以從鯨魚的巨大身體中獲取。最令人驚訝的是,鯨魚身上最不起眼的一樣東西竟然成為了時尚界最受青睞的寶物:鯨鬚。

這些是鬚鯨上顎上懸掛的密集纖維狀剛毛板,這些動物用來過濾海洋中的微小甲殼類動物、浮遊生物和魚類。在時尚界,用鯨鬚做成的罩子賦予了圓形裙箍所需的堅固性和靈活性,以及緊身胸衣內部的結構。當時西方國家的女子穿的沙漏型裙子,很多都包含有鯨鬚製成的骨架。

鯨鬚還被做成了雨傘的傘骨,甚至在婦女的帽子中找到了一席之地。雖然它最初是捕鯨的副產品,但時尚界的市場卻成為了捕鯨業的驅動力,戴爾說:「直到19世紀90年代,時尚一直維持著捕鯨業的繁榮。」

「鯨鬚甚至還變成了釣竿和弩,變成了馬車的鞭子和彈簧。任何有馬和馬車的人都需要這樣的鞭子,所以說這真的是一個大產業,」戴爾說:「鯨鬚甚至被用到了醫療行業,很多醫生用鯨鬚來固定骨折患者的斷肢。」

另一種有價值的商品是龍涎香,一種在抹香鯨的腸道中發現的物質,過去和現在都被用來製造香水,包括香奈兒5號豪華香水。

通過提供對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便利和舒適,捕鯨在美國的商業價值急劇膨脹。多林舉了他書中的一個例子:「1853年,這個行業最賺錢的一年,船隊捕殺了8000多頭鯨魚,生產了10.3萬桶鯨油,26萬桶鯨蠟,570萬磅的鯨鬚,所有這些都創造了1100萬美元的銷售額。」

然而,對鯨魚來說,稍微幸運的是,這個被高度開發的時代在美國並沒有持續太久。到了19世紀50年代末,該國發現了石油,煤油(從石油中提取的)開始取代鯨油作為照明的主要能源。但捕鯨對其他行業仍然很重要,比如時裝業,它把捕鯨延遲到了19世紀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鯨鬚被很多更好的材料所代替了。

到了20世紀,美國在捕鯨業已經被其他國家超越了,比如前蘇聯、日本和挪威等曾經的捕鯨大國。在此期間,航運和魚叉的技術進步使捕鯨活動機械化,將鯨魚種群推向了滅絕的邊緣。這催生了二戰後的全球捕鯨法規,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世界各國幾乎一致地暫停商業捕鯨,鯨魚種群才獲得一絲復甦的機會。

戴爾認為,19世紀的捕鯨業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是人類進步和成長的基礎。今天,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承認這一點,我們都生活在這段歷史所帶來的好處之中(比如工業革命)。

編者不太認同這位歷史學家的觀點,鯨魚變成了瀕危物種,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重創,是我們人類對大自然的貪婪索取所造成的惡果。那個時代的捕鯨業確實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這種進步是帶著沉重的代價的。

我們今天在享受的那段歷史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該把那段歷史當作一段教訓,同時我們還有責任去彌補我們對大自然的傷害。而不是心安理得,得過且過。

