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捕獲的成熟雌鯨有九成多已懷孕

2021-01-16 人民網環保

日本水產廳8日宣布,今年1月3日至3月13日在南極海域實施的「調查捕鯨」共捕獲了251頭南極小鬚鯨,其中的成熟雌鯨有91.4%已懷孕。水產廳聲稱「這顯示小鬚鯨保持了良好的繁殖狀況」。

捕鯨船隊已經於本月5日返回日本。日本原計劃今年在南極海域捕殺935頭鯨,但是由於反捕鯨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的抗議活動等因素,實際的捕獲數不到計劃的30%,不過仍大幅超過了上年度的103頭。

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允許以科研為目的獵捕。日本農林水產省下屬的「日本鯨類研究所」獲得日本政府特別許可,從1987年開始以「調查捕鯨」的名義在南極海域捕鯨,對象包括南極小鬚鯨、長鬚鯨和座頭鯨等,每年捕殺數量可達數百頭。

日本迄今通過「調查捕鯨」獲得的鯨肉通常都上市銷售,一些日本餐館出售鯨肉,招致國際社會指責。反捕鯨團體稱,日本以科研為名,行商業捕鯨之實。

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3月31日就澳大利亞訴日本捕鯨案作出判決,認定日本每年在南極海域的捕鯨並非出於科研目的,要求日本停止這一活動。日本政府決定接受判決,年內不在南極海域重新捕鯨,但是正在研究通過削減捕殺頭數等手段,爭取在2015年之後重新開始捕鯨。

