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玩退群,退出IWC,科學捕鯨不再用,海洋鯨魚難逃「厄運」

2020-12-06 社會裡的喬治哥

在科學中,對於海洋生物來說,除了少部分的生物增長之外,整體數量可以說是在不斷的減少,而加上環境氣候的影響,我們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的情況,根據科學最新報導,日本已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也就是說他們講再次啟動商業捕鯨,同時取消南極海洋和南半球每年的「科學捕鯨」。這將預示更多的鯨魚將會面臨「死亡」。

在去年的12月26日,日本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且恢復了已中止30多年的商業捕鯨,一時間引發全球譴責。質疑聲中,來自《自然》和《科學》的一些聲音卻顯得有點清奇。它們說:日本退出IWC,可能對鯨有好處。什麼?你確定沒有聽錯?

長期與「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對立的日本,二十日傳出打算退出IWC,多家日媒報導,日本最快將於下週宣布。退出IWC將使日本無法在南極海域捕鯨,但日方未來擬在日本近海及專屬經濟海域(EEZ)內恢復商業捕鯨。日本從一九八八年起停止「商業捕鯨」改以科學研究性質的「調查捕鯨」,但近年仍遭到反捕鯨團體嚴重幹擾。

IWC成立條約規定,若通知IWC方面退出的決定,原則上在翌年6月30日生效。日本若退出IWC預計將能重啟商業捕鯨,但將無法進行以加入IWC為條件的南極海域科研捕鯨。政府打算在退出IWC後不在南極海實施商業捕鯨。日本締結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鯨魚管理要通過國際機構開展活動,因此也需要就相關應對進行說明。

日本在2007年IWC大會上也曾因不被允許重啟商業捕鯨而表示可能退出,當時以美國為中心啟動摸索妥協的工作,日本留了下來。IWC於1982年決定暫停商業捕鯨。日本1988年停止商業捕鯨,之後為收集科學數據以重啟商業捕鯨,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開展科研捕鯨。然而即使以「調查捕鯨」為名義,日本的捕鯨活動仍然在海上與反捕鯨團體發生衝突。在過去數十年來,國際間對日本捕鯨的施壓和抗議不曾減少,甚至屢次爆發正反雙方漁船衝撞、破壞船隻的事件。

知名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Greenpeace)也曾經指控,日本利用科學調查的名義,來掩護非法走私鯨魚肉,「表面上調查捕鯨、實際上是商業捕鯨 !」「(IWC)並不是某些日本民族主義者描繪的、要將西方的文化強加給日本,而是為了體現對正在減少的資源進行管理、保護地球的世界共同義務。」文中指出,日本的做法與川普宣布退出應對全球變暖的國際組織「巴黎協定」所採取的政治手法類似,文章控訴到:「這不是日本應該學習的榜樣。」

當然對整個海洋區域來說,其實並不需要人類參與對生物的捕殺,生物之間存在相互的生物鏈關係,都會有自己的「天敵」,這足以維持海洋區域的生態平原,日本推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也是明目張胆的進行捕殺了,只能說生活在日本圈內的「鯨魚」,難免會遇到一場「厄運」。