相關焦點

  • 捕鯨三巨頭:這個國家比日本更殘忍 被稱為全球頭號「鯨魚殺手」
    北歐兩兄弟挪威和冰島也幹著這一勾當,與日本一起,人稱「捕鯨三巨頭」。我們就先從有著全球頭號「鯨魚殺手」之稱的挪威開始說起吧。在捕鯨這件事情上,挪威,讓人瞠目結舌。挪威與日本的行事風格不同。從1982年開始,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就命令禁止了商業捕鯨。此後,日本人繼續鑽空子捕鯨,打著「科研」的幌子繼續捕鯨。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專家警告塞鯨面臨滅絕危機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日,時隔30多年,日本恢復商業捕鯨,相關專家警告,日本漁民捕撈的3種鯨魚之一的塞鯨恐面臨滅絕風險。據報導,日本2018年底宣布2019年6月30日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設定2019年底前在其領海捕鯨配額上限為227頭;此處領海為日本海岸向外延伸200海裏海域。據悉,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禁止所有捕鯨行動後,包括日本的3個國家以相關漏洞進行捕撈,同時仍為國際捕鯨委員會一員。
  • 日本為何多年堅持捕鯨?真實目的並非吃肉,背後意圖值得世界警惕
    人類因為私慾已經導致很多生物滅絕或是瀕臨滅絕,人類喜歡象牙質地的工藝品,便大肆捕殺非洲象致其瀕危;人類喜歡吃熊掌,現在北美洲和亞歐大陸已經找不到幾隻野生灰熊。根據《紅皮書》的統計,整個二十世紀全世界已經249種動物徹底滅絕,到現在還有1223種動物瀕危。
  • 法羅群島2020年首次捕鯨,獵殺近300頭鯨魚,血色染紅整個海灣!
    這一活動再次遭到海洋保護組織和動物保護人士的強烈抨擊,「海洋守護者(Sea Shepherd)」記錄下了這次捕鯨活動的血腥場面,將該活動描述為「野蠻行為」,並發表聲明表示將來應禁止該活動。而國際上對這種傳統的捕鯨活動批評已持續多年,但當地居民不以為然,並敦促外國媒體和相關保護組織尊重他們的傳統文化。
  • 日本人怎麼看待吃鯨魚這件事兒?
    或者這道小菜,雖然分量很少,但是看起來十分有營養,用來下酒不錯?然而這是日本鯨魚餐廳的菜餚,如果你知道鯨魚已經是瀕危物種,可能就不會對上邊的佳餚有食慾了。吃鯨魚的國家不只有日本,一些歐洲國家如冰島也有吃鯨魚的習慣,不過沒有一個國家有日本這麼大的需求量,在全球號召停止捕鯨的今天,日本人怎麼看待吃鯨魚這件事呢?
  • 國際捕鯨協會駁回日本南冰洋捕鯨計劃
    據《衛報》報導,日本希望重啟南冰洋捕鯨活動的計劃日前遭到駁回,國際捕鯨協會表示,日本最新修訂的「Newrep-A」計劃並未提供足夠的科學論證。 日本藉口稱,獵殺鯨魚主要為了兩項目的:一是為了實現商業捕鯨回歸可持續性,要計算鯨魚種群所需保持的數量;二是對為了南冰洋海洋生態系統更進一步的了解。
  • 鯨魚是哺乳動物嗎?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
    鯨魚有兩個大類,一個是鬚鯨,一個是齒鯨,在我國海域中,有30餘種鯨魚。那麼,鯨魚是哺乳動物嗎?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說石油拯救了鯨魚?如果不是石油井的問世,鯨魚可能面臨滅絕
    藍鯨是世界上體型最龐大的動物,它體長通常在30米左右,體重可達20萬公斤,就是如此巨大、如此震撼的動物曾在一段時期內卻有被滅絕的威脅。,19世紀初蒸汽機推廣應用,人力得到大程度的解放。根據研究,人們在19世紀到20世紀至少殺死了400萬頭鯨魚,而美國人後來居上,捕鯨數量短短幾年後躍居世界第一。
  • 日本為何熱衷於捕鯨?其實根本不是為鯨魚肉,理由很值得警惕
    很多人都喜歡鯨魚,雖然這種龐然大物只能在深海當中生活,普通人基本沒有機會見到鯨魚,但各種浪漫的想像都讓鯨魚有了很龐大的粉絲群,很多人稱之為溫柔的海洋巨人,而鯨魚也確實是海洋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向來非常盛產文藝青年的日本,卻一直都非常熱衷於捕鯨這項活動,甚至於在西方國家屢次抗議之後,日本人依然逆風上堅持捕殺鯨魚
  • 日本捕鯨者殘忍到了極點,比《海豚灣》更慘烈的記錄
    大家都看過口碑神作《海豚灣》吧在這部片子裡日本人屠殺海豚的暴行被展現在了全世界得目光下
  • 鯨魚可以吃嗎?為什麼中國人不吃鯨魚?
    鯨魚雖然被稱作「魚」,實則它是最龐大的哺乳動物,他的肉和地面大型哺乳動物牛肉十分相似,雖然關於它的味道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比較一致的觀點是:鯨魚肉的質地介於豬肉和牛肉之間,纖維粗,也沒有特殊營養,所以它的口感不必牛肉強,營養也不比牛肉好,所以這也是現在日本普通人不怎麼吃它的原因!
  • 南極調查顯示瀕危藍鯨的數量有所增加
    由英國南極調查局(BAS)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藍鯨和其他大型鯨魚物種正在南極水域捲土重來。這項為期三年的野生水鯨項目在南大西洋的南喬治亞島附近進行,到2020年在36次目擊中發現了55頭極度瀕危的鯨魚,而在2018年只發現了一頭。
