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獨角獸——一角鯨

2021-02-12 熱海大藍絲帶

一角鯨在冬季繁殖,在水下冰穴裡交配。那是最冷的時候,北極圈內一片漆黑,空氣溫度可降到零下51°C.風和洋流的侵蝕在冰層中留下縫隙,讓一角鯨可以遊到水面換氣。幼鯨生下來就很強壯。成年獨角鯨體長約12英尺,重約2000磅,體積相當於母親的1/3,在哺乳動物中算是體型碩大的寶寶。像白鯨和北極露脊鯨一樣,獨角鯨身體的50%為脂肪;其他鯨類脂肪佔身體的比例約為20%至30%.沒有人見過獨角鯨在水下進食的樣子。科學家曾研究過121頭獨角鯨的胃,發現它們在夏季節食,在冬季瘋狂進食。由於喜歡吃深海居住的大比目魚,獨角鯨擅長潛水,根據跟蹤器的記載,它們可以潛到1800米深處。

雄一角鯨會以長牙互相較量,不論在水中或海面上,發出的聲音就像兩根木棒互擊。年輕的雄鯨經常嬉戲打鬥,但很少刺戳對方。最強的雄鯨,通常也是長牙最長、最粗者,可以與較多的雌鯨交配。一角鯨經常為急速結凍的冰層所困,它們不利用長牙,而是利用以頭部撞出所需的呼吸孔。當雄鯨浮到海面呼吸時,偶爾可見到長牙,但一般會在水面以下。一角鯨的社會地位與其長牙有關。成群的大型雄鯨大都停留在比雌鯨或仔鯨距離岸邊稍遠的外海海域。大多數的雌鯨都沒有長牙。

一角鯨壽命最長約50歲。初生1.5-1.7公尺,成年3.8-5公尺。初生重量80公斤,成年重量0.8-1.6公噸。所有的一角鯨都在上顎有兩顆牙。公的一角鯨一歲後,左牙開始成螺旋狀向外長。這顆長牙可以長到7至10尺﹝2至3公尺﹞長,以逆時針的方向扭轉,牙的內部是中空的。這顆牙的用途還不確定,可能在求婚方面當做比武的武器與統治權的競爭之用,或是取用食物,或導航、擴大它們所發出的聲納的震動。長牙並不被用來獵食。

通常1~25隻組群,也有數百甚或數千隻同遊的情況。「小群」由各種動物混合組成,但是一 般都具有年齡與性別隔離的特性。雌鯨與仔鯨經常組成群隊,而仔鯨或雄成鯨也時常形成個別的組織。數百個小群可能聚集一起同遊,此時可能數千頭一角鯨廣布數平方公裡;秋季遷徙時節,在大群隊中的性別隔離最為明顯。當雄鯨浮至海面呼吸時,偶爾可見到長牙,但一般都會在水面以下;一角鯨的社會地位與其長牙的長度有關。成群的大型雄鯨大都停留在比雌鯨或仔鯨距離岸邊較遠的外海。