水產廳表示,對於此次捕殺的南極小鬚鯨,也希望上市銷售,但是現在正在詳細調查國際法院的判決,如何處理仍在研究。

海洋守護者協會的船隻多年來在南極海域追蹤日本捕鯨船,雙方屢次發生衝突。為了對抗抗議活動,日本海上保安廳在捕鯨船上派駐了職員。

相關焦點

  • 日本捕鯨船捕獲1430噸鯨肉,日本人為什麼要捕殺鯨魚?
    據報導稱,今年從7月份開始,日本不顧國際海洋組織反對,時隔31年重啟了商業捕鯨,各種大型商業船隻紛紛從山口縣起航,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鯨活動,10月4日,已有部分商業捕鯨船回港,總計捕獲鯨魚肉約1430噸,數百隻鯨魚淪落為商業買賣。
  • 日本商業捕鯨近海船隊回港 1430噸鯨肉11月起上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捕鯨船隊從山口縣下關市港口啟程,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撈活動。10月4日,負責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丸」返回了下關市港口,其與兩艘捕鯨船組成的船隊總計捕獲了約1430噸鯨肉。
  • 福建漁民再捕獲8噸雄鯨鯊 疑為尋雌鯨鯊殉情[圖]
    3天來,北茭村漁民已連續兩次捕到大鯨鯊,前後一雌一雄。當地漁民紛紛猜測,痴情雄鯨鯊是為了尋找雌鯨鯊被捕的。與13日捕獲雌鯨鯊時一樣,捕獲雄鯨鯊的過程驚心動魄。先是鯊魚撞網、垂死掙扎,後是漁民收網、艱難回航上岸……據介紹,此次捕獲的鯊魚約有8米長、8噸重,上岸後即被魚販高價購買。
  • 數據顯示日本今年已在南極保護區捕殺50多頭鯨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9月4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透露,日本捕鯨者今年在南極海洋保護區已經捕殺了50多頭小鬚鯨。這一消息是在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在巴西召開的年會開幕式當天公布的。日本正擔任會議主席,力圖重啟商業捕鯨活動。報導說,捕殺鯨魚以牟利的活動在1986年就被禁止,但是包括挪威和冰島在內的一些給自己授予了豁免權。
  • 日捕鯨船捕獲一小鬚鯨 稱將解剖以了解鯨魚生態
    4月26日,日本科研捕鯨船開始在宮城縣三陸地區附近海域進行捕獵,當天捕獲了一頭小鬚鯨。圖為科研人員在該縣石卷市的鯰川港檢查這頭小鬚鯨。(圖據共同社)  中新網4月27日電&nbsp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科研捕鯨船26日開始在宮城縣三陸地區附近海域進行捕獵,當天捕獲了一頭小鬚鯨。捕鯨船航行過程中未受到反捕鯨組織的幹擾。報導稱,科研人員將對捕獲的鯨進行解剖,分析其食量,以便了解鯨的生態。  據報導,科研捕鯨船於傍晚6點後依次返回該縣石卷市的鯰川港。小鬚鯨被起重機從船上卸入卡車,運往附近的調查所。
  • 福建連江漁民捕獲8.5噸重鯨鯊\組圖
    鎮北茭村外24海裡處,捕獲一條長8.5米、重達8.5噸的鯨鯊。魚鰭還不輕。    2007年9月13日清晨,連江漁民在苔?鎮北茭村外24海裡處,捕獲一條長8.5米、重達8.5噸的鯨鯊。六米多、八噸重的鯨沙出現水產批發市場,大家都來圍觀。
  • 兇殘的殺戮霸者:古蜥鯨(全文)
    因為在水中經常有鯊魚、鱷魚等危險的東西,現在又有了一頭鯨。始祖象的體重有200多公斤,鯊魚對它們無能為力。一頭始祖象向著新的草場出發了,但是一頭雌性古蜥鯨正在長著血盆大口等在前面。當古蜥鯨掙扎自救擺脫困境的時候,始祖象已經逃到更淺一些的河道裡,飢餓的古蜥鯨無論如何也遊不過來了,對於鯨類來說紅樹林沼澤可不如寬闊的海洋裡活動自如。 始新世的厄爾尼諾現象繼續帶來災難,動物們所依賴的氣候環境被擾亂了,在古地中海的北部雨季已經來臨了,但是它比正常年份晚了六個星期。並且以往持續幾個月的雨季,今年只有短短的幾周。
  • 兇殘的殺戮霸者:古蜥鯨(二)
    並且以往持續幾個月的雨季,今年只有短短的幾周。在灌木叢地區,雨水終於使植物開始了新的成長,但是長期乾旱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已經無法彌補了。這些雷獸群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雖然與馬和犀牛有些親緣關係,但是雷獸長的既不像馬也不像犀牛,它們的個體是現代犀牛的兩倍,可是大腦只有現代犀牛的三分之一那麼大,它們不是最聰明的獸類,然而它們卻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
  • 小虎鯨死後,鯨媽媽千裡送葬,歷時17天,行程1600公裡
    虎鯨的嘴很大,可以吞掉一隻小船,嘴裡有40—50顆巨大的牙齒。虎鯨的生存區域以極地和溫帶海域為主,比如地中海、加利福尼亞灣、墨西哥灣、紅海等。它是標準的肉食動物,捕獲對象是海豹、企鵝等。虎鯨被認為是「有文化」的物種,其文化性主要表現在,他們有高度的社會性,有複雜的社會結構。比如它們喜歡群居生活,有2-3隻鯨組成的小「家庭」,也有多達40-50隻鯨的大家族。
