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捕鯨船捕獲1430噸鯨肉,日本人為什麼要捕殺鯨魚?

2020-12-02 騰訊網

據報導稱,今年從7月份開始,日本不顧國際海洋組織反對,時隔31年重啟了商業捕鯨,各種大型商業船隻紛紛從山口縣起航,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鯨活動,10月4日,已有部分商業捕鯨船回港,總計捕獲鯨魚肉約1430噸,數百隻鯨魚淪落為商業買賣。

負責此次運營的共同船舶公司稱,船隊大約370噸鯨魚肉已經在7月底就已經卸貨,剩餘的鯨魚肉將在未來5日後卸貨,而後將會在市場上進行流通,此次捕獲的鯨魚,總計223頭,其中布氏鯨187頭,11頭鬚鯨,25頭塞鯨。

日本在近年6月30日退出了禁止商業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公布了捕撈配額,捕撈範圍僅限於本國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我們都知道,此前日本就經常打著科研的幌子進行鯨魚捕撈,雖然受到了國際組織的譴責,但是毫無收斂的意思,像這樣大肆捕撈鯨魚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日本經濟新聞》4日報導更是稱,最新的捕獲的鯨肉將於11月份開始上市,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開售,而且還強調此次出海捕鯨非常順利,鯨魚資源也非常豐富,對此,很多環保人士一點也不買帳,積極譴責日本的捕鯨行為,希望日本政府能夠立馬停止這種行為。

由於近幾年來,國際環保組織以及國際海洋協會的施壓,日本雖然有所收斂,但是小規模的捕鯨行為也是經常發生,而且日本國內的鯨肉消費規模明顯縮小,這次重啟大規模捕鯨行為,前景或許並不明朗。

眾所周知,鯨魚是現今地球上存活的最大生物,由於體型巨大,可以說是海洋上的巨無霸,一般少有動物敢招惹它們,正是因為如此,它們的繁殖速度也是非常緩慢的,人類的過度捕殺會導致它們慢慢走向消亡,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嚴禁非法從事商業捕鯨活動,少部分國家除外。

日本為什麼每年都會捕食大量鯨魚呢,鯨魚可以說全身都是寶,除了用作食物銷售外,還涉及到化工原料的應用,即使利用後的渣滓,也可以用來當作肥料使用,無論是骨、皮、油、肉都是非常重要的食品,日本的捕鯨行為不僅僅涉及到漁業發展,社會的方方面面也有所涉及。