相關焦點

  • 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將開始鯨魚商業捕撈
    中新網6月3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停止在南極和太平洋北部用於科學目的的捕鯨活動,並將開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鯨魚的商業捕撈。目前,將被允許捕撈的鯨魚限額和種類暫時尚未公布。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利益
    共同社稱,這是日本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退出的第一個主要國際組織。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之所以會「離經叛道」,可能是意識到在IWC框架內尋求重啟商業捕鯨的希望已經渺茫。因為若想重啟商業捕鯨活動,須獲得IWC四分之三成員的認可。但是,目前在IWC 89個成員中,半數以上持反對態度。考慮到批准門檻很高,所以日本決定以「退群」來擺脫制約。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種類確認,包括小鬚鯨等三種
    新華社 資料圖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管理鯨類資源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從2019年7月起時隔約30年重啟商業捕鯨。據日本共同社12月27日 報導,現在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地點和種類都被確認,海域限於日本近海及專屬經濟區,對象鯨種為小鬚鯨等3種。對此,國際社會反映強烈。
  • 日本想退群不受約束地捕殺鯨魚?先收下這些國家的批評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崔天也】在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後,正如此前日媒所擔心的,受到多個國家的指責。26日,美、英、澳、紐西蘭等多個國家日本「退群」之舉進行指責,向日方表示「十分失望」等。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和TBS電視臺26日報導,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佩恩與環境部部長普萊斯聯名發表聲明稱,澳洲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商業捕鯨和所謂的「調查」捕鯨,並要求日本回歸國際捕鯨委員會。聲明中還表示,「IWC在保護鯨魚的國際合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稱對於日本退出IWC「十分失望」。
  • 國際捕鯨協會駁回日本南冰洋捕鯨計劃
    日本日新丸號捕鯨船甲板上的三隻小鬚鯨。 據《衛報》報導,日本希望重啟南冰洋捕鯨活動的計劃日前遭到駁回,國際捕鯨協會表示,日本最新修訂的「Newrep-A」計劃並未提供足夠的科學論證。 日本藉口稱,獵殺鯨魚主要為了兩項目的:一是為了實現商業捕鯨回歸可持續性,要計算鯨魚種群所需保持的數量;二是對為了南冰洋海洋生態系統更進一步的了解。國際捕鯨協會專家報告表示:「根據計劃給出的信息,專家小組無法判定日本是否需藉助科研性質的捕鯨來實現這兩個主要目標。計劃並未提供實現上述目標的必要性。」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日本政府的精力就一直放在捕鯨計劃上。
  • 日本為何熱衷於捕鯨?其實根本不是為鯨魚肉,理由很值得警惕
    很多人都喜歡鯨魚,雖然這種龐然大物只能在深海當中生活,普通人基本沒有機會見到鯨魚,但各種浪漫的想像都讓鯨魚有了很龐大的粉絲群,很多人稱之為溫柔的海洋巨人,而鯨魚也確實是海洋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向來非常盛產文藝青年的日本,卻一直都非常熱衷於捕鯨這項活動,甚至於在西方國家屢次抗議之後,日本人依然逆風上堅持捕殺鯨魚
  • 法媒:日本今年將捕撈227頭鯨魚 其中一類鯨魚面臨滅絕威脅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法媒稱,專家們稱,日本7月1日恢復的商業捕鯨活動所針對的3種鯨魚中的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另兩種鯨魚的亞種群數量也嚴重減少。據法新社7月1日報導,在去年底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日本如今宣稱,該國允許在今年12月底前在其領海內捕撈227隻這種巨型海洋哺乳動物。報導稱,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宣布的暫停捕鯨決定禁止一切捕鯨活動,但包括日本在內的3個國家後來利用相關漏洞無視這一禁令,同時繼續留在該委員會中。
  • 捕鯨三巨頭:這個國家比日本更殘忍 被稱為全球頭號「鯨魚殺手」
    北歐兩兄弟挪威和冰島也幹著這一勾當,與日本一起,人稱「捕鯨三巨頭」。我們就先從有著全球頭號「鯨魚殺手」之稱的挪威開始說起吧。在捕鯨這件事情上,挪威,讓人瞠目結舌。挪威與日本的行事風格不同。從1982年開始,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就命令禁止了商業捕鯨。此後,日本人繼續鑽空子捕鯨,打著「科研」的幌子繼續捕鯨。
  • 環保組織稱其阻止日捕鯨活動 750隻鯨魚獲救