  • 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開始捕撈小鬚鯨 首日捕獲2頭
    原標題: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開始捕撈小鬚鯨 首日捕獲2頭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日,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進行沿岸作業的2艘小型捕鯨船,開始捕撈小鬚鯨,首日捕獲2頭。此前,從16日起,北海道網走近海也開始進行捕鯨。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在我國海域和水域有確切發現記錄的鯨類有以下這些。鬚鯨類:藍鯨、座頭鯨、長鬚鯨,塞鯨,灰鯨、布氏鯨、小鬚鯨、北太平洋露脊鯨。今年8月中旬網上出現一則新聞——《罕見!遼寧海域驚現成群大型海獸!》,有釣魚者在大連老偏島海域拍到了虎鯨,有5頭之多,因為當時沒人敢確定是虎鯨,所以用海獸來代指,海獸是指海洋哺乳動物。根據拍攝到的照片來看,毋庸置疑就是虎鯨,很多資深動物愛好者都一致認為是虎鯨。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據悉,這是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首日作業捕獲的鯨魚於當天傍晚在北海道釧路港卸貨。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遼寧撫順海豚與花鯨交配產下罕見鯨豚獸
    新華網瀋陽7月5日電(記者王軍)遼寧省撫順皇家極地海洋世界飼養的一隻海豚與花鯨自行交配,產下一隻罕見的鯨豚獸,不幸的是這隻難得一見的小傢伙剛出生就夭折了。6年前,三隻雌性海豚被從日本轉運至瀋陽,並在撫順皇家海洋世界安了家。它們與一隻雄性花鯨安置在海洋館容積最大、條件最好的池子裡。
  • 浙江舟山漁民捕獲不明生物 經鑑定為喙鯨
    浙江舟山漁民捕獲不明生物 經鑑定為喙鯨 2016年04月28日 14:41: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日本組織小學生觀看宰殺鯨魚,校長稱培養自豪感
    路透社截圖據英國路透社7月18日報導,南房總的捕鯨船捕獲了日本自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計劃以來的第一隻小鬚鯨,這也是日本時隔31年恢復商業捕鯨的首次收穫。捕鯨是南房總世代相傳的傳統活動,當地數十年來每當有鯨魚捕獲,就會邀請小學生到現場觀摩鯨魚宰殺過程。
  • 巨型鯨在義大利港口擱淺死亡,被稱為有史以來地中海最大的鯨標本
    一月十七日,鯨魚屍體被衝到義大利南部的索倫託海岸Guardia Costiera在 Twitter上宣布,該鯨已被回收,並已從索倫託市的 Marina Piccola港運往 Megaride船廠,在處理前進行了檢驗,以查明死因。
  • 人類吃啥別吃鯨 「毒鯨」是海洋汙染的垃圾堆
    獵鯨的日本人認為鯨肉是好東西,但鯨攜帶的海洋汙染物質可能是致命的   日本派遣的捕鯨船隊已經上路,前往南極海展開歷年最大規模捕鯨活動,打算5個月內獵殺950頭鯨,包括首度捕殺有名的座頭鯨。對於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日本政府不僅以科學研究作擋箭牌,還拉出「保護傳統飲食文化」的大旗:早在1300年前,日本人就開始食鯨肉,長期以來,鯨肉為日本人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
  • 海洋獨角獸——一角鯨
    一角鯨在冬季繁殖,在水下冰穴裡交配。那是最冷的時候,北極圈內一片漆黑,空氣溫度可降到零下51°C.風和洋流的侵蝕在冰層中留下縫隙,讓一角鯨可以遊到水面換氣。幼鯨生下來就很強壯。成年獨角鯨體長約12英尺,重約2000磅,體積相當於母親的1/3,在哺乳動物中算是體型碩大的寶寶。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防衛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了新潛艇下水儀式,岸信夫宣布了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大鯨」號的亮相,標誌著日本新一代潛艇正在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潛艇將進入「大鯨」級時代。究竟「大鯨」級有哪些新技術亮點使其能稱其為日本新一代潛艇?「大鯨」比「蒼龍」,到底強在哪兒?
  • 「史前巨鳥」鯨頭鸛,如何憑呆萌逆襲成為非洲的「大熊貓」?
    鯨頭鸛絕對是一隻大鳥,身高可達1.5米,翅膀展開有兩米多長,有一雙修長的雙腿和極具骨感的爪子,趾間沒有蹼,能在水中悄無聲息地漫步。最具辨識度的是它比例失調的大頭和大嘴巴,還有犀利的眼神和那神採飛揚的小羽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