  • 禁止捕鯨40年後,這種生物回到它的「故鄉」,迅速成為海洋霸主
    但是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伴隨著「商業捕鯨」逐漸停止,過去的10年裡,藍鯨又開始重新回到了它們的海域,目前,研究者們已經在南喬治亞島發現了40多頭藍鯨,這裡有著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如果人類不再破壞它們的生活,那麼,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藍鯨回到這片屬於它們的海域。人類為何要進行商業捕鯨?看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新的問題:人類為何要進行商業捕鯨?
  • 明知故問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
    早期,日本捕鯨技術落後而低效。合力包圍鯨魚,用長矛或木塞插入鯨魚氣孔的方式捕得的鯨數量極為有限,因此,吃鯨在日本古代並沒有形成全民範圍的日常飲食習慣。江戶時代,日本出現了名為「鯨組」的漁民組織,開始走上了大規模集體捕鯨的道路。明治時代,日本引入西式捕鯨技術,使遠洋捕鯨成為可能,成為與挪威、英國等國組成的近代主要捕鯨國之一。
  • 劉元海:日本人真那麼愛吃鯨魚?
    上世紀30年代的世界第二大捕鯨船——圖南丸叩開日本國門的西方捕鯨船隊19世紀日本的傳統「鯨組」捕鯨業達到了它的最高峰,其一年的捕獲量不到不僅如此,這一點捕獲量也足夠保證鯨類資源的可持續性。然而,進入19世紀後,來自歐美各國的現代化捕鯨船打破了日本人獨享這份大海饋贈的美夢。歐洲的捕鯨業興起於15世紀左右的比斯開灣,當時隨著歐洲大陸從黑死病的打擊中逐漸恢復,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對鯨脂的需求激發了西班牙西北部巴斯克漁夫們的捕鯨熱情。他們在茫茫大海中追尋著鯨群的蹤跡,從比斯開灣出發一直向北大西洋腹地進發。
  • 多種鯨魚瀕臨滅絕,為何獨角鯨卻不減反增?其基因組令人捉摸不透
    在20世紀,由於一些國家對海洋中的鯨魚進行瘋狂捕獵,全球鯨魚的數量急劇下降。據統計,從1900年到1999年間,大約有290萬頭鯨魚被捕殺,使得長鬚鯨、塞鯨、藍鯨等鯨魚種類被列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即使在20世紀80年代,國際捕鯨委員會頒布了國際捕鯨禁令,旨在恢復全球鯨魚數量。但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和海洋汙染的影響,加上一些國家以科研的藉口進行商業捕鯨活動,幾十年來鯨魚的數量恢復得非常緩慢。某些種類的鯨魚的數量仍在在下降。
  • 日本也玩退群,退出IWC,科學捕鯨不再用,海洋鯨魚難逃「厄運」
    這將預示更多的鯨魚將會面臨「死亡」。在去年的12月26日,日本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且恢復了已中止30多年的商業捕鯨,一時間引發全球譴責。質疑聲中,來自《自然》和《科學》的一些聲音卻顯得有點清奇。它們說:日本退出IWC,可能對鯨有好處。什麼?你確定沒有聽錯?
  • 難怪滿世界捕殺鯨魚,背後的圖謀果然不小
    日本捕食鯨魚的習慣由來已久,以前是因為食物短缺不得不尋找其他肉類,後來則逐漸變成了日本人的一種習慣。即使現在的日本人並不缺吃的,但是他們仍舊會去吃鯨魚肉,而且整個日本社會並不覺得食用鯨魚肉有任何不妥之處。隨著這麼多年的發展,日本的捕鯨業早已發展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而且由於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島國,因此有非常多的人都在從事捕鯨失業。
  • 墨爾本港口出現數百頭鯨魚!整個海面都沸騰了
    同時,座頭鯨也是最可愛的鯨魚之一,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座頭鯨保護人類,海豹一類的新聞報導。之前海洋學家Nan Hauser就在被虎鯨包圍的時候,被座頭鯨保護了。南露脊鯨Southern Right南露脊鯨遊動速度慢並且喜歡靠近海岸,同時死亡後屍體還會漂浮在海面上,所以19世紀時曾一度成為捕鯨者最愛的獵物。
  • Top5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第一名舌頭就有2噸!
    長鬚鯨體型呈紡錘形,平均長約19.5米,平均重量57噸,最大的個體體重可以達到110噸。長鬚鯨主要分布在南極海域,通常單只或2~3隻一起活動,夏季洄遊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食物為磷蝦類、糠蝦類、橈足類等小型甲殼動物,也吃鯡魚、秋刀魚、帶魚等群遊性魚類。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被大量捕撈,現在仍屬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