    海洋守護者協會在南冰洋靠近一艘日本船隻,攝於2014年3月2日【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媒「20minutes.fr」3月23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於3月23日宣布,在每年例行的南冰洋海域行動中,該組織經過激烈對抗成功阻止日本捕鯨船,並解救750隻鯨魚。據報導,海洋守護者協會於1月5日發起第二次行動。
  • 日本人為何要堅持捕殺鯨魚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這都在詮釋人類的發展是離不開大自然眷顧的,而世界各國的地理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內陸型國家可以吃山吃水,那麼海洋國家就只能依靠海洋資源來發展自己。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本土各種資源都是非常的匱乏,而且日本的人口也超過了2億,早年戰敗的日本,國內的人口甚至都吃不上飯,所以只能依靠海洋資源來養活自己,鯨魚也是他們主要的食材之一。
  • 日本人瘋狂獵殺鯨魚,真的是為了吃它們?專家:背後隱藏大陰謀
    在很久以前,人類開始選擇徵服大海,捕食鯨魚成了許多人的主業。但是由於肆無忌憚的捕撈,世界上現存的鯨魚種類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保護鯨魚的行列中。但是有一個國家,不顧國際社會的指責,屢教不改,瘋狂的獵殺鯨魚,那就是日本。那麼日本人不惜漂洋過海數千公裡獵殺鯨魚,真的只是為了吃它們嗎?專家表示:日本此舉背後隱藏著大陰謀!
  • 為什麼日本人寧願補貼80億,也要捕殺全球保護動物的鯨魚?很沉默!
    日本的捕魚業在古代是非常發達的,因此,鯨魚在當時作為一種可食用的肉類,也是經常被捕殺的魚類之一。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大範圍的開展捕鯨活動,而令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日本寧願交80億的補貼,也不願意放棄這一項殘忍的活動呢?去年,日本計劃在6月底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將在7月恢復商業捕鯨。
  • 日本捕鯨船捕獲1430噸鯨肉,日本人為什麼要捕殺鯨魚?
    據報導稱,今年從7月份開始,日本不顧國際海洋組織反對,時隔31年重啟了商業捕鯨,各種大型商業船隻紛紛從山口縣起航,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鯨活動,10月4日,已有部分商業捕鯨船回港,總計捕獲鯨魚肉約1430噸,數百隻鯨魚淪落為商業買賣。
  • 日本為何多年堅持捕鯨?真實目的並非吃肉,背後意圖值得世界警惕
    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響應了動物保護制度,但是日本一直拒絕動物保護委員會提出的「日本全面暫停捕鯨決定」,至今依舊在捕殺鯨魚。1982年的時候日本就加入了國際捕鯨委員會,消停5年之後日本就以「醫學研究」、「海洋動物生活質量」為由開始捕鯨
  • 不顧國際社會反對 日本捕鯨船隊前往南極海域
    不顧國際法院的禁令和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日本一支船隊12月1日起航前往南極海域,恢復「科研捕鯨」。  【自稱「合法」】  捕鯨船隊由4艘船組成,並且有日本政府巡邏船護航。它們預定月底至明年3月在南極海域從事「科研捕鯨」。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專家警告塞鯨面臨滅絕危機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日,時隔30多年,日本恢復商業捕鯨,相關專家警告,日本漁民捕撈的3種鯨魚之一的塞鯨恐面臨滅絕風險。據報導,日本2018年底宣布2019年6月30日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設定2019年底前在其領海捕鯨配額上限為227頭;此處領海為日本海岸向外延伸200海裏海域。據悉,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禁止所有捕鯨行動後,包括日本的3個國家以相關漏洞進行捕撈,同時仍為國際捕鯨委員會一員。
  • 日媒:日本扶持捕鯨產業的背後有這兩人的支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本將自2019年7月起在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重啟商業目的的捕鯨活動。日本在政府高官的意向下邁向商業捕鯨,但鯨肉在日本國內的需求大幅減少。就算重啟捕鯨,其作為產業的前景也難以描繪。
  • 日本人「不愛吃」鯨魚?日本漁船卻從海洋捕獲一千多噸鯨肉
    日本人不愛吃鯨魚肉,《朝日新聞》如是說。但實際情況是,日本的一些高檔餐廳一直在出售鯨魚肉。據央視網10月6日報導稱,日本商業捕鯨團於4日返回山口縣,並帶回了1000多噸鯨魚肉。這批鯨魚肉將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入各大餐廳和酒肆。問題來了,日本的官方言論為何和實際情況有如此大的出入,日本政府在幹什麼?按照日本媒體的話說,日本重啟捕鯨行動是用來支持漁業研究,日本捕獲的鯨魚比較之前已經很少了。事實上日本近年來獲取的鯨魚肉,確在逐年下降。這裡面既有國際社會的功勞,更有日本民眾的自發性抵制。
  • 地球上最後的傳統捕鯨者,憑藉一把魚叉,敢和十幾噸的抹香鯨鬥!
    鯨魚是世界上體型最龐大的生物,體型給鯨魚帶來的優勢不言而喻,它們張口就能吞下成千上萬條魚蝦,但這仍然難逃被人類捕殺命運,拉瑪萊拉村的村民作為地球上最後的傳統捕鯨者,他們憑藉一把魚叉就敢和世界中的抹香鯨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