雖然日本非常關心自身在國際上的形象和地位,也重視國際外交等活動,但是在捕鯨問題上卻一直頑固堅持,雖然日本每年都會公布捕鯨數量,但是實際上,一旦投入遠洋捕鯨後,沒人有能夠確切知道到底有多少鯨魚慘遭殺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人「不愛吃」鯨魚?日本漁船卻從海洋捕獲一千多噸鯨肉
    日本人不愛吃鯨魚肉,《朝日新聞》如是說。但實際情況是,日本的一些高檔餐廳一直在出售鯨魚肉。據央視網10月6日報導稱,日本商業捕鯨團於4日返回山口縣,並帶回了1000多噸鯨魚肉。這批鯨魚肉將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入各大餐廳和酒肆。問題來了,日本的官方言論為何和實際情況有如此大的出入,日本政府在幹什麼?按照日本媒體的話說,日本重啟捕鯨行動是用來支持漁業研究,日本捕獲的鯨魚比較之前已經很少了。事實上日本近年來獲取的鯨魚肉,確在逐年下降。這裡面既有國際社會的功勞,更有日本民眾的自發性抵制。
  • 日本捕鯨船2個月捕124頭鯨魚 船內當場加工七百餘噸肉皮產品
    2個月時間內,捕鯨船在房總半島海域至三陸海域捕獲了124頭布氏鯨,在船內當場加工、冷凍的鯨肉、鯨皮等產品共764噸,將於30日卸貨。 綜合日本《每日新聞》、山口電視臺29日報導,捕鯨船團隊共三隻船「日新丸」、「勇新丸」、「第3勇新丸」,船員有120人。他們於5月26日出港,至7月24日2個月時間內一直在捕鯨。之前定下的捕獲數量為120頭,目前已完成計劃。
  • 日本商業捕鯨近海船隊回港 1430噸鯨肉11月起上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捕鯨船隊從山口縣下關市港口啟程,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撈活動。10月4日,負責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丸」返回了下關市港口,其與兩艘捕鯨船組成的船隊總計捕獲了約1430噸鯨肉。
  • 明知故問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
    因為人多地少,糧食產量有限,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在古時候,日本人就經常出海捕魚。而作為島國,日本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早在史前時代,日本就已經開始了捕鯨活動。公元前3000年的三內丸山遺址中,曾出土鯨魚的骨骼,表明至少在那個時代日本已經開始以鯨魚作為食物。日本《鯨肉調味方》更是記載了鯨身上七十多個部位的吃法。史書中也有「織田信長曾向朝廷貢奉鯨肉」,「下屬獻給豐臣秀吉一頭鯨」的記載。
  • 為什麼日本人寧願補貼80億,也要捕殺全球保護動物的鯨魚?很沉默!
    日本的捕魚業在古代是非常發達的,因此,鯨魚在當時作為一種可食用的肉類,也是經常被捕殺的魚類之一。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大範圍的開展捕鯨活動,而令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日本寧願交80億的補貼,也不願意放棄這一項殘忍的活動呢?去年,日本計劃在6月底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將在7月恢復商業捕鯨。
  • 日本組織小學生觀看宰殺鯨魚,校長稱培養自豪感
    路透社截圖據英國路透社7月18日報導,南房總的捕鯨船捕獲了日本自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計劃以來的第一隻小鬚鯨,這也是日本時隔31年恢復商業捕鯨的首次收穫。捕鯨是南房總世代相傳的傳統活動,當地數十年來每當有鯨魚捕獲,就會邀請小學生到現場觀摩鯨魚宰殺過程。
  • 劉元海:日本人真那麼愛吃鯨魚?
    一些固執於捕鯨權力的日本人居然能把反捕鯨的負面影響誇大到這種地步,真是令人不可思議。當人們驚詫於這種奇異思維的同時,也不禁會想,捕鯨在日本文化中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傳統?日本人對鯨魚肉的嗜好當真有宣稱的那麼根深蒂固嗎?
  • 日本今年捕獲的成熟雌鯨有九成多已懷孕
    日本水產廳8日宣布,今年1月3日至3月13日在南極海域實施的「調查捕鯨」共捕獲了251頭南極小鬚鯨,其中的成熟雌鯨有91.4%已懷孕。水產廳聲稱「這顯示小鬚鯨保持了良好的繁殖狀況」。 捕鯨船隊已經於本月5日返回日本。
  • 日捕鯨船捕獲一小鬚鯨 稱將解剖以了解鯨魚生態
    4月26日,日本科研捕鯨船開始在宮城縣三陸地區附近海域進行捕獵,當天捕獲了一頭小鬚鯨。圖為科研人員在該縣石卷市的鯰川港檢查這頭小鬚鯨。(圖據共同社)  中新網4月27日電&nbsp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科研捕鯨船26日開始在宮城縣三陸地區附近海域進行捕獵,當天捕獲了一頭小鬚鯨。捕鯨船航行過程中未受到反捕鯨組織的幹擾。報導稱,科研人員將對捕獲的鯨進行解剖,分析其食量,以便了解鯨的生態。  據報導,科研捕鯨船於傍晚6點後依次返回該縣石卷市的鯰川港。小鬚鯨被起重機從船上卸入卡車,運往附近的調查所。
  • 無視各國警告,2個月捕殺124頭鯨魚,日本的圖謀值得全球警惕