相關焦點

  • 一角鯨才是獨角獸,它的角價值連城,英國女王曾獲得過一枚
    西方傳說裡,獨角獸的外形就如同一匹白馬,引人注意的是,這匹純白的馬頭上居然長著一枚螺旋狀的角,在故事中,獨角獸就寓意這高貴和聖潔,是無數人都嚮往的生物。而在現實生活中,頭上擁有一隻犄角的馬是不存在的,但獨角獸卻是真實存在,並且,它們還生活在海洋中。
  • 極地科普 海洋中的獨角獸——角鯨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下北極裡的獨角獸(是獨角獸不是「都教授」!)——獨角鯨,又叫一角鯨,一角鯨科其中一個種類,而這個種類亦只得一個品種。
  • 一角兩角 --- 一角鯨
    一角鯨,體長一般在4到5米,雄性略長於雌性。成年鯨平均體重800~1600公斤。一角鯨沒有背鰭,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許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點。
  • 神話傳說中的獨角獸是什麼動物?現實中獨角獸真的存在嗎?
    獨角獸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十分神秘的生物,大多數西方的神話傳說認為,獨角獸的特徵是長得像一匹白馬,眼睛深藍色,額頭的正中長著一個螺旋狀的長角;它敏捷有力,奔跑速度非常快,甚至沒有其他動物可以追上它……傳說中,獨角獸的角有著非凡的作用:它可以解毒
  • 猛男都愛的粉紅獨角獸,為何現實中沒有
    海中獨角獸 說到「獨角獸」,還有一種動物不得不提:一角鯨(Monodon monoceros)。雄鯨的「角」呈螺旋狀,長度可達三米,它其實不是角,而是現生獸類裡最長的牙齒(大象的牙比它大,但沒有那麼長)。
  • 世上沒有獨角獸,但獨角鯨真實存在
    傳統觀點認為一角鯨是一種深水鯨類,它們能一口氣下潛至1500米的深度,會在北極浮冰帶的各層深度覓食。在水下的雌一角鯨,沒有長牙的它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嘴。圖片:Doug Allan虎鯨是一角鯨的主要天敵。一角鯨性情溫馴並且遊速較慢,它們只有通過深潛或躲藏在冰層之下來逃避虎鯨的追捕。
  • 青島海底世界:真「鯨」了 大海巨子重裝亮相
    這是國內唯一一座以全面展示鯨類為主題的專業展館,這些「大魚」也只是在影視資料裡能看到,而在海洋館裡是難得一見。新鯨館通過展示標本實物和圖文資料,還通過超大顯示屏持續播放鯨類影音資料,聲像並茂地向遊人展示鯨家族的全貌。 「海洋巨子」:鯨家族 鯨是一類起源於陸地祖先的水生海洋哺乳動物,因其外形很像魚,所以俗稱鯨魚。
  • 古近紀,生物專欄:鯨類進化史
    真正的下海:自從白堊紀末的大滅絕以來,海洋已經太久沒有大型生物了,下海捉魚的鯨類正好補了這個空缺,在食物豐富的海洋裡,他們只用了數百年就演化出了好幾米長的大型生物,頭顱和身軀變為細長的流線型,四肢變得扁平的鰭狀肢,與此同時鯨類的水下聽力、平衡能力,以及至關重要的鹽分過濾能力也逐漸完善。
  • 中國古代有個詞叫「鯨吞」,說的是個什麼鯨?
    7月是最佳的觀鯨時節,無論是它們躍身擊浪,還是日常的吃飯和花樣捕魚,都會讓你驚嘆:哇,神「鯨」! 虎鯨:強直靜止 虎鯨是鯨類家族中兇猛又可愛的胖子,被人們譽為「讓人愛恨交織的頭號海洋殺手」。
  • 藏文科普 | 從「長腿」的鯨到「走」進海洋的鯨
    巴基鯨外形與狗相似,細長的掌蹠骨、具有長結節的跟骨等顯示奔跑的適應性,其在運動時只用趾接觸地面,距骨有兩個滑車,因此具有極強的機動性,但它們可能不能持續行走。骨骼及同位素研究表明,巴基鯨主要生活於淡水環境。陸行鯨又稱為「走鯨」, 1992年發現於巴基斯坦,生存於始新世早期(距今約5000萬年前)。
  • 與獨角獸相似度僅1%,聽說過獨角鯨嗎?一隻角可以買下一座城堡
    筆者-小文獨角獸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在西方神話當中,獨角獸是一匹白色的馬,頭上擁有螺旋狀的角,而在西方故事當中,獨角獸就寓意著高貴、聖潔以及高傲。而在有的故事中,獨角獸甚至還擁有一雙美麗的翅膀,雖然獨角獸的存在是假的,但在現實世界中,確實有一種生物能和獨角獸媲美,它們的角的價值甚至可以換來一座城堡。這種生物名為獨角鯨,人們也稱它為「一角鯨」,顧名思義,獨角鯨的頭上長有一隻犄角,這種和海豚長相類似的生物身長在4到5米左右,成年獨角鯨的體重甚至可以達到1600公斤。
  • 海洋霸主鯨為什麼對人類很友好?
    在海洋中說鯨是絕對的霸主想必不會有人反對吧,鯨憑巨大的體積強有力的身軀在海洋中無人能敵,最長的鯨成年後可以達到30多米長,接近兩百噸重。人類在它面前感覺不會比螞蚱大多少,也是海洋裡的無數食肉動物不敢挑釁的存在。鯨也是食肉動物,那麼為什麼基本上沒有看到鯨襲擊人類的事件呢?
  • 一鯨落而萬物生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家們在本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鯨落一詞迅速登上搜索排行榜,讓更多人認識了這種奇特的生態現象。 何為鯨落?從字面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鯨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解消耗的過程。
  • 鯨落是鯨魚對海洋的饋贈,鯨爆卻是鯨魚留下來的「生化武器」
    這就是一場完整的鯨落,鯨魚用自己的身體打造了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所以我們說它的死亡,是在反哺海洋。鯨落的發生,一般都是在深海裡,我們基本不會看到。這些鯨魚在海洋裡死亡,才有可能發生鯨落。那些擱淺的鯨魚並不會發生鯨落,反而會發生鯨爆。碰到在海邊擱淺的鯨魚,不要靠近它,鯨爆一發生,還是挺可怕的。
  • 獨角鯨:獨角獸之角,其實是它的牙
    獨角獸是西方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形似一匹馬,頭上長著一個螺旋狀的角。儘管中世紀時期歐洲人從未見過活著的獨角獸,但市場上卻偶爾出現價值連城的「獨角獸之角」。現在我們知道,獨角獸的原型是印度大獨角犀,而所謂的獨角獸之角,實際上是獨角鯨的長牙。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洋獨角獸」——獨角鯨。
  • 凝視鯨的眼睛,是一種人生改變的體驗
    凝視鯨的眼睛,是一種人生改變的體驗恩,凝視好多回了,沒改變人生,因為,凝視的不是獨角鯨!獨角鯨是白鯨的近親獨角鯨和白鯨,構成了獨角鯨科現存僅有的兩個成員。北極熊以捕殺未成年鯨為主,成年獨角鯨對它來說太大了。獨角鯨和白鯨一樣是北冰洋裡的居民,與白鯨一樣喜歡多冰海域,也是分布最靠北的鯨魚。獨角鯨有遷徙習性,天冷了反而往北遊,尋找浮冰多的海域。加拿大·努納武特是最佳獨角鯨觀賞地。
  • 史前最強海洋霸主,梅爾維爾鯨VS巨齒鯊
    地球自誕生至今,海洋中的霸主一直不斷更迭,其中鯨魚和鯊魚在這種爭奪中一直佔據一席之地,在1300萬年前的中新紀,鯊魚的統治地位達到頂峰
  • 講一個「鯨落」的故事給你聽 大鵬新區成立「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
    「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 信息來源:大鵬新區 信息提供日期:2021-01-14 18:25 【字體:大中小 】 視力保護色:   1月12日上午,深圳市大鵬新區關愛行動啟動暨「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成立儀式在大鵬金沙灣沙灘舉行,由大鵬新區聯手深港澳環保組織,聚焦海洋保護和自然教育