    整個捕鯨計劃的時長是兩個半月,現在這三艘捕鯨船在前段時間已經正式滿載回航。日本這次無視各國警告,2個月捕殺124頭鯨魚。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密集捕獵,日本的圖謀值得全球警惕。畢竟日本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窮困的,因為島國的環境打嚴重的制約了日本人獲取資源的渠道。在當時日本的富人階層能夠選擇的食物種類都不是很多,就更別提窮人的生活了。所以日本人只能選擇靠海吃海,鯨魚因為體型龐大,所以比較難狩獵,在日本也算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食材。所以在船舶技術還不怎麼發達的時代,能夠成功捕獵到鯨魚的人是會受到其他人崇拜的。
  • 日本寧願倒貼也要捕殺鯨魚,真的是因為貪吃嗎?真正目的令人膽寒
    關於鯨的墜落,大家不知知道多少。鯨魚的下落,其實是白色的,就是鯨魚在海裡死後,屍體逐漸沉入海底的過程。生在海裡,死在海裡,養海是鯨魚落下的最重要的意義。據說各個鯨魚的屍體在沉入海底後,可以培養主要存在分解者的循環系統,至少可以幫助海洋哺育43種12490個生物的生命,長達百年。因此,鯨落也被稱為最溫柔的「死法」。這是自然現象,也是鯨魚還原到海裡的一種方法。
  • 日本吃鯨魚的人群不足5%,為何每年還要大量捕殺?不僅是為了吃
    通過在海洋館中的表演,我們了解到鯨是一種非常可愛,非常聰明的動物。我們常常看到鯨非常努力的表演,海洋館中的工作人員對待鯨也是非常寵溺的。可就是這樣聰明可愛的動物,卻遭到了日本人的無情捕殺,並且瀕臨滅絕,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 日本人為何要堅持捕殺鯨魚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如今的日本早已過了吃不飽飯的時候,可日本人為何要堅持捕殺鯨魚呢?原因只有四個字,那就是「資源匱乏」,雖然日本自古以來就有捕殺鯨魚的歷史,由於鯨魚的數量在逐年的減少,國際捕鯨委員會全面禁止捕殺鯨魚,日本捕殺鯨魚的數量也出現了銳減,日本捕鯨高峰期曾一年捕殺2萬頭鯨魚。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據悉,這是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首日作業捕獲的鯨魚於當天傍晚在北海道釧路港卸貨。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日本為何堅持捕殺鯨魚?並不是為吃肉,真實意圖值得全世界警惕
    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生物,在古書中就有對鯨魚的記載,古人稱鯨魚為「鯨」,從這一句話古詞中,古人對鯨魚的描寫也是龐然大物,雖然鯨魚沒有數千裡長那麼誇張,但是鯨魚確實有數十丈,鯨魚一條舌頭就有好幾噸,作為海洋中的霸主,卻遭到了人類的大量捕殺。
  • 日本人每年捕殺那麼多鯨魚,又不怎麼吃?那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雖然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加強,但也有一些國家卻依然在大肆破壞自然,比如日本殘忍的捕鯨行為就深受眾多國家的譴責,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毫不悔改,反而大肆捕殺鯨魚,那麼為何日本要這麼做呢?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它在自然界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善於吸收地球中的二氧化碳,從而幫助海底植物得到生長,並產生大量的氧氣。而且由於鯨魚的身體非常龐大,每一次鯨落都能夠養活一個生態系統。
  • 日本人捕殺鯨魚果然另有目的,不是為吃肉,暴露他們真正的野心
    隨著世界人口增長,環境汙染加重,海洋資源也在逐漸減少,海洋中的生物變得尤為珍貴,鯨魚就是其中之一。對於鯨魚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它們生活在深海中,以各種魚蝦為食,死後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是海洋的寶藏,如鯨魚肉可以餵養成千上萬的魚蝦,鯨魚骨可以為海中棲息動物提供居然場所,我們把這稱為「鯨落」。一次鯨落可以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數十年,這是大自然自我調節的方式。
  • 為什麼說鯨魚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為什麼說鯨魚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鯨鯨類與魚類有著種種差異,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鯨類用肺呼吸,而魚類用鰓呼吸。魚類利用鰓攝取溶解於水中的氧氣,可以永遠生活在水下。
  • 動物保護團體指認挪威每年捕殺鯨魚「孕婦」
    &nbsp&nbsp&nbsp&nbsp一些動物保護團體8日發表聲明,抗議挪威捕殺鯨魚、尤其是大肆撲殺懷孕母鯨的行為。挪威國家廣播電臺(NRK)早先播出的一部紀錄片顯示,挪威每年捕殺的小鬚鯨有九成是雌性,而且幾乎全部有孕在身。
  • 大喊「保護動物」的日本人,為何每年要捕殺30000隻海豚?
    1、悠久的「捕鯨文化」早在500年前的室町時代末期,日本人對於鯨魚的捕殺已然呈現了輕車熟路的態勢,這種捕殺活動日趨規範化、規模化,很多地方捕殺鯨魚是為了提取鯨魚油,而當時的日本物質因受戰爭影響尤為地匱乏,所以,鯨魚料理也就因其廉價而在整個